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在电视机前看蘑菇云已经能感觉到很震撼,如果在核爆现场(的安全地带),听说更加震撼,但要深入到核爆炸后的蘑菇云里去看看,估计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

但是,为了取得核试验的完整数据,必须在从不同地点取得核爆炸后的物质样品,高空核烟云取样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是核试验的关键一个步骤,地面核爆炸的蘑菇云稳定后,云高一般都在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左右,早期必须由人驾驶飞机进入高空蘑菇云内部。1964年10月16日,我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承担这次高空核烟云取样任务的就是一架伊尔-12运输机。机组由郭洪礼等5人组成。

核爆当天,机组5人在距起爆点40公里外的机场上静静等待。原子弹起爆后,蘑菇云平地而起,5个人顾不上欣赏震撼人心的景色,迅速进入机场上等待的伊尔-12座舱。发动机一次启动成功,开始滑跑,起飞,在规定的时间里上升到了7000米高度。地面核爆炸时大量的地表物质进入火球,且在火球中被熔融或气化,在冷却过程中,它们与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混合成较大的颗粒(直径几十微米以上),烟云上升时的激烈涡旋运动,还会引起强烈的抽吸作用,从地面卷起大量的尘土而形成粗大的尘柱,遮避了光线。因此,此时在机组面前是顶天立地的巨大的烟云柱,中部暗红色,由内而外逐渐变成棕褐色、墨黑和深灰色,逐渐变淡。巨大的上升气流把地面的一切都裹进烟柱里,猛向上吸,直上天空,然后又把它们化为浓烟,向四周喷吐。

飞机很快按计划就钻入了蘑菇云,飞机周围一片昏暗。虽然此时蘑菇云是“稳定”状态,但内部气流仍然汹涌,飞机被气浪抛上抛下,几乎失去控制,只能按仪表的指示来保持姿态。样品由安装在飞机机翼下的装置自动收集,由地面监测小组监控采集的剂量,但当机组操纵飞机从蘑菇云中穿出来时,飞机上却传来地面监测小组的呼叫:“监测仪的指示灯不亮,收集的剂量不够!”机组毫不犹豫,立即调转机头,又一次进入了蘑菇云……

伊尔-12飞机是前苏联为替换里-2而研制的活塞式运输机。1943年初,由伊留申设计局开始设计,1945年开始生产,1946年1月9日试飞成功,1948年加入航班飞行。我国于1950年12月进口伊尔-12飞机42架,用以支援进军西藏。1951年11月11日,谢派芬等机组驾驶伊尔-12型飞机首次降落在康藏高原第一座机场——甘孜机场上,为继续执行向昌都空投创造了有利条件。1956年5月26日,韩琳机组驾驶伊尔-12型5116号机试航拉萨成功;1959年3月12日至1961年末,伊尔-12型机队还参加了西藏平叛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的伊尔-12一直服役到1986年,而后全部退出现役。前面的那架穿越蘑菇云的伊尔-12,如今被收藏在中国航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