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千万家庭已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在孩子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对教育问题的关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过。

无数人的诉求,让有关教育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前,提的最响的莫过于义务教育均衡化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学校按片招生,好生源不再集中,不再设重点班;学校不允许布置过多的作业,不再上晚自习,周末也不允许统一补课;学校要淡化考试,不允许给学生排名。

这样做的结果是让一部分学生有了更多的上好学校的机会,也的确让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学习更轻松更快乐,看起来是好事,可这样做也让老师的教学上的投入越来越难以考查,一定程度上导致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变得空疏化。

另一方面,义务教育阶段除了“普及”文化,还有“选拔”的功能。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高一级学校都在掐尖招生(虽明文制止,实际都在这样做),成绩不行,免谈。家长要成绩,学校要减负,这又成了一个难解的问题。

而经历均衡和减负后,起托底作用的公立学校完全被捆绑住了,提升教学成绩将变得很难。如果学校里讲得不够透彻,那么孩子只能到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公立教育每个学生每期的学费不过七八百块,而在这些培训机构一节课就要三五百块甚至更高,这远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由此也将让很多的寒门学子因成绩提升无望而无缘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考试手段的日趋技术化,学校教育也日渐沦为一部精密而沉重的机器,对它掌控能力高低的检验已不再仅由学生本身能力来决定,更多的是其背后的推手,也就是他们的学校、家庭,还有为他们学习创造的住房、交通等一系列的优越的条件形成的合力,从而创造的升学奇迹。

而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调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手段让孩子能够早早适应并熟悉名校的学习节奏,“顺理成章”地进入名校。这就使得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因外在的资源禀赋的巨大差异而产生了隐性而巨量的不平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越来越大,最终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

基层学校还在减负,努力让学生学得舒适,高一级学校却在掐尖招生,竞争日益激烈。能否成为“贵子”,优质学校的几率要远远大于普通的学校。可是通过优质学校的路,比拼的家长的能力、家庭的资源,对普通的寒门家庭来说,这条路注定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