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革命,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深深敬佩,有不少人不仅敬佩他,而且追随他的脚步,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中,有一个叫姓杨的年轻人,为了表达对孙先生的追慕并勉励自己,干脆把孙逸仙(即孙中山)的名字倒过来,作为自己的名字,叫做杨仙逸。
他本是孙中山的同乡,均为广东香山人,青年时代就读于美国夏威夷大学,热心于航空救国,并通过国际飞行考试,取得了万国水陆飞机执照。在美期间,还通过向华侨募捐的方式,筹集到一笔款项,购置了12架飞机带回了广州。因而,杨仙逸深受孙中山先生的器重和朋友们的赞赏。
杨仙逸学成归国,就在孙中山支持下创建革命空军,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飞机队。
鉴于他的特殊才能和爱国热情,孙中山任命杨仙逸为大元帅府航空局局长,这个航空局的基地就设在广州东郊的大沙头。由于技术有限,当时的基地虽名为飞机制造厂,实际上只是一个修理厂。但是杨仙逸并不甘心中国的航空事业长期落后挨打,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制造出真正的飞机,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航空技术方面的差距。
孙中山听说这个喜讯后,非常高兴,当杨仙逸问他,是否愿意出席试飞仪式时,孙中山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我很乐意去!那是我的荣幸!”
试飞地点就是刚落成不久的大沙头飞机场,虽然比较简陋,但也是当时国内最好的一个飞机场了。
试飞当天,孙中山和宋庆龄夫妇都准时来到机扬。飞机制造厂的全体职工,包括唐铎在内,都停止了手头的工作,万分激动地前来参观试飞。
当时那架飞机上只有两个座位,除了飞行员之外,还可以乘坐一人。
试飞即将开始,孙中山大声问道:“在场的诸君,哪一位愿意登机试飞?”
可是全场肃静,无人应召。孙先生环视众人一圈,微笑着,等待着。
突然,站在他身旁的宋庆龄出人意外地向前走了几步,面对着孙先生说:“我愿意。”
孙中山凝视夫人片刻,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飞行员黄光锐走上前去,给宋庆龄戴上飞行帽和眼镜,她便端庄地走上飞机,坐在座舱中,在众目注视之下,乘飞机起飞了。
那架飞机飞上广州的晴空,在蓝天上盘旋了几圈,做了飞行表演,不久,即安全降落了。
大家拥上前去,就象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那样,热烈鼓掌欢迎和庆祝飞行员和宋女士试飞成功。
宋庆龄曾多次乘坐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飞机,对杨仙逸造出的这架飞机与外国飞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一事实不可能没有起码的判断,也不可能不明白试制品的风险性是很高的。
试飞仪式上,在场众人除宋庆龄之外,其余的人均为男士,但此时仍然没有一位男士站出来。
可是这唯一的女士,一看没有其他人主动提出愿意试飞,自己站了出来。既可以看作是对杨仙逸的充分信任,更是其大无畏精神的充分体现。
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敬佩之情,大家提议用她在美国读书时的英文名字“乐士文”命名那架飞机。
孙先生高兴地表示同意,这就是“乐士文”号飞机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