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乐游

在《甄嬛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因为皇后的身体不佳,所以皇上经常派得宠的妃子帮忙协理六宫。

最开始的时候是华妃,甄嬛传刚一开场,我们便知华妃是宫里最受宠的妃子,因为皇上的喜爱,拥有着协理六宫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比如一开场最大的事情便是选秀,这件事便是由华妃协理操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是协理六宫,但遇到重要的事时还是会和皇后一声的。就比如选上来的秀女的住宿问题,还是先由皇后定夺再给华妃看的。

支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皇上在选秀时看上了甄嬛,给她赐了封号“菀”,皇后为了讨皇上高兴,便把甄嬛放在离皇上近一点的承乾宫,结果被华妃截胡,给她安排到了偏远的碎玉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妃协理六宫时排场很大,因为为人风风火火,银子如流水一般开销也大,和皇后是两个极端,皇后一般为了显示自己的贤德,往往以节俭为主,不许铺张。

华妃就不一样了,哪怕皇上提前打了招呼不许铺张,她也看不惯这番穷酸的做派,定要办的体面一些,想想估计是拿自己的银子往里补贴了吧,不仅要给皇上选妃,还要掏银子,华妃这波既失了银子还失了人,想来都委屈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协理六宫的权力还是来回转的,一般在华妃失宠的时候皇上就会剥夺她协理六宫,一旦年羹尧立了功,华妃协理六宫的权力就又回来了。

后来经手协理六宫权力的是沈眉庄,当时华妃家族日益显赫,皇上忌惮年羹尧,以沈眉庄性子沉稳为由,开始培养沈眉庄协理六宫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眉庄协理六宫和皇后的做派是一致的,都是节省开销,各宫只许吃素,害的华妃连最爱吃的蟹黄酥都没了,这让本就看沈眉庄不爽的华妃更加不爽,这才有了后期与曹贵人联手陷害沈眉庄假孕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华妃没了,甄嬛去了甘露寺,帮忙协理六宫的就是端妃和敬妃,她俩根本无法和皇后抗衡,所以实权还是在皇后那里的。

甄嬛从甘露寺回宫后,皇上便对其万分宠爱,直接将其抬到妃位,赐了钮钴禄大姓,还抬了旗,身份地位一下子便上来了。

当甄嬛生下龙凤胎后,不仅晋升为贵妃,皇上还命苏培盛传旨在她出月子后赐协理六宫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到底怎样的人能协理六宫呢?

首先,六宫出自《周礼·天官·内宰》,里面有“以阴礼教六宫”的记载。

郑玄解释,皇后寝宫有六,其中一正寝,五燕寝,合起来即六宫。

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是泛指后妃了。李贺《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所言“六宫”皆指后妃。

而协理六宫,就是辅佐皇后或者皇太后处理后宫大小事务,权力大于一般的妃嫔,所以只要不是皇后,都不能主政六宫,只能称为协理,体现位份尊卑。

皇后不在,协理六宫的妃嫔默认为副后,是六宫的主导者。若后宫无后、皇后过于繁忙或因病不能处理后宫事务时,皇帝会从现有嫔妃中挑选,代理管理后宫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后宫事务和前朝大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协理六宫人选多为家室显赫、受皇帝宠爱或位分较高的嫔妃。

清朝自顺治帝以来,后妃制度逐渐完善,清朝妃嫔共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

皇贵妃在清朝后妃等级中仅次于皇后,有副后之称,皇室有一个惯例,一般皇后在位时不设皇贵妃,除非是作为贵妃临终前的一种安慰,比如说乾隆的慧贤皇贵妃和纯惠皇贵妃。不过,清朝有一种独特的皇贵妃,即摄六宫事皇贵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六宫事皇贵妃实际上是“实习皇后”,她们对东西六宫具有统摄权,而且在皇贵妃册封诏谕上面会明确标出“摄六宫事”。

这样看来,华妃挣协理六宫的权力,是为了更高的荣耀和地位,毕竟当时华妃在世时差一点便成了皇贵妃,不过后来皇上在她死后由追封了敦肃皇贵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甄嬛就不一样了,这次回宫甄嬛也是带了一些任务来的,一来是为了给父亲洗清冤屈,二来也是为了报仇,让曾经害过自己的人都尝到滋味,那么这个协理六宫的权力就很重要了,一些小事上甄嬛基本可以自己做主。

比如安陵容嗓子废了以后,浣碧便得了甄嬛的意,让各宫的娘娘们对付安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有了协理六宫这张通行卡,甄嬛办事也就更加得力了,虽然累上一点,但不得不说,权力这东西,有还是比没有好的。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