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一个诗歌的盛世。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无疑是唐代诗人中最另类的,他的诗歌,自带仙气,被称为“诗仙”。李白的一生,也十分热衷于求仙问道,他渴望超脱世俗,过仙人一般的生活。

李白青少年时期,曾在四川戴天山中读书,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是修道的好地方。有一天,李白上山寻访一位道士不遇,有些失望的李白,却领略到了沿途的绝世美景,回家后写下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唐)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仰慕戴天山的一位道士已久,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李白早早地背起行囊上山求访。

山路上,溪水叮咚作响,路边的茅屋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让山林显得更加幽静。路边的桃花盛开了,娇艳欲滴,还沾着饱满的露珠。

瞧,林间还有几只鹿在跳跃嬉戏,它们真可爱!李白一路行走,一路欣赏美景,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可是,也没有听到寺庙的钟声。

他停下脚步,只见青色的雾霭笼罩着一片竹林,几缕山泉从青翠的山峰上奔流直下。

道士到底去哪里了呢?李白问了路人,却无人知晓。他略有些失望,只好倚靠在寺庙旁边的松树上静赏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是李白18岁时的作品,李白像一位导游,带领我们上山访道,欣赏了沿途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首联,诗人首先通过听觉,让我们聆听了一首淙淙溪水犬吠交织的交响乐。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以,溪水声与犬吠声,使得山林显得更加清幽。

接着,诗人通过视觉,描绘了一幅桃花含露的唯美画作。娇艳欲滴的桃花,沾着晶莹的晨露,让人心旷神怡。

颔联,诗人的镜头对准了林中的鹿,鹿是十分可爱的动物,因为怕人,它们隐藏在山林中,若隐若现。

鹿,在古代中国又是一种瑞兽,是仙人们的坐骑,有一种神秘唯美的仙气。正午时分,李白来到寺庙前,却没有听到钟声,走近一看,山门紧闭,使得这位道士也显得十分神秘。

难道道士乘着林中鹿,腾云驾雾,仙游远方了?不禁惹人遐想。

颈联,李白没有遇见道士,但是,眼前却出现了赏心悦目的美景。诗人用一个“青”字概括了美景:青翠的竹林,青青的山峰,甚至连雾霭也是青色的,在一片青色中,山泉飞流直下,这怡人之景让人陶醉。

尾联,李白询问路人道士的去向,大家却都摇头。李白只好再三倚靠在松树上,怅然若失。尽管他有些失望,但是这沿途的美景,可以说不虚此行了。

实际上,从尾联我们也可看出,李白青年时期就十分执着于求仙问道,这也使得他的诗歌中有着浓厚的道家仙气。也许,正是钟灵毓秀的巴山蜀水,哺育了李白飘逸超脱的仙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