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建了佛教。至今为止,佛教已跻身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甚至可以说,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释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但是对于像我一样没有宗教背景,并且从小受到科学教育熏陶的家庭来说,佛教依然是陌生而神秘的。

《洞见》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适合如我这般人的新视角来看待佛学。它的英文原版名称是《Why Buddhism Is True》,直译指的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直译名比翻译名更直观地表达了这本书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罗伯特·赖特是一位研究进化心理学的教授,曾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他在学习和练习冥想的过程中,依靠自己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去理解佛学,并且整理和总结成书,对佛陀的思想进行了心理学角度的剖析和论证。从书中可以总结出一条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原来世间的种种道理,佛陀早已言明。

佛陀曾说,人生充满无尽的苦。

我们大都听过人生八苦的说法: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盛。生而入人生,纷扰皆至,此指生苦。岁月如过隙白驹,体衰力减,此指老苦。终日缠绵病榻,疼痛煎熬,此为病苦。风吹残烛,身朽气息,此为死苦。此四苦乃人生常态,无人能避。另三苦,求而不得、聚散无常、仇怨憎恶,也是常人难以平复的。而最后一苦,五阴盛更是前七苦的根源所在,这一苦我还尚不能理解,在这也就不班门弄斧。

像我这样的佛家外行人,理解到这儿,可以说是眼前冒起一个“丧”字,不明白佛陀把人生说得如此清苦,还能带给人怎样的生活勇气和希望。而赖特在《洞见》中给出了一种进化心理学角度的阐释。他认为佛陀所说的人生皆苦,指的是幸福的快感太过短暂,并且这种快感实际上只是基因为了在自然界的延续而“设计”的幻觉。

这些幻觉,或许发生于一块巧克力慕斯蛋糕,一首动听的乐曲,一部震撼心灵的电影,一个甜蜜的亲吻,一次非同寻常的体验。当我们沉浸在这样的幻觉中时,我们可能安心、幸福、兴奋、快乐,虽然短暂,却能在记忆中保鲜,留下刻骨铭心的漫长回味。这种回味,就会驱动着我们遵从本能,不断地再次去追寻美食、美景或者美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这些美好的体验和感觉,要归功于体内多巴胺的分泌。我们在期待快乐的时候分泌的多巴胺其实要比在真正体验到快乐时分泌的多巴胺更多。这也就意味着,当我们得到想要的体验时,快乐的感觉其实已经在减少了,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常常感到再次吃到的美食不如第一次吃到时香甜的原因。我们的精神、感觉被多巴胺欺骗了。

那么,快乐是幻觉,痛苦呢?

除了像人生八苦这样我们不能规避的苦难,还有一种苦是自寻烦恼。在社交活动中,我们是不是总会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会不会在睡前,突然思考起白天领导看向自己眼神是否别有深意,会不会担心自己的装扮在办公室是否合群,会不会想起自己莽撞的聊天方式给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会不会后悔在心仪对象面前的吃相不雅。

赖特把这种焦虑解释为自然选择的一种“误报”。他用了一个响尾蛇的例子,如果一个人走在响尾蛇出没的草丛区域,他一定会对草丛里的异动格外敏感和担忧。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虽然每一次异动都不一定是响尾蛇,但只要有一次是响尾蛇,这种担忧都会保住人的小命儿。

而我们在社交生活中的焦虑,也是为了融入协作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时时警醒自己的暗示。当然了,在不同于采集时代的现代生活中,一次不合时宜的举止,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危及生命的后果。所以这些焦虑渐渐变得无关紧要,甚至还常常为我们带来紧张情绪,反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我们看清这些“痛苦”的幻觉,我们也应该从心理上击破自己的弱点,散发出更自信的光芒。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快乐是幻觉,自寻烦恼的苦难亦是幻觉。既然是幻觉,何必执着于追求享乐,或是沉溺于烦恼,不如用平常心生活。所以佛陀用他的体系,他的话语,早就为人们阐释了这个道理。

赖特在《洞见》中,还探讨了佛陀讲的“无我”与“空”等概念的理解。相对于佛家讲故事激发人们思考体悟的方式,这种科学的眼光用一种理性和实验证明的方式为佛法提供了更充分的佐证。

这本书把佛学从高远的寺庙,带到了平凡的尘世。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看两个不同的流派在探寻世间的真理,颇有一种“万法归一”的体验。而且赖特的行文是一种从自身参与冥想练习而经历的思考出发,就像是在听一位老友在谈一次新奇的佛学体验,非常亲切。如果你像我一样,对佛学的神秘感到好奇,又被高原寺庙大门的庄严阻住了脚步,不妨试试读这本书,看一看一个平凡人的触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