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手机软件层出不穷,由于互联网的规模效应,大数据的应用具有相当大的隐患,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留意到近一篇名为《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更是把这种现象曝光到了公众面前。

文章中作者表示,在美团的同一家店铺,同一个配送地址,在同样的时间点单,会员账号的配送费是 6 元,而非会员账号仅为 2 元。继而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数据杀熟已是不少平台的隐性商业模式

用户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但不知道自己才是被占便宜的。事实上,在国内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从滴滴到美团、携程近年都曾经被曝出过大数据杀熟现象。

2018年时,一位网友表示,使用滴滴时,同一起点,同一目的地,同一时间,使用不同的手机时,价格相差七八元。

同年,大V路金波也在微博发声,表示携程抢高铁票要买网速包才能提升抢票成功的概率。

2019年时,微博用户曾经反映说,在天猫超市购买同一牛奶。一段时间后价格会上涨,退出账号后查阅到的价格比登陆时要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国外大数据杀熟的历史更早,早在2000年,有亚马逊用户反映,删除浏览器的cookies后发现,之前浏览过的DVD商品售价从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

其实一直以来,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都是消费者们非常深恶痛绝的行为,“大数据杀熟”,曾排在微博热点话题第三位。

当前的互联网平台都采用了““千人千面”的显示方法。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产品,价格自然不好比对。这是使用大数据来个性化用户,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但是在“千人千面”的背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格歧视”行为,例如向新用户显示低价,向老用户甚至是付费用户显示高价,以及为经常购买和销售的消费者提高价格。

互联网平台为何要“杀熟”?

对于《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美团外卖的回应说,是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而是软件存在定位缓存,与用户实机位置产生了偏差,导致配送费不准。事实上,这种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在经济学角度来看,在资源供给固定的情况下,随着价格的增长,购买人数会减少,定价高买的人会少,定价低买的人多但不赚钱。因此在传统行业,赚钱的同时,定高价是很难的。但是互联网平台基于用户画像,把用户分类,平台可以根据用户消费行为、价格敏感度、消费意愿等,让愿意出高价的人用高价买,愿意出低价的人用低价买。

从平台利益的角度来看,对用户进行“大数据杀熟”的重要依据是信息不对称,平台通过大数据能利用用户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某一项被杀熟的商品与服务上,并不是面向所有用户,而是面向特定用户,只要这部分特定用户没有察觉到或者说这部分用户察觉到了但无法举证。对于平台而言,大数据杀熟的风险成本低。

从监管的角度,目前没有相关的监管机构,公司也不会公布这些算法,规则和数据。大数据行业发展中的不对称性和不透明性使“杀戮熟悉”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

由于平台的用户基础庞大,大数据杀熟是可以带来客观回报的。因此,这些平台主动放弃大数据杀熟是很难的。

普通用户如何反“杀熟”?

大数据杀熟,很难发现、难举证、难监管。要防范被杀熟,那么应对方法只有变成平台的“非忠诚度用户”。

大数据是基于平台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然后通过平台的大数据模型构建用户画像,然后给出基于此向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相应的价格。因此应对也是针对这些展开。

首先,对于所有相关的隐私权限都需要谨慎,减少披露隐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位置、通讯录、相册等),关掉一切非必须的定位许可、照片读取许可、通讯录读取许可。

其次,最好有两个以上平台使用,无论是电商、外卖、旅游、或者是打车。或者某一段时间卸载软件再安装,时不时触发平台的流失客户预警和捞回策略。

最后,模糊平台对你消费意图的判断。比如想要在淘宝买衣服,就不要一直在“衣服”的目录下闲逛,时不时浏览一些其他商品。

虽然可以理解商业价值与利润是平台的核心,但长期伤害用户的价值,最终会对平台本身对用户的真正价值赋能造成伤害,用户最终也会用脚投票做出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