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乐游

皇上处置了年羹尧后,整个人越发地多疑,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总觉得所有人与他不是同心同德。

年羹尧被抄家时,有人翻出了他的幕僚王景琪给他吹的彩虹屁,称年羹尧是宇宙第一伟人,里面写了很多大逆不道之言,说雍正这个年号不好,说皇上是庸才,妒忌年羹尧的才能等等,总之,皇上龙颜大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王景琪就被枭首示众,首级悬挂于菜市口十年不许拿下,警戒世人,而且还连累了亲人,女眷发配披甲人为奴,男丁流放宁古塔,疏远亲族,凡在官的一律革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说这事也不怨皇帝,哪有人这么傻在领导眼前做事有异心就算了,骂领导还要用纸笔写下来,想销毁都难。

甄远道虽然帮助皇上铲除了年羹尧,但是由于性格原因,对于皇上对王景琪这个处罚还是觉得有点重了。毕竟枭首示众就罢了,还要挂在菜市口十年,难免会让百姓心悸,可怜远亲还要遭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甄远道虽然平时小心谨慎,但却忘了除了皇帝要注意,身边的同事也要防范。把内心想法和鄂敏说了,结果被鄂敏抓住了这一点做文章。才有了后来污蔑他与钱世名交好,说他有忤逆之心,最后惨被发配宁古塔。

甄嬛不愧是甄远道的女儿,两人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皇上的性子便是自己讨厌谁,便需要对方一定要和自己站在一起,不然就是大逆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处决死囚都是公开的,而且在人多的地方行刑,允许群众围观,所以一般都选在街头、闹市区。《唐六典·刑部》中规定,“凡决大辟罪皆于市”。“围观”看杀人,无异于现代电视的“现场直播”。

北京有条歇后语,叫“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就是因为鹤年堂药店在清代京城有名的刑场菜市口附近。

所以枭首示众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起到震慑,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还能让百姓和官员对法律和天子威严产生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古代对行刑的月、日、时又很有讲究,对行刑有固定的时间,除了一些罪不可恕非要立即处死的重刑囚犯,大多都是在固定时间行刑。

《唐六典·刑部》中就曾明文规定,“每岁立春后至秋分,不得决死刑。”

这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秋后问斩”,也就是秋分以后、立春以前对死囚进行处决。原因是为了顺应天时,合秋冬肃杀之气。

除固定月份之外,如果非要处决犯人,也会避开正月、五月、九月,因为这三个月份是“断屠月”。

而且,即便在可以行刑的月份,也不是每日都能行刑的。如果遇到24个节气日、国庆节、皇帝生日等重要日子是不能杀人的。另外,1、8、14、15、18、23、24、28、29、30这十天叫“十直日”,属于“禁杀日”,是绝对不能行刑的,哪怕是要立即行刑的罪犯,要必须绕开这几个日子。

明清的行刑时间多选在午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午时三刻”,大概是中午的11点到13点。据说是因为午时阳气最旺,鬼魂难以作祟,那些监斩官、行刑者也不必惧怕被“鬼魂”缠身,遭到“报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王景琪作为年羹尧的党羽,也就过过嘴瘾,枭首示众已经很惨了,首级还要被挂在菜市口十年,是有些惨了,而且百姓每天买菜看到一个脑袋挂在菜市口不吓得慌才怪。

而且王景琪的远亲的确倒霉,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被流放了,着实无辜,也无怪乎甄远道和甄嬛会起一些怜悯之心了。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