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自巴西、澳大利亚。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10月,中国进口铁矿石9.75亿吨,同比增长11.2%。11月30日,62%铁品位的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达130.95美元/吨,距离今年年初的93.2美元/吨已上涨超过四成,成为今年表现最亮眼的大宗商品。

如今,澳洲高品质的铁矿石成了中国钢铁企业的“七寸”,虽有愤怒和不甘,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确实离不开澳洲铁矿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天,我们的钢铁协会和国内的钢铁企业有点坐不住了。据称在12月11日,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价格上涨问题,宝钢、沙钢等7家大型钢铁企业走到一起,发声质疑最近铁矿石价格暴涨问题已经脱离了市场供需关系,存在人为操纵迹象,希望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保护国内钢铁企业的利益。

钢铁协会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公司取得联系,询问这是什么原因,必和必拓也作出了解释和说明,并承诺将保持铁矿石价格的稳定。

对于本轮铁矿石价格上涨问题,很明显,这是澳大利亚对于中国停止或减少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大麦、红酒、龙虾、葡萄酒、食糖及铜矿石等产品的回击,但是澳大利亚对于中国来说有着巨大的贸易顺差,能拿出的手段毕竟有限,于是就想到了自己的王牌产品铁矿石反制中国,以此来表明中澳经贸关系的态度。

铁矿石的问题,一直是我国钢铁企业的“软肋”。

中国被誉为世界的基建狂魔,但是搞基本建设又需要大量的钢铁,这就需要优质的铁矿石。

进口铁矿石对于国内钢铁企业而言,就是“刚需”。为了保障国内市场的需要,必须购买质优价廉的进口铁矿石。国内铁矿石因其自身产量较低,品位不足,难以大面积替代进口铁矿石。这就造成进口铁矿石需求弹性低,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议价能力弱,话语权低,议价空间低。

过度依赖澳大利亚或者巴西的铁矿石的供给,我国对于铁矿石的进口有6成来自澳大利亚,2成来自巴西。单一的供给来源,对钢厂高炉稳顺生产和正常生产经营而言,显然是存在一定的保供隐患,这犹如给国外矿山递交了可“拿捏”钢厂的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大量进口铁矿石,吃亏最大的就是没有议价权,没有定价权,吃亏在所难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10月曾表示,预计2020全年中国粗钢产量将超过10亿吨,同比增长3%至5%。但是中国钢铁行业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的同时,其最主要的“粮食”铁矿石却是一道长期难题。

根据联合国商品数据库统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主,近年来中国铁矿石进口金额占全球铁矿石进口总额比重维持在80%以上。就拿2019年来说,全球铁矿石的需求量是16.52亿吨,而一个中国就买下了10.69亿吨,但全球需求量的64.9%,澳大利亚生产的铁矿石的83%都被中国企业买走,按照正常逻辑,这应该是一个买方市场才符合逻辑。

但事与愿违,我国恰恰在铁矿石定价方面缺少定价权。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率,就必须采购更为便宜的铁矿石。海外的铁矿石就是众多钢铁企业的首选了,这也就造成了中国的铁矿石大部分都要从海外采购,而优质的铁矿企业又比较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巴西,所以中国采购铁矿石的主要买家又以澳大利亚和巴西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议价权”。在国际市场中,没有金融的制空权,就没有产品的定价权,老外很聪明,把铁矿石的价格搞出来应用金融那一套,弄了一个铁矿石普氏指数,但普氏指数的发布控制在人家手里。三大矿山中有着汇丰、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等的金融机构的身影,当资本市场与大宗商品被这些金融机构连接在一起之后,实际上国际大宗商品的买卖就沦为了金融市场获利的工具,不仅仅是需求与供给相互满足的问题了,所以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因素,除了买方和卖方之外,还有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

这次铁矿石疯涨后,钢铁企业协会与必和必拓的沟通的结果估计也是没有结果的结果,别人一句空头解释,资本入局就给打发了。

那么中国是否会“破釜沉舟”,顺势而为,停止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呢?从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个人粗浅看法:

第一点,双方损失巨大。

澳大利亚州长高麦文就发出警告,不要让铁矿石陷入危机,要知道,澳洲80%的矿石出口到了中国,相关贸易额达到了800亿澳元,对于深陷经济危机的澳洲铁矿石供应商来说,中国市场是损失不起的。

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样暂时也离不开澳洲铁矿石,看看我们的周边,哪一个建设不是“铁矿石”撑起的。比如城市的高楼、铁路建设、地铁建设、机场、港口、桥梁等如果意气用事,暂时停止进口铁矿石,用国产矿石替代,一个是产量无法达到要求,另外一个是铁矿石品质太差,最终不仅导致钢铁企业成本飞升,还会带来国内钢铁价格的上涨,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点,澳铁矿石的可替代性低。

由于钢铁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较大,又由于产量及质量等因素,我国的铁矿石开采成本极高,深埋地下,品质较差,为了企业利润,我国钢铁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倾向于进口。

即使想多元化进口渠道也不容易,因为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品味确实是非常优质的,国产铁矿石品味低,开采成本高,比如2018年,三大矿企(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前两家是澳大利亚的公司,后一家是巴西的。)的开采成本在25美元左右,而中国的开采成本达到了70美元左右,足足是人家的近三倍。

所以铁矿石价格对于钢铁企业是非常敏感的,就综合成本来说,国外铁矿石的价格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暂时还找不到替代品。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率,就必须采购更为便宜的铁矿石,而优质的铁矿企业又比较集中在澳大利亚和巴西,所以中国采购铁矿石的主要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购买。

可以预见的是,在最近的几年中,澳大利亚仍将是我们采购铁矿石的第一来源国,但我国也要未雨绸缪,不能总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凡事总要一步一步来,一口吃不了个胖子。

我们的目标不是禁止买卖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而是让中国的铁矿石来源放在多个篮子里,这样才会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虽然目前澳大利亚的做法,也让我们国内的钢铁企业感受到了“寒冬”,被澳大利亚狠狠地“将了一军”,对此澳媒鼓吹,掐住了中国钢铁企业的“咽喉”,但是双边贸易不是哪家对哪家的施舍,如果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坚持目前的做法,最终“哭爹喊娘”的还是澳大利亚矿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