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虽然我当年高考算是“一次过”的,但是说实话,我也算是“半个”复读生。

之所以说是“半个复读生”,是因为高考时我最擅长的科目发挥失常,所以对学校不满意,准备复读。

我是想到了,而且也去做了。

在后两周,我鼓起了勇气回到了学校,跟着复读班去上课。

放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这个70来号人的班里,整体水平不算差。

高考平均分540多分,离一本线不到20分,超出二本线40多分。

只要是不打算出省,每个人在省内找个不错的二本上上还是问题不大的。

毕竟,那时候的二本也不算差。

之所以选择复读,多半还是没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准备再来一年。

坦白地讲,复读的滋味真不好受。

因为盼了三年的大学触手可及,但却又得去回炉重造。

要是这一波再没有明显的提高的话,等于是多遭一遍罪,再晚涉世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因为在重压之下,也经常听说有人复读把心态给读“崩”了的。

本科变大专的“断崖”,没少出现。

而至于自己会不会“崩盘”,这事谁也不敢保证。

复读的心情,极其压抑。

上课的时候,我根本就听不进去老师嘴里在说些什么玩意。

而下课的时候,明明艳阳高照的天气,也能让人有种三伏变三九的感觉。

这时我才知道,比考不上大学更可怕的,是复读。

那个班最后剩下了多少人,我是不知道。

反正我是刚读了四天就“怂”了,老老实实回家等着到日子好去大学报到。

不过说实话,我佩服那些坚持下来的人。

因为不到万不得已,很少有人会选择去复读。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甚至比应届生抗压能力更强,后劲更足。

毕竟在这样的心理和学习环境下,如果没有对未来的郑重思考,是坚持不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复读生影响高考公平”的说法,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了网上。

我所诧异的是,前些年大伙还都在抱怨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怎么过了两年说法就完全变了?

我查了查2020年的复读生数据。

河南以40.36%的复读生比例,继续在除了高考录取率之外的排名上刷着榜。

四川和广东,也分别以31.67%,和22.99%的比例分列二三位。

而复读生比例超过30%的,拢共有7个省之多。

咱就不提河南了。

说实话,这个比例即便是超出了20%,都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刚开始,我也觉得应届生的高考升学名额受到了挤压。

这不仅是名额上的分流,同时也是学习时间不对等之下的同场竞技。

但是转念一想,好像也不对。

因为高考毕竟只是一个选材程序。

虽然复读生可能拥有更多的查缺补漏时间,但是严格来说,三年时间本身就是合理,而且够用的了。

对于复读生来说,更多的只是再学一年,再等一次机会罢了。

况且,他们心理上的负担,也不见得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优势。

退一步万说,复读生也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象,实际上他们也在一年前被挤占过名额。

把时间轴拉长了来看的话,高考的考生群体,其实一直都是由复读生和应届生共同组成的。

应该说,这种动态平衡是相对稳定的,并没有陡然提升的情况。

我甚至觉得,允许部分考生复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但魔幻的是,今年有部分省份都明确规定,公办学校将不再招生复读生。

看完我都懵了!

复读生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次突破天花板的机会而已,怎么却连读个公办学校的机会都没了。

而留给他们的,也就只剩了三条路:自学、辅导机构、私立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学的可能性是不大了。

谁要真有这么大的心,怕是也不会去复读了。

而辅导机构和私立学校,不仅意味着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更说不好那教学质量到底怎么样。

当然了,有的人适应能力强,一门心思就为了复读去的,可能还不需要时间去适应。

但是教学质量如果比原来的学校更差的话,那你这还复读个什么劲呢。

但是,只要你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的话,就不得不接受。

等于是把本就心理负担沉重的复读生,硬往更窄的路上推。

可以预见的是,这样一来,复读生的数量可能会有所下降。

而“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又将为人诟病。

虽然看上去这对应届生是个不错的消息,但是别忘了,堵上了别人正路的同时,也等于堵上了自己的后路。

对高考结果不满意的人,年年都有。

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发挥失常,从应届生变成复读生呢。

我不知道应届生和往届生之间的纠葛,是否跟公平扯得上关系。

但是无论如何,笑到了最后的又成了私立学校,和校外辅导机构。

面对如此数量的复读生,你就别说他们来分走一块蛋糕了。

就算是泔水,都能养活不少私立机构。

因为复读生的费用,不太可能会有多亲民,毕竟你的目的是重新参加高考。

在足够强的诉求下,费用自然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但是在水平低下的私立机构里,复读生又未必能用时间换来空间。

而这,又将是对谁的不公平?

或许,真正应该被排除在外的,是那些明明被录取了之后,又放了高校鸽子的那些人。

而对于真没考上理想学校的学生来说,我们即便不佩服他们的勇气,也至少应该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