封建社会的女性地位低下,《唐律疏议户婚》中规定,只要妻子有这种那种不完美,比如没生儿子、妒忌,丈夫都可以强制休妻;至于丈夫没生育能力、寻花问柳,娶一堆小妾,那都不叫事儿,妻子没资格要求离婚。这种传统持续了几千年,到了近代,终于彻底发生改变。
民国时期出现了两名奇女子,一个叫张幼仪,一个叫额尔德特·文绣。她们俩看起来毫无联系,但有时候不仔细梳理下时间,你都不知道那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事到底多巧合。张幼仪和文绣都因为自身的离婚案受到世人瞩目,在时间节点上她俩的故事总撞一起——
也是这一年,紫禁城中住进了两个年轻的小女孩,文绣是皇妃,13岁,先入宫;另一个叫婉容,是皇后,16岁,后入宫。婉容和文绣成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身边最重要的两个女人。
比起张幼仪,我更欣赏文绣。张幼仪和文绣都从传统淑女蜕变成了独立女性,但张幼仪是迫于无奈离婚后才成长起来,思想发生改变;文绣不同,她早在离婚前就已经觉醒,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独立的人,而不是谁谁谁的妃子、妻子。
溥仪是1908年登基的,他和婉容同龄,当时还不满3岁。1912年清朝灭亡,溥仪退位,但他仍然暂时住在紫禁城里,保留皇帝尊号,有生活费供养也有一群旧王公大臣拥护。那会他还是个孩子,没人考虑为他娶妻,但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溥仪16岁了,太妃和一群宗室权贵张罗着催婚。
两人前后脚进宫后,皇后婉容比淑妃文绣更得溥仪欢心,她和溥仪都喜欢打网球、拍照、骑自行车,两人一起学英语,还梦想逃离紫禁城去英国念书;相比之下,文绣温柔静默,不怎么喜欢西洋的玩意儿,她在溥仪的安排下,也学英语,但每天做得最多的事还是练习毛笔字。
而且文绣和婉容、溥仪吃饭都吃不到一块去。溥仪早上和婉容一起吃西餐,晚上和婉容、文绣一起吃中餐,就因为文绣吃不惯那些炸猪排、冰淇淋、香槟。后来实在没法协调,文绣干脆待自己宫里吃自己的,而溥仪和婉容天天吃西餐,于是在溥仪眼里,文绣实在有点落后不知好歹。
1931年8月,京津两地的报纸都登上了“皇妃革命闹离婚”的消息,文绣的一些族人大惊失色,纷纷写信骂她是不是傻了?你太给家族丢脸了,就算皇帝对你有些虐待,你也该忍着不吭声,如今人尽皆知,实在辜负了清室恩德!文绣可不是什么逆来顺受的女人,她毫不客气地反击:
你们有啥资格对我指指点点?清朝早就亡了,现在是民国时期,男女平等,我想离婚可不是疯了,也不是被骗了,更不是你们以为的那样为了钱,我是为了做个人!在文绣坚持下,离婚成功了,溥仪和文绣签下协议,支付给文绣5.5万元生活费用,从此两人一刀两断,但文绣不能再嫁。
即使成了普通人,但文绣前半生的经历太精彩,历经世事沧桑,她身上那种淡然的气质更脱俗。即使她不愿意说出自己身份,但刘振东也能隐隐察觉到妻子来历非凡,出于尊重,他没有多问。直到共同生活6年后,文绣病重了,她感到自己时日不多,这才将前半生的故事细细告诉丈夫。
婉容和文绣,同样是聪慧灵秀的女子,可在命运转折点,她们选了不同的道路,结局就大不相同。对女子而言爱情和婚姻是可以自己做主的,多读书,增长见识,才能真正独立,不做他人附庸。若选了不合适自己的人和道路,很可能便“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