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曹振峰老师长篇小说《中师生》一书的评论文章。对于经常写自媒体的我来说,写文章形成了一种习惯,成文快,没有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我预想不到的是,此文章竟然在网络上受到广泛的传播,阅读量达到数万,引得众多的中师生参与评论。更意外的是,此文章发表后,《中师生》这个公众号的粉丝猛涨,当天就涨了160多个,第二天,也就是昨天,更是猛烈,一天时间上涨了550 名粉丝。

写自媒体几年来,公众号等平台,粉丝猛涨的情况并不少见到,但是,对于一个非常小众的公众号,一个只是关注中师生群体的公众号,在一两天时间,涨了如此多的粉丝,真的让我有所思考。

第一,是曹振峰老师《中师生》小说的巨大魅力,引得更多的中师生前来关注。

曹振峰老师是省作协会员,专业水平非常高的作家,又是中师生身份。因而,他驾轻就熟的塑造了宋春明为主角的一群中师生形象,故事情节波折不大,但是,找到了一代中师生的共性:中师生的原则性,秉正的性格和做事认真的态度。从主人公的身上,非常容易就能找到每一位中师生的影子,共鸣易显,感动油然而起。

从今年9月7日起,我们在《 中师生》公众号上连载曹振峰老师《中师生》小说。全书30万字,共88章,我们连载了两个多月,许多朋友,阅读曹振峰老师《中师生》小说成了睡前必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是一代中师生群体一直以来被聚积,克制或者蕴藏的情绪。从1979年到2000年,20多年间,全国共培养了400多万中师生,在10多亿人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个不大的群体,这么多人,也就是当下一年高校毕业生的一半不到。

但是,我们不能割裂历史去看得中师生现象。当年,初中毕业上中师生,能考上中师的学生,都是曾经的成绩优秀学生,如果上高中,这部分学生,绝大多数考上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二是,这些中师生,毕业之后,投身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年累月,平台的局限,让他们的人生,多少有些悲情的色彩。

一代中师生,多过了不惑之年,有的已经退休,人生的回忆和盘点,怀旧的情愫总会时时萦绕。因而,过一段时间,在网络上,就会一个回忆中师生的小思潮。影响不大,但是情感很真,思想浓正。

第三,我们的《中师生》这个公众号,初建三四个月,一直致力打造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鸟儿飞过,天空并没的留下什么。一代中师生,回首当年,也是同学少年,如今,母校不再,师长同学渐渐老去,大家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小群,一篇文章,一张照看,点燃一下曾经的记忆。《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支持,汇星星之火,忽明忽暗于历史的天空。

作为《中师生》公众号的运营者,殚精竭虑,想把此平台运营更好,自知水平有限,欢迎更多的中师生朋友给我们提供中师素材的文章、图片、图书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公众号的运营。

我们初心不改,做好这一个情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