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年中最萧瑟的季节,整个世界好像都安然入睡。除非是下雪,冬天才会引起诗人的兴致。所以,描写冬的诗歌中,大部分都与雪有关,一首首美丽如画的雪景诗让人陶醉。

然而,冬天不下雪就不美了吗?明代诗人袁中道的这首《夜泉》告诉我们,在看似无奇的景色中,也能觅得人间仙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泉
袁中道(明)
山白鸟忽鸣,
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
化为一溪雪。

1602年的冬天,一位面露忧伤的诗人,背上行囊独自上路了。

一年前,他最敬爱的哥哥去世,这让他十分难过。而且年过而立的他,在科场也年年受挫。

这个寂静无风的冬日,他来到了玉泉山,以此缓解心中的郁积之气。

当他快达到玉泉山时,暮色已经降临。他抬眼一望,山上泛着微微的白色,忽然间,飞鸟的啼鸣打破了山中的宁静。

路边有一些硕大的石头,诗人有些累了,便坐下来休息。那些冰冷的大石上,好像凝结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白霜。

尽管是冬天,山中的泉水却没有干涸,依然叮叮咚咚地流淌着,仿佛一首美妙的轻音乐。

这时,月亮也探出了头,素洁淡雅的月光柔柔地洒在山泉上,如同洁白的雪花在上面流动。

这静谧柔美的景色,让诗人沉醉在其中,心中的烦恼也全都被带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来自明代“公安派”的文学领袖袁中道,他与兄长袁宏道、袁宗道一起,被人们称为“公安三袁”。

读这首诗,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起王维的《鸟鸣涧》,但是王维描写的是生机盎然的春天,而袁中道写的是万物萧条的冬天。

第一句,诗人说夜幕降临时,山上泛出白色,让鸟儿惊叫。这里比王维的诗更有想象力。王维直接说“月出惊山鸟”,而袁中道只说了一个“白”字,到底是什么泛白呢?可以想象成雪,但是既然下过雪了,鸟儿就不会惊,所以,晚上天变冷,山上出现了白霜,似乎更合理。

第二句,诗人行路有些疲倦,便坐下来休息,但是石头冰冷。冰冷的石头上,诗人却发现了一层快凝结的白霜,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首句中的“白”解释为霜就很恰当了。

第三句,诗人休息片刻起身上路,这时,他发现了更美的景色。山中还有泉水在流淌,给宁静的山中增添了一些生机,更美的是,月姑娘也出来凑热闹了。

第四句,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流动的泉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浮现出银白色的微光,月色是静态的,泉水是动态的,静态的月色与动态的流泉融合在一起,仿佛流动的雪,这是一幅多么唯美清丽的冬日夜景图!

大自然是美丽的,但是更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这首诗,所写之景,好像都平淡无奇,诗人只使用了几个平常的意象:白霜、月光、山鸟、石头、泉水。然而,这几个意向,却被诗人描绘成了童话般的世界,恬静悠远,如梦似幻,惹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