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叶克飞

说到“人情味”,有这样一个链条:农村人说农村的人情味变淡了,内陆地区的人说沿海地区人情味淡,北方人说南方人情味淡。

在这个人情味鄙视链里,以上海为首的包邮区和珠三角地区,被许多人称之为国内最没人情味的地方。我从小就听过许多类似的话,比如“上海人小气,南方人精明,北方人宽厚大气”之类。

以上说的是地域,人情味还有一条场景鄙视链。许多人认为当年老胡同老弄堂人情味浓,现在商品房人情味淡,这也算是老生常谈,从上世纪90年代说到现在。

这个逻辑链条背后隐藏着一个思维:在某些人看来,就是越发达的地方,人情味越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是这样吗?我可不这样认为。所谓的“人情味变淡”,其实是社会渐渐文明的体现。因为中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人情味”,并不是人文关怀,而是人情与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缺乏界限感。

当年张爱玲在上海滩一直住公寓,还是那种十分洋气的顶级公寓。她曾写道:

“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

我极赞同她的说法。如今说起“逃世”,很多人总爱搬出什么田园生活、返璞归真之类的词,摆出一副甘居乡下小屋,可抛弃手机电脑电视的样子,可他们往往只能尝个新鲜,若真让他们一直住下去,没几天就会发疯,见到鸡屎猪粪便避之不及……

更重要的是那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即使在数十年前,张爱玲已经洞悉了现代文明的好处,以及现代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最大差别——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我们可以倒推开头那个“人情味淡”的链条,为什么经济越不发达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为什么日子越困窘(住在老胡同和老弄堂里,甚至有些连厕所和厨房都要共用),就越觉得有人情味?因为他们无法拥有独立的生活,只能被困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社交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关系和面子变得十分重要,人们要花极大精力去维系各种关系。也因为大家太过靠近,无遮无挡,你今天中午家里做几个菜,全村都能知道。

因此,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迎来送往极多,也更爱面子。更可笑的是,所谓的人情味,往往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很多人诟病的江浙沪和南粤地区人情味淡,其实我觉得恰恰相反。从慈善和公益角度来说,这两个地区的民间体系最为发达牢固。从乡村情况来说,南粤恐怕是中国传统宗族观念保留最好的,至今仍有守望相助的传统。这些其实都是人情味浓的表现。

之所以许多人会认为这两个地区人情味淡,其实跟相对较为分明的人际关系界限有关。小时候听人嘲笑上海人,说上海人小气,几毛钱的事情也要算得清清楚楚。可我当时就在想,这不就是契约吗?

被许多人诟病为小气、精明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恰恰是中国相对最为开明的地方。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循正途办事。反而在那些标榜人情味浓的地方,人们办什么事都得找关系,总有人在你面前拍着胸脯说到处有熟人……这样的“人情味浓”,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