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战国那样的一个大争之世里,涌现出了许多震古烁今的名将,在这其中尤其以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最为有名。

后人将他们四人合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嘿小鼬今天就来给各位小伙伴聊一聊名将李牧,想知道他究竟有着怎么样的人生轨迹么,别着急咱们这就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史料的缺失,李牧具体的出生年份以及他年少时的事迹已经不可考证,但是他之所以能被称为名将,主要是因为他在两个战场都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战绩,其中第一个战场就是他在赵国的北部边境领军抵御匈奴等外族的侵扰,第二个则是他与秦军的交锋。

由于赵国北境的大片领土和匈奴等游牧民族接壤,所以经常受到他们的劫掠和袭扰,赵国不得不派驻大量军队来维护这一区域的稳定,赵惠文王就安排李牧驻守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同时赋予了他非常大的权力。史书记载李牧可以根据当地战事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官吏,同时还可以将边关一带收取的赋税粮食直接充作军费,为了提高赵军对抗匈奴骑兵的能力,李牧在训练之时特别注重士卒的骑射能力,同时还经常会派出斥候来打探匈奴的动向,一旦敌人来袭李牧就会命令全部人员物资都退入坚固的堡垒,没有命令不得擅自出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王无奈,想再次启用李牧,但是李牧却称病不出,在赵王三番五次的请求之下,李牧终于答应可以重回边境领兵,只不过他请求赵王“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牧北上重新开始负责赵国对于匈奴的军事行动。其实李牧的防守之策也只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反攻的力量,在战机到来之时,李牧也会毫不犹豫地发起对于匈奴的全面反攻,李牧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当有小股匈奴兵入侵时,便令赵军假装溃败,而匈奴人对财物的贪婪,使得他们立即便派出了大军前来。

李牧带领他精心训练的15万赵军布下奇阵以逸待劳,采用左右两翼包抄的方法大破匈奴军,这一战就歼灭了10余万匈奴骑兵,匈奴单于也只好落荒而逃,此战过后匈奴元气大伤,十余年再也不敢袭扰赵国的北部边境。由此赵国逐渐将军事上的全部精力都转到了防备秦国之上。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赵悼襄王继位。一年之后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被逼逃往魏国。此时的赵国朝堂之上除了李牧几乎没有别人可与秦军一战,李牧自然而然地也就被委以重任。当时的赵国由于常年跟秦国血战,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就在人困马乏之际,燕国决定趁火打劫进攻赵国。公元前243年,赵悼襄王命令李牧领兵反击燕国,赵军一战就攻下了燕国的武遂(现河北省徐水县西北的遂城镇)和方城(现河北省固安县南)。

公元前235年,赵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第二年秦国发兵攻赵连续攻城略地,先后占领了赵国的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同时斩首赵国十万士卒。一年后秦军再次来袭,此次赵国都城邯郸危急,赵王迁急命李牧由北境领兵拒秦。李牧在到达战场后还是决定坚守不出,在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附近与秦军对峙。而秦军则知道自己远征在外长此以往下去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采取围点打援的方法诱使赵军出击,结果当秦国主力出动之时,李牧却领兵突袭他们疏于防范的中军大营,结果轻而易举的截获了秦军留在大营中的粮草辎重,李牧料定秦军得知大营遇袭肯定要回师救援,于是调遣军队除了一部分在正面迎敌外,将赵军主力布置在两翼,在两军相接之时对秦军进行合围,此战赵军大获全胜斩杀秦军十万人,李牧也因为此战被封为武安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229年,此时的赵国由于常年战乱已经是民不聊生,再加上国境之内发生了大地震更使得他们雪上加霜。秦王嬴政看准时间,派出大将王翦准备一举荡平赵国,秦军兵锋直指邯郸,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抵抗秦军。秦国深知如果是李牧领兵,赵国将万难攻灭。

于是决定使用反间计,派遣细作秘密入赵,以重金收买了当年逼走老将廉颇的大奸臣郭开,郭开被收买之后就向赵王迁诬告李牧谋反,昏庸的赵王迁不由分说,就决定解除李牧兵权。李牧为了国家利益抗命不从,继续在前线领兵与秦军作战。李牧的这一举动更是让赵王迁对他谋反的指控深信不疑。随后赵王迁和郭开密谋将李牧杀害。赵国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在李牧死后仅仅3个月王翦便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曾经可以和秦国分庭抗礼的赵国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牧作为赵国最后一位可以抵抗秦军的赵国将领,他最终的结局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们唏嘘不已。南宋学者徐钧就曾写下了“良将身亡赵亦亡”的诗句,慨叹一代名将忠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身死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