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如今说法众说纷纭。有声音称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以免将来建文帝重整旗鼓再次回到南京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帝位,这种说法应当不实,明朝史料中并未记载建文帝下落不明,而是直接记载死于靖难之役,只有清代张廷玉编写的《明史》中提到: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文帝朱允炆

结合当时的特殊背景来看,朱棣诛杀建文帝对于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南京城破之日,建文帝大势已去,夺取政权的朱棣如果此时特地诛杀建文帝,则一定会落下残害亲人的千古骂名。

在燕军攻入南京城后,皇宫内院就发生了火灾,在场的太监指出这场大火便是建文帝自焚所放,但尸体早已烧焦无法辨认。如果朱棣真的不确定建文帝已死,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在史书上留下建文帝死在靖难之役中的记载,无缘无故背上了害死亲侄子的恶名。

再者,从郑和的航海路径来看,郑和在游历东南亚各国后便继续深入大海深处,抵达了许多从未探知的国家领土。如果说建文帝真的在南京城破之时乘坐小船前往明朝在东南亚的藩属国寻求庇护,那么郑和完全没有必要去探查那些从未与明朝有过任何联系的未知国家。所以说,郑和下西洋实际上与建文帝失踪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真正促使明廷开展航海活动的主要原因其实是贸易在背后作用。

郑和下西洋路径图

与其他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进口香料回国

公元1405年7月,郑和奉永乐帝之命开始了第一次远航活动。明帝国虽然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唯独无法生产卓越的香料。明朝在经过朱元璋的治理后逐渐繁荣起来,百姓再也不仅仅只为了饱腹而苦恼,反而开始追求更加优雅和精致的生活,香料这一物品逐渐开始受到人们重视。

自明初开始,明廷就一直大量采购各种香料,消耗量也十分惊人。《郑和与明代西洋地区对中国的香料朝贡贸易》中曾经提到:

“明初,仅太岳、太和山宫观所用的降真诸香,每三年需 7 000 斤开外,而内府所用,能达到五六倍。到世宗 ( 1521—1566) 初,宫廷买了沉香、降香、海漆诸香十多万斤,还不够使用。嘉靖二十九年( 1551) 六月辛酉,要求采办’沉香七千斤,大柱降真香六万斤,沉速香一万二千斤、速香三万斤、海添香一万斤、黄速香三万斤‘等香品,户部感觉困难,请求减量,但皇帝不允许,要求按原数购买,不得迟缓。到万历时,要求供用库的每种香品每年达到2万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乐帝朱棣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明廷对于香料十分依赖,且宫中人人都以用香为尊贵身份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料成为宫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物资,但明朝储备的香料毕竟有限,为了维持皇家的大量消耗,只好通过海外贸易获取更多的香料,这也是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任务。

随着皇家频繁使用香料,民间也逐渐开始跟风,市场上的香料价格一涨再涨,成为当时最为保值的商品之一。郑和所前往的周边国家多为香料原产地,这里的“进货”成本要远远低于在明朝境内,在进行大量采购后再运送回国进行转卖,可以获得至少十倍的利润收入,这也是郑和船队为何如此庞大的原因。

毕竟船的数量越多,运载的香料数量也就越多,每次航行的成本也就越低。运送回的香料自然优先供给皇家使用,随后再将多余的香料投放到市场上,通过这种方式明廷不但收回了航海成本,还增加了不少财政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香料的一种:胡椒

宣传明帝国建立的消息,并与周边国家确立朝贡体系

自公元1202年开始,蒙古草原上的成吉思汗开始了他的称霸之路。先是消灭了一直与自己作对的塔塔儿部,随后又击溃王汗的军队,自身实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后,成吉思汗的事迹震惊全世界,他与他麾下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相继征服了罗斯人、日耳曼人,就连宋朝也没有成功抵御蒙古铁骑的入侵,最终被划入成吉思汗的统治之下。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在漠北开创了蒙古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帝国的统治者。

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建立后不久,为了方便治理便划分为五大汗国,分别为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窝阔台汗国,最后一个则是忽必烈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大元帝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朝的残暴统治渐渐激起了百姓们的反抗。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的腐败统治,在南京城改元开国,即大明帝国。

时间推进到永乐一朝,永乐帝朱棣为了将大明帝国建立的消息广播四海,于是派遣郑和屡次率船队出海航行,并与各国之间建立起朝贡体系。

郑和下西洋不仅承担着与各国之间建立起贸易关系的任务,还有宣扬大明国威的重要历史任务。在永乐帝看来,只要臣服于大明帝国的国家,其领土也都属于明帝国。但明廷并不会干涉周边其他国家的内政,只要求各国按照朝贡体系的规定,在具体日期内达到明帝国的领土之上朝贡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疆域图

