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绘画与西方相比,最大的差距原来在这里》这篇文章里,我说中国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画不像”,有人跟我就说:“这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中国画重意不重形。”

尽管一笑我也很热爱我们国家的文化,但一笑认为:热爱不等于溺爱,就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优点固然要表扬,但不足咱也得要看得到,并还要指得出来,不能一味护犊子,这才有利于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得像,这是绘画的基本功。

基本功练扎实了,你再去做变形、夸张,再去写意,再去表达你的所思所想、营造你的个人风格……这都无可厚非。

中国画里面的花鸟、山水其实都经过了先写实再到写意的过程。

只不过由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原因,导致人物写生不足、相关联的基础知识不足,影响到了人物画的写实。

我们的画家们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们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无法通过个人去积累这些知识。所以他们就走了另外一条路。

这条路就是注重笔墨线条、人物神韵,不拘泥于外形的“重意不重形”。(这也算“弯道超车”了吧?)

像顾恺之吴道子的人物画。我们的是欣赏他们的线条和整体造型,而非画得有多么像。

五代的石恪、南宋的梁楷甚至开创了写意人物这一画种,把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和重意不重形推向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恪《二祖调心图》

梁楷《泼墨仙人图》

梁楷《李白行吟图》

可惜的是,艺术家的追求和大众的审美往往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当这个“大众”成了画家的客户,那画得像与不像就成为了画家是否能够获得收入的基本条件。

尤其是当这个客户还是当权者的时候,那画家要么彻底投降,要么隐居避世。

——别笑!元朝就是这么个情况。

元朝统治者需要画家为他们画皇氏家族及朝廷命臣的肖像,还设置有专人和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管理和实施。

在《元代画塑记》中,就保存着一些帝王的敕令诏书,详细地记录下统治者对宫廷艺术活动的要求,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而且,当时元朝的宫廷之中,不仅有汉族的画家,还有西域的画家,这就让中国的人物画吸收到了西方美术的成果。

所以,我们看元代帝王、王后的画像。就相当写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都是一些大饼子脸。但我们还是能够看得出每个人的明显的相貌特征和区别。

所以,在中国美术史里面也不得不说上一句:“元代肖像画在人物画中水平较为突出。”

——天可怜见,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方面的大进步,还居然是被一群蒙古汉子给逼的。

元朝人物画出名的画家有钱选、张渥、李肖岩、王绎等人。(终于在画史留名了,不容易呀!)

钱选最出名的人物画就是《蹴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幅画的水平虽然还比不上李公麟的作品,但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证明了足球是起源于我国的(要是没这幅画,光凭文字记载,外国人都不认的)。

张渥的存世作品就只有《九歌图》和《雪夜访戴图》。

《九歌图》是他仿李公麟之作,而且是画的神仙鬼怪,所以套路比较多。

张渥《九歌图》局部01

张渥《九歌图》局部02

张渥《九歌图》

《雪夜访戴图》就可以看出来人物形象还是有差别的,至少船夫和画中男主不会共用一套五官。

张渥《雪夜访戴图》

李肖岩就是元朝宫廷中专门给为皇帝后妃画像的,现在流传下来的元代帝后像中有很多就出于他的手笔(但没有具体记载是哪几幅)。

由于当权者的赏识,原来被视为工匠之技的写实人物也受到了文人、官吏的赞扬。

推荐了赵孟的侍御史程钜夫、监察御史翰林学士刘敏中、元代散曲家蒲道源等名人均给李肖岩写诗点赞。

程钜夫说:“海内画手如云起,写真尽说中山李”;刘敏中诗曰:“历观心得无古几,肖岩李生今第一”;蒲道源则更夸张:“肖岩出后独超诣,睥睨众史如儿童”。

但这种夸奖有多少是出于真心,有多少是看在李肖岩的地位以及他背后的元朝统治者的?

反正人物画的在元朝得到了重视了,不再被视为低人一等的工匠了。

其中有一位画家更是成功打入了文人画家的“朋友圈”,让元四家中以“厌俗”闻名的倪瓒都为他打下手,可以说非常了不起了。

这位画家是谁?他有什么作品?咱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本文是《趣谈中国汉字/书法史》姊妹篇,《笑画中国美术史》(暂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钟,收获受用一生的知识,你值得拥有!加看之前文章,及时提示更新。请标明,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