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句歌词相信很多人都会唱,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爱做好事乐于奉献自古以来本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今天就来介绍一位“雷锋式”的优秀人物,他的名字叫孟凡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凡章1951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纸店村,出生、成长在红旗下的他自幼很喜欢听那些革命前辈的故事,尤其是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触动到了他,让他决心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从中学时期开始,孟凡章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助他人,他曾经连续三年为本村的五保户孙大爷挑水做饭,解决生活困难。

还有一次半夜时邻居张大妈病重,当时医疗条件不好,最近的公社医院都有七八里远,张大妈的家人急得六神无主,孟凡章得知后很快套了辆马车摸黑把张大妈送到了医院,守护了整整一晚,直到张大妈最终脱险。

其他没留下记录的小事就更多了,不过在孟凡章的心里,最想的还是跟雷锋同志一样,去到部队里,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这个机会在1968年3月被他等到了,被批准入伍后他非常喜悦,即便只是北京丰台某部二连的卫生员也做得格外认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凡章明白医疗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所以每天在连队里起得最早,晚上休息后还会去值班室看看专业书籍,遇到难题甚至愿意跑很远去请教名医。凭借这种精神,能力自然就上来了,因此被评为“卫生员标兵”。

为了预防疾病,他询问每个人的情况,在脑里为大家制作“病历卡”,坚持给全连战士上卫生课、帮助炊事班给餐具消毒,还利用了三个中午的时间,拿废料给厕所粪炕做了盖,改善了部队里的卫生环境。

因为孟凡章的努力,连队受到其他兄弟部队的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把这种雷锋精神发扬到了部队之外,连队驻地附近有位瘫痪半年多的郭大妈,因为年纪已经50多了,生活非常不便,孟凡章知道后每隔一天就会过去一趟,在照顾老人之余还利用自己学会的针灸技术扎针,一百多天都是按照这个频率前去,风雨无阻。

三个多月的治疗让郭大妈腿脚好了点,至少能行动了,孟凡章才放下心来。

在他的日记里很多地方都有雷锋同志的那句名言: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

1969年1月15日,孟凡章把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他像往常一样,清晨起床把连队卫生搞干净,早上给战友们上了一堂卫生课,下午去团部参加雷锋故事报告会。晚上把当天的事情记录一下后,就带上药箱去连队中巡诊。

当晚寒风刺骨,营房旁有条铁路,一辆载满重要物资的火车正在呼啸而来,孟凡章正好巡视到这附近,看到铁轨上有人故意放了块很大的石头,心中感觉不妙,这要是火车撞了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听着那汽笛越来越近,孟凡章横下心来冲了上去,不顾一切地要把石头搬出铁轨,这一刻他把国家财产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火车司机也发现了这一幕,赶紧扳动紧急制动闸,但是重量太大,惯性依然抑制不住地冲来,在最后一刻,大石头被孟凡章给推了出去,但他自己却被气浪卷到了车轮下,双腿当时就遭遇横祸。

很快就有人发现了这里的情况,战友们立马赶来把孟凡章送去战地医院,四十多分钟后,他勉强醒过来一次,但是心中挂念的还是火车,询问身边战友:“不……要管我,救火车要紧!”“火车……火车得救了吗?”

这也是他生命最后的几句话,随后因为流血过多,抢救无效不幸牺牲了,年仅1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精神让所有人感动,为了表示纪念,在孟凡章牺牲之处——首都繁华的丰台区云岗的街心花园修建了陵园,并树了碑。因为是在铁轨旁修建的,火车也为他让了道。

部队追认他为中共党员,认定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他搬动的那块大石头也被放进了军事博物馆里,静静的躺在那里告诉着后人,曾经发生过如此伟大的事!

正是因为有那么多无私奉献、愿意付出的人,新中国才能发展得这么快!“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向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