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浙江省文物局指导,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在余姚市召开。专家认为,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是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余姚施岙遗址发现6000年前“井”字形水稻田

施岙遗址发现了史前三个时期的古稻田,从河姆渡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良渚文化晚期,是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古稻田,是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稻田结构应均为“井”字形,目前发现来看,良渚文化时期的稻田结构已基本清楚,由宽大的路网和灌溉系统组成,展示了比较完善的稻田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G1南壁地层堆积

施岙遗址古稻田的发现表明,稻作农业发展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经济支撑,是养活众多人口食物的主要增长点,为全面深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古稻田堆积与自然淤积层的间隔,反映了距今7000年以来发生了多次波动比较大的环境事件,为研究人地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参观施岙发掘现场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施岙遗址考古发现的意义,并对遗址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因为本次考古发掘是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专家们希望能尽可能的在发掘过程中多做研究工作。建议在发掘过程中进一步弄清河姆渡文化早期、晚期稻田的结构和灌溉系统的情况,加强多学科研究,进行系列的碳十四测年研究,进一步明确不同稻田的年代和文化属性,进一步加强稻作农耕模式的研究,寻找与施岙遗址古稻田相匹配的聚落遗址,进行遗址环境变迁的研究等。

来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图片: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编辑:蒋晗炘

一审:张志龙二审:郑仲晔三审:张伟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