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是中国古代封建皇族最大的一块遮羞布,也是统治阶层自持身份的最佳装饰。''礼''的概念出自周王朝,但东周以来周天子统治力下降,春秋开始礼乐崩坏,中国古代史开始进入第一个诸侯混战的时期。

虽说经过春秋战国的礼乐崩坏,但汉朝建立后又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封建王朝指导思想,礼法再次成为了最大的约束。满清入关后为了加深对汉族的统治,以及加强百姓对自己统治的认同,也吸纳采取了很多汉族文化,其中就包括汉族的礼法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封建王朝很重要的一个制度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说白了就是嫡庶有别,皇后才是唯一正妻,皇位唯有皇后之子方才可以染指,这样的继承方式大大保护了王权不容易被分割,同时消除了部分兄弟阋墙。

既然皇子嫡庶有别,公主肯定也有区别,清朝建立后特地在这些等级上作了区分,最高级别的公主称为''固伦公主'',''固伦''在满语中是''尊贵、至尊''的意思,唯有皇后之女方才能获此殊荣;次一级的就是''和硕公主'',适用于一般妃嫔所生的公主。

但清朝的这些规矩开头也说过,不过是块遮羞布罢了,他们连嫡长子继承制都能换个说法,到时候将皇子的母亲追封个皇后的名号就好成,更别说公主。实际上清朝不按规矩给公主封号也不是一两位皇帝的事。

只是今天要讲的这两位公主比较特别,她们拥有同个母亲,封号却一嫡一庶,她们就是''魏璎珞''的原型孝仪纯皇后所生的七公主跟九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公主固伦和静公主生于公元1756年,九公主和硕和恪公主稍晚两年,生于公元1758年。这个时候令妃还只是令妃,没有生下皇十五子永琰,虽然因为富察皇后去世,因着侍奉过富察皇后这层关系被乾隆很是怜爱,但上面还有个继后那拉氏压着。

如果那拉氏的皇后之位坐得稳,那这两公主一辈子都只能是和硕公主,但谁要十五皇子永琰被秘密立储,那拉氏又被乾隆所厌弃,在1765年南巡之时直接被提前赶回紫禁城,顺便收缴了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虽没直接废弃,但到底咋回事懂得都懂。

正是那拉氏被赶回去的这一年,令妃被封为了皇贵妃,从此执掌后宫,成为了实际上的后宫地位最高之人。

令妃之所以没被封为皇后是因为毕竟出身摆在那里,纵使清朝皇帝对礼法基本都是阳奉阴违,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但满清八大姓的面子还是得给,直接封个地位如此低下的女子为皇后相当于打了所有满清贵族的脸。

但不论如何,只要十五皇子不整幺蛾子,这个皇位可以说已经是板上钉钉,那么令妃被追封皇后也是必然之事,令妃所出的两个公主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勉强够触碰固伦公主的门槛。那么为何只有七公主才真正被封为了嫡出公主才能得到的固伦公主名号呢?因为出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公主嫁的人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拉旺多尔济,这个姓氏乃是蒙古皇室之姓,当初满清打天下就是借助的蒙古铁骑的势力,因此清朝前几任皇帝后宫中大部分都是来自蒙古的贵女。后来满清皇位坐稳后便不愿再与蒙古平分天下,可又惧怕蒙古铁骑,只能时不时安排个公主去和亲。

既然是跟蒙古皇室和亲,那这公主的地位自然不能低,所以将七公主抬为了固伦公主。

七公主跟九公主虽然是皇后之女,但由于令妃这个皇后之位是死后追封,因此正儿八经论起她们的身份的确是庶女;可由于永琰的储君地位,所以她们又拥有了超过一般庶女的身份,这个时候再碰上个和亲,七公主被抬为固伦公主也没什么好意外的了。

所以说如今总是喜欢对皇室,尤其是清朝皇室大书特书爱情的美好,纯粹无稽之谈,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一切,大部分还是出于政治目的考量,而非所谓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