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愤怒是一种浓烈的香料,放一点能让人清醒,太多只会令人麻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翼弃兵

The Queen's Gambit

「后翼弃兵」这部剧由Netflix出品,一共七集,每集50分钟,放出之后,我用了两个晚上刷完。整个感受就是心情舒畅,迫不及待的想介绍给每个人来看,我愿称它为今年最好看的剧集,不容错过。

我关注这部剧,并在第一时间看完,是因为主演:安雅·泰勒-乔伊。无论你是否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去看这部剧,希望你能记住这个有些拗口的名字,我想安雅·泰勒-乔伊有一天会大放异彩成为众人皆知的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雅·泰勒-乔伊是那种让你过目不忘的演员,她的一双大眼睛里可以承载太多的情感变化,我从「女巫」这部电影开始关注到她,之后的「分裂」「良种动物」「玻璃先生」,还有今年上映的「爱玛」。虽然没有那种大制作的资源,成片质量也一般,但是每部电影中安雅·泰勒-乔伊的表现都令人印象深刻。

说回「后翼弃兵」,这部剧由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一个国际象棋职业棋手的故事,如果没有安雅,仅仅是“传记片”、“国际象棋”,这两个关键词并不会引起我的兴趣,而当我看完剧集之后,我知道这部剧首先就就是一个好故事,人物本身非常丰满立体,且极具人格魅力,我甚至想读一读原著小说。

安雅·泰勒-乔伊饰演的贝丝·哈蒙年幼时在一场车祸里失去了母亲,她的母亲是一位单身妈妈,是她唯一的亲人,这场意外之后她被送进了孤儿院。在孤儿院里,贝丝·哈蒙发现自己有国际象棋天赋,在孤儿院校工萨贝先生的指点下技术突飞猛进。当时的孤儿院会给儿童食用一种镇静剂,贝丝·哈蒙凭借超强的脑力,在镇静剂的辅助下可以在脑中练习下棋,晚上躺上床,吃上镇静剂,天花板就浮现出了想象中的国际象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几年过去,贝丝·哈蒙来到了十几岁,她没想到这个年纪还能被领养,虽然领养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好在她可以走出孤儿院,这意味着她可以参加国际象棋比赛了。这时剧集来到第二集,后面就像是一个天才下山,一扫江湖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丝·哈蒙一路通杀,不管是州冠军还是全国冠军,不管是特级大师还是墨西哥天才小少年,都被贝丝·哈蒙斩于马下。可能作为观众自然而然会代入主角视角,看到贝丝在一路备受歧视和质疑中一次次胜利,会产生自己就是贝丝的感觉,自然心情舒畅。

贝丝·哈蒙在国际象棋上的最大BOSS是苏联选手博戈尔,他宛若一尊山脉,是所有美国选手无法跨越的。在剧集中间,贝丝·哈蒙第一次对上了博戈尔,不出意外的失败了,前半段神挡杀神的贝丝·哈蒙在这里溃败的一塌糊涂,体现了博戈尔强大的统治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贝丝·哈蒙在棋坛的迅速崛起,不仅让她收获了名声和奖金,可能是因为她的棋艺,或者是她出众的容貌,一众被她击败的男棋手都倾慕于她。这些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间表达爱意的方式却是切磋棋艺,他们都尽了自己所能,陪贝丝·哈蒙练习,帮她钻研大师的棋谱和对局,直到倾尽自己所学。一种说法是美国棋手永远无法打败苏联棋手,因为在封盘暂停时,苏联所有的棋手都会帮忙分析对局,以便在第二天继续对局时占到先机,而美国棋手都是自己顾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集最后的高潮部分,是贝丝·哈蒙来到苏联参加比赛,她克服了自己的酒瘾和药瘾,获得了新生,又是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一众苏联高手,在决赛遭遇博戈尔。激烈的对局之后,第一天没有分出胜负,进行了封盘,以便第二天继续比赛。如惯例一般,苏联的所有顶级高手都在帮助博戈尔分析对局,而在哈蒙这里只有她自己和一个负责监视保护她的情报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不久,酒店的电话响起,话筒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身在大洋彼岸的一众曾经被哈蒙击败的美国棋手已经帮她研究好了对局,之后每个人针对不同的下法告诉了哈蒙研究后的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最后的决战继续进行,我作为上帝视角的观众明明知道最后的结局肯定是哈蒙获胜,可是当那一幕真的来临,当博戈尔把皇后的棋子放倒表示自己认输的时刻,我还是不由得给贝丝·哈蒙鼓掌,仿佛自己和场边的记者,大洋彼岸的国际象棋大师朋友们,孤儿院一起长大的闺蜜一样,是一个见证了这一角色成长挣扎蜕变的老友,由衷的为她高兴。我想这可能就是一个被成功塑造的角色才能带来的体验,我完全代入进了剧情,即使我根本不懂任何国际象棋的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主线剧情贝丝·哈蒙在国际象棋之路的成长,剧集里也有许多其它元素。比如女权,贝丝·哈蒙是极少有的女棋手,苏联的女棋手甚至不能和男棋手对局,她的妈妈是单亲妈妈,还因为生下她被赶出家门,领养她的母亲是位被丈夫抛弃的家庭主妇。贝丝·哈蒙第一次参赛时与她对决的也是一个女生,因为主办方认为女生都很差,然后把她们分到一起,而在最后贝丝·哈蒙又一次遇到这个女生,虽然她早已不在下棋,但贝丝·哈蒙在棋坛的一路给了她很大的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在那个时代的困境、歧视和不公,但剧集的表现非常克制,只是把事实摆在观众眼前,并没有加以渲染,点到为止,自行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象棋原本与政治无关,但总有人想赋予其政治属性。教会试图赞助贝丝·哈蒙想让她声明反对苏联,美国国务院也想包装她为战胜苏联的伟大胜利,而她却一直拒绝,只想专注于国际象棋。

影片最后一幕,贝丝·哈蒙让车在路边停下,独自走了下来,走到街巷里,和在路边下棋的老大爷们开始了一场对局,贝丝·哈蒙一路拒绝了那些乱七八糟的的东西,让下棋仅仅是下棋。坐下与苏联老大爷下棋的画面,仿佛也让我看到了影片最开始,在孤儿院里贝丝·哈蒙和萨贝先生对局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剧集还有好多值得聊的点,它整体的摄影构图,色调,角色的服装,配乐,都非常出色,这部剧让我挑不出来哪里不喜欢。

我从不喜欢拿评分说事,前面的文章写过那么多的电影和剧集,我基本没说过评分怎样。而这部剧集,在我看完时只有不到一千个评论,那时是9.0分,而现在有五万多个评论,根据我的经验,随着评论人数的增加大部分影片的评分是下降的,这部剧现在是9.2分,不降反升,这样的口碑足以证明这部剧集的质量。

生活已经有那么多的苦闷了,还是看点爽快的剧集,放松一下吧。

罗夏日记

月亮你也要,六便士还嫌少

感谢关注和点赞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