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足坛各俱乐部被改名所困扰,国安、泰达、建业、绿城等几家老字号俱乐部纷纷通过不同方式与中国足协商讨,希望能留下自己的老字号,但截至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成功。

中超俱乐部全部需要在明年改为中性名称的消息一出后即引来各界关注和热议,甚至令到多家中超老字号俱乐部致函中国足协,申请延用原来的名字。对此,网友们的看法各有不同。

有网友认为中国足球与欧洲足球的发展轨迹不同,不应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有网友则担心俱乐部名称中性化后会对投资人造成损失,从而减少投资,令到中超发展受阻,精彩程度大打折扣。当然,支持改名决定的网友也不在少数。有网友并不赞成个别俱乐部获得特殊的“照顾”,改中性名称就应一视同仁,不应搞特殊化。

在笔者看来,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是中国足球抛弃功利性的重要一步。众所周知,近年,随着中超球市的日益火爆,出现了一些“短命球队“和”流浪球队“,他们都是一些仅仅为了赚钱或为自己品牌打广告,以提高企业影响力为目的企业所投资球队,当老板目的达到后即变卖球队,如此,球队即使活下来了,但球队的名字变了,代表的属地也变了,这种没有归属感和地方荣誉感的球队,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来讲是不利的,对当地的足球文化发展也无益处,而短暂的停留更伤害了当地球迷的心。

因此,俱乐部名称中性化有助于那些立心创立“百年俱乐部”的俱乐部创造了有利条件。退一步讲,只要中性化名称不变,即使将来投资俱乐部的企业不断的转变,这间俱乐部依然能够活下去,就象五大联赛的曼联,拜仁、AC米兰等俱乐部,无论企业怎么换,他们的队名没变,过去曾获得的荣誉和球队多年积累下来的气质也都将延续下去,俱乐部的文化也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然而,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的改革仅仅通过一刀切的做法似乎显得过于简单和粗暴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从1994年开始至今已有26年之久,这么多年下来,也出现了几支拥有超过20年的老字号俱乐部,他们的队名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变并沿用至今,已在中国足坛深入民心,在当地球迷的心目中,也只有这个名字才担得起本地足球队的大旗。因此,中国足协有必要仔细考虑这些球队的请求,并为此找出一个更为合理的解决办法。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提一建议:可考虑为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的执行设一个期限,如在某个时间仍不改变的话,那从此以后,这些球队的名字将不得再更改,前提就是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存在多少年限的俱乐部才能享受这一政策。

笔者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希望中国足协能沉下心来,好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使俱乐部名称中性化的改革能顺利进行下去。(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