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116380/answer/16307786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恭喜嫦娥5号团队,这才是中国的骄傲,这才是中国的自豪。

恭喜嫦娥回家,中国航天就是稳,难度挺大一个事情,稳稳当当就搞定了。

这次嫦娥五号发射的时候时候星箭整体重约870吨,是一枚妥妥的重型运载火箭;用力推上去的载荷,即嫦娥5号本体重8.2吨,到了回家的时候,带回的月壤样本就只剩下2公斤,这叫万里送月壤,土轻情义重,这把土真是老值钱了。

嫦娥在月面取月壤

光看这次返回的技术含量和复杂度,我们嫦娥仅次于美国阿波罗计划。因为苏联当时采样使用的是简单粗暴的直接返回,我们的嫦娥操控复杂,上升器和轨道器在月球轨道上进行了精密的对接,然后跳跃进入大气层,我喜欢把它叫做一次操作精妙的迷你阿波罗行动,44年来再次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不是吹牛,上一次月轨对接还是1972年阿波罗计划时完成的,而且不是自动化操控,是由宇航员亲自出马操作的,2020年中国人创造历史,全自动月轨对接成就达成。

有点小悲哀的是,月面上的嫦娥5号着陆器貌似已经寿终正寝,它和嫦娥4不一样,没有带可以发热的核电池,当然也顶不过日落后零下190度的低温,况且起飞的时候着陆器当了肉垫受了损伤,国外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也没有收到它新的信号,它完成使命后已在月球表面安息。

下面谈重点,嫦娥返回:

经过眼花缭乱的一系列微操,嫦娥要准备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如果直接进入,飞行器的速度将高达4万公里每小时,飞行器承受的G值会非常高,气动加热也很难处理。

有评论区质疑G值的说法,说成过载可能好理解一些,

@伊卡鲁斯二号

的回答非常全面可以参考。

为何嫦娥五号选择“太空打水漂”的返回方案?

通过“打水漂”式的再入方式可以进行有效减速,G值不大,气动加热也相对好些。嫦娥快乐跳进大气层第一站见图中的skip zone,最后的落点是四子王旗,就是图右上角的地方。

内蒙古里的大致落点

再放大点看:

四子王旗的预定着陆点

当天天气非常寒冷。

但是,我们的航天人已经就绪,直升机准备迅速飞往预定落点:

当然,地面车队也会冒着严寒直奔嫦娥回家的地方:

期待开箱了! 两公斤的土呢!我们全部自己用还是送点给国际友人?欧空局可以送,人家用15米口径的天线帮我们一起确认重入大气层的精确坐标,其它么。。。

有人不知道欧空局帮忙追踪嫦娥的马斯帕洛马斯航天中心,也不知道15米天线的样子,我就贴个图吧:

ESA 马斯帕洛马斯航天中心 ESA's Maspalomas station hosts a 15-metre antenna with reception in S- and X-Band and transmission in S-band.

顺便说一句,有人在问我们奔向火星的天问在哪里了吗?问,就是一去亿万里。

中国航天,奥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