在当时的背景下,明帝国无疑是东亚各国中国力最强的,也并不对这些藩属国进贡而来的物品有所期待。明皇之所以如此看重朝贡体系,主要是为了确立大明帝国是世界的中心,是各藩属国心中的共主。总的来说,朝贡体制的表面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明宣宗实录》中曾经记载:

“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诏曰:朕恭膺天命,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大统。君临万邦,体祖宗之至仁,普辑宁于庶类。已大赦天下,纪元宣德,咸与维新。尔诸番国,远处海外,未有关知。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赍诏往谕,其各敬顺天道,抚揖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明宣宗朱瞻基

由上述材料可以明确看出,郑和下西洋担负着重要的外交使命。在封建时代,皇帝继位无疑是头等大事。为了昭告四海新皇继位,皇帝不惜耗费巨额财政组建规模庞大的船队屡次出海航行。但实际上,洪熙帝继位后不久就曾经叫停过郑和远航一事,但却因洪熙帝过早驾崩于是不了了之。

宣德帝继位后重新调动郑和再下西洋,为的就是将自己继位的消息通报给各藩属国。宣德帝心中也明白,郑和连续七次出航已经给明廷的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故而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便再未派遣他出使各藩属国,持续了三朝的郑和下西洋活动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明代宝船模型

连年航行花费巨额财政预算,被洪熙帝叫停

事实上早在洪熙一朝就曾经短暂终止过郑和远航的活动。公元1424年8月,永乐帝朱棣驾崩于北征的归途中,皇太子朱高炽继位后不久便下达了终止全国继续打造战船的活动,同时也将郑和远航的行动叫停。《明仁宗实录》中曾经记载过这样的内容:

“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将带去货物仍于内府该库交收。……各处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

洪熙帝朱高炽

从洪熙帝这封诏书内容来看,皇帝明显有着叫停航海活动的意图。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明廷每年都在花费巨额财政收入打造各式各样的战船。明廷之所以如此注重海军及战船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就曾经在鄱阳湖依靠手中的水军击败了陈友谅的部队。

尝到甜头的朱元璋意识到海军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在建国初期就开始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战船。洪武初年,中央朝廷直属的海军部队就有一千两百余艘战船服役,加上各地沿海地区的驻防水师和内陆江河的巡逻水师,至少有两千余艘战船在为明帝国服役。至公元1390年,明帝国的战船数量已经不低于三千五百条战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鄱阳湖之战走势图

在如此惊人的数字背后,定然伴随着巨额的财政支出。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明廷不断发动大规模北征,意图彻底根除来自关外的威胁。但蒙古诸部有着极为广阔的战略纵深,明军很难扑捉到敌军的主力并加以歼灭,最多也仅仅是能够给予蒙古诸部以重创。

连年的北征已经消耗掉了国家大部分财政收入,大规模制造战船又消耗掉为数不多的国库存银,这种时候明廷已经无力支撑郑和远航的费用。如果执意继续南下西洋,无疑会对百姓产生沉重的负担,也放大了明朝财政崩溃的风险。

在洪熙帝看来,郑和几次南下西洋已经完成了永乐帝的心愿,周边的邻国也都已经与明帝国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朝贡体系,没有必要继续进行航海活动。虽然朝贡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明帝国与周边邻国开展贸易活动,但当时的明朝仍然处于农业社会,在封建统治者的心中,农业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商业的发展。在国家财政已经明显不支的情况下,放弃航海活动转向发展国内农业才是上上之策。

郑和起锚地:刘家港

结语

郑和七下西洋虽然耗费了明帝国大量的财政收入,但也给明帝国带来了许多积极的一面。首先,明朝通过郑和下西洋确立了自身与周边各国的朝贡体系,并与多个国家建立起了完整的外交关系,同时也宣告明帝国成为东亚各国、乃至亚洲各国的中心。

明皇通过郑和下西洋大展明帝国的国威,使帝国在亚洲、在世界的地位都大幅度上升。明帝国建立之时,其他的四大汗国还剩下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明朝的远航活动也等同于对其他两个汗国和世界各国宣告,蒙古帝国在东亚地区的统治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明朝的商业也在逐渐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与诸多国家建立起完整的贸易体系后,明朝的商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增加了,贸易规模也变得更大了起来。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贸易是指在官方管控下的贸易活动,并非是民间的私人贸易。从洪武一朝开始,明廷就下达了严格的禁海令,但这并不妨碍官方贸易的进行。通过贸易活动,使明朝君臣百姓接触到了从未接触过的异域文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得明朝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了起来。

参考文献:

1.《郑和与明代西洋地区对中国的香料朝贡贸易》,严小青、张涛著

2.《明宣宗实录》

3.《明仁宗实录》

4.《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影响》,高广翔著

5.《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使命与贡献》,陈平平、孙美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