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有多少忠臣义士为了国家鞠躬尽瘁,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有一些名传青史被人们所铭记,比如说苏武、文天祥等,但还有更多的人相对来说大家并没有那么熟悉,历史上对这些人的评价往往也两极分化。

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人物,他就是晚清朝廷的一品官员叶名琛。听到他是晚清官员,很多人就会联想到那个艰难的时代了,面对列强的强枪利炮我们被迫打开了国门,进入了近代社会,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我们需要变革需要学习新的思想,那确实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回叶名琛,这个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也像大多数文人一样,读书参加科考,入朝为官,但不同的是,他的官宦之路走得及其顺利,二十六岁就考取了进士,还深得皇帝的赏识,为官后一路晋封,直到1852年,升为两广总督。

两广地区位置独特,海岸辖区,人口多,还是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与国外接轨,又远离京城,天高皇帝远的,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社会治安不好,总是会发生各种动乱,而叶名琛能够在两广地区干了快六年,长达六年之久,由此可见他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手段的。

要知道两广地区经常发生各种起义,而他作为地方官员自然得率兵镇压,他曾经率领一万五千的兵马镇压了二十万的太平军。同时他对待洋人的态度也十分强硬。

英国人曾提出旧约,打算进入广州,但他态度强硬,坚决反对,还加强了防备,而且当时的民众也很支持,商人们纷纷停止了与外国人的贸易往来,英国人才由此作罢。也是因为这件事,他又一次获得了晋升。

1856年他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亚罗号事件爆发,这是个什么事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洋务运动组建了四支水师,其中就有广东水师,他们逮捕了几名有嫌疑的中国海盗以及水手,这些人是在中国的商船"亚罗号"上被抓获的,本来这件事和英国没有关系,是咱们自己的事情,但他们非要过来插上一脚,说这艘船曾在香港注册,当时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他们说这艘船是英国船,还要求立刻释放嫌疑犯并向英国道歉,而实际上当时这艘船已经期满了,也就是说他不是英国船了,而英国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清政府承认他们在华的各项权益。要知道当时的清政府正与太平军打得水深火热,没有办法两边都顾及到,英国这就是赤裸裸的趁人之危。

但叶名琛依然态度强硬拒绝道歉,后来英法联军到达广州要发起战争,这时候的清政府却责怪他,说他故意挑起战争,他真的是左右都不是人,想要抵抗吧,面对强枪利炮,又没有朝廷的支持,怎么可能能够取胜,所以面对列强,他采取不抵抗,也不投降,并且他也没有逃跑,不出几天英法联军就兵临广州城下。

就这样不出意外的广州就被攻下了,而他也被俘虏了,但他毕竟位高权重,英国人也是很敬重他,将他带到军舰上,还允许他带食物、生活用品以及下人,没有以俘虏的身份怠慢他,甚至有些军官见着他还会脱帽致意。

但看看这时的朝廷,皇帝知道此事之后立即下令免除他的一切职务,而且把罪责全部推给他,

他彻底成了清政府的替罪羊,就这样在海上漂了几十天后,他到达了印度,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他不吃异国食物,每日他还让人给他读新闻,后来带来的食物吃完了,他就开始绝食,最终绝食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面对列强的进攻之时他也很无奈,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这些真的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吗,清廷的漠视让他失去了支持,也许他早就知道了结局,但他并没有选择逃走,而是选择了民族大义,他守住了读书人的节气,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有多少牺牲大义背叛的人,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所作所为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