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平静,年初时因疫情大家的工作受影响,直到4-5月份才外出工作。即便是上班了,也有不少人感慨工资待遇下降,生活物资上涨,一年下来根本没赚上什么钱。
如今已是12月中旬,尽管距离春节还有1个多月,但很多老农已经提前返乡,特别是北方地区,“停工令”已经到来,很多农民工只能被迫提前返乡。
同时,因近期的“疫情”反复,为了避免年底春运潮带来的风险,不少农民工也选择提前赶回家。
火车站门口,总能看到很多农民工提着桶、扛着包,“装备”看起来很是简陋。很多城里人不能理解:农民工就算没赚上太多钱,但一个行李箱还是能买得起吧?
其实,农民工之所以总“提桶拎包”,主要是4个原因影响:
1、不花钱
对于农民工来说,工地上有很多东西都能利用起来。看似那些塑料桶用完后就丢了,农民工却将其捡回来,清洗干净后就能盛放东西。
农民工也会用上“麻袋”装东西,在农村中,麻袋非常普遍,并不需要花什么钱。正因这些东西不用额外花钱,农民工将其当成宝。
2、麻袋更装货
就实用性来看,麻袋可装的东西更多一些。农民工每次出门都会将一切生活用品全都带过去,东西比较多,行李箱很难能装得下,反而麻袋更充实一些。
相比之下,行李箱的价格比较昂贵,质量却不是太好,且装得东西不多。因此,农民工都会用上麻袋装行李。
3、塑料桶用途多
工地上总能看到“塑料桶”,特别是房子装修时,必然会有大量塑料桶。它们的质量很好,想要摔坏不容易。
因此,农民回家时总会带着塑料桶,一方面可以当成板凳,候车时使用;一方面可拿回家里二次使用,盛放东西或盛水。
4、不在乎别人目光
农民工为人比较实在,并不会考虑别人的眼光,他们出去工作就是为了能赚钱,拿到更多的收入,从而养活一家人。
农民工没有太多想法,只要能顺利拿到钱,一家人开心过年就行。至于是麻袋、塑料桶还是行李箱都无所谓。如果农民嫌弃这些东西,那工地上的脏活累活也就没什么用了。
农民工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尽管收入还算可以,但为了能省下更多的钱,他们还是勤俭节约。因此,看到农民工“提桶拎包”一定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