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铜纽扣》,作者:【苏】奥瓦洛夫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

个人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中翻出的一本旧书,这里着重说一说这本书里的历史背景。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时间是1941年6月底到1942年8月,即巴巴罗萨计划即将开始时到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入侵苏联到开始撤退的时间段,这个大背景几乎人尽皆知,但是如果聚焦在拉脱维亚,那么似乎就不那么被人熟知了。

我在《1944》中写到,波罗的海三国实际上视苏联为入侵者。1939年8月23日,德国和苏联签订了瓜分波兰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双方以维斯瓦河为界,西边的土地归德三,东边的土地归苏联,同时斯大林认为德三默许苏联对维斯瓦河延长线的东侧土地提出要求,因此爆发了苏联在1939冬到1940年夏对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入侵,苏芬战争中苏联虽然失败了,但仍取得了战略空间,而波罗的海三国则完全是苏维埃化,“自愿”并入了苏联。

有关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的态度,可以看《爱沙尼亚电影《1944》中的历史彩蛋

有关《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可以看《波兰的消失与重现,从苏德密约看纳粹德国的结局

拉脱维亚在并入苏联之前有过一段短暂的独立时期,和爱沙尼亚类似,也是因为一战时列宁与德二签订的《布列斯特条议》脱离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而独立。不过,一战结束后列宁宣布《布列斯特条议》作废,并重新出兵占领了爱沙尼亚,而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则正式独立。

1940年6月17日,就在德三进攻法国的同时,苏联入侵拉脱维亚,随即拉脱维亚放弃抵抗,成立苏维埃。拉脱维亚被苏联吞并。一年以后的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计划实施,7月10日德国人就占领了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

和在邻国爱沙尼亚类似,“入侵”的德国人被拉脱维亚人视为解放者,纷纷成立志愿军。拉脱维亚人口不到200万,而加入党卫军的志愿军有14万人,是全部波罗的海三国志愿军的绝对主力力量(全部三国共有人口600万,志愿军共16万,而拉脱维亚以200万的人口贡献了其中的14万人,简直是奇迹)。德三将波罗的海三国划为奥斯特兰(Osterland)辖区,拉脱维亚是其中一个省,由省长和党卫军司令共同管理。

拉脱维亚志愿兵:武装党卫军第15、19武装掷弹兵师

然而,按照正统的观点,上面那14万志愿军全部是“拉奸”,德占期间也有一小部分苏维埃之后的既得利益者加入了苏联红军,比如苏联的第308步兵师就全部由拉脱维亚人组成,这和在爱沙尼亚发生的事情如出一辙,在德国东线战区的北部战场上,交战的双方其实都是同一国的人。随着战事逐渐向不利于德三的方向发展,因为严重兵力不足,之前作为德国国防军侧翼的外籍军团不得不承担起主要的防守任务。1944年6月22日,苏联发动巴格拉基昂行动,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收复了白俄罗斯,将战线推到了拉脱维亚的里加边缘。7月到8月,苏联坦克部队攻入里加湾,抄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的后路。德国企图将苏联部分再次驱逐出拉脱维亚地区,开始战术反攻,但因为兵力不足,最终功亏一篑,北方和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被彻底切断,里加于1944年10月被收复,而随着溃败的德军一起撤退到库尔兰地区的拉脱维亚志愿军则与德军坚守库尔兰,一直坚持到1945年战争结束,最后全军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格拉基昂行动简图

在这本书的最后,曾有这么一段话:

我读到过发表在大洋彼岸一家大报上的一封信,是由几名学者写的,他们在信中表示支持匈牙利的反革命分子。。。

这本书在苏联出版于1958年,而上面提到的“匈牙利反革命分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布达佩斯事件。

1953年,斯大林去世。他死后,东欧的“斯大林模式”出现松动,3月,匈牙利总理纳吉提出“新方针”,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是整个东欧最早开始的寻求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的尝试。1955年,“斯大林最好的学生”拉科西将纳吉赶下台,“新方针”宣布破产。

斯大林最好的学生,拉科西

1856年10月19日至21日,波兰因为其自身特点和与苏联长期以来的历史关系,自发的选举了反对苏联模式、走波兰式道路的哥穆尔卡为第一书记。这件事让匈牙利人民看到了希望。

10月23日,布达佩斯大学生走上街头,揭开了布达佩斯事件的序幕,随后发展愈演愈烈,由于匈牙利当局发表了错误的讲话,导致群众的示威发展成流血事件,并推倒了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铜像。随后,虽然纳吉重新出山,但群众的情绪并不能平复。1956年11月3日,苏联17个师的兵力向布达佩斯发动进攻,纳吉政府被剿灭。纳吉政府官员前往南斯拉夫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在得到新的匈牙利政府的保证后离开大使馆,但随即被苏联军队逮捕,纳吉于1958年被判处死刑。

如今在布达佩斯街头的纳吉雕像

布达佩斯事件是东欧历史上第一次反对苏联模式,当然波兰的大选也可以看成是第一次,但那是平稳过渡,苏联没有武装干涉。这次事件爆发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注意,是所有,都表示纳吉政府是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分子,将布达佩斯事件定性。而当东欧历史上第二次反对苏联模式而招来苏联的坦克时(即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中国政府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年就爆发了珍宝岛事件,这里面的是非曲直让人浮想联翩。而布达佩斯事件的发展与经历,又和某些事情如出一辙,这个懂的自然都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8年布拉格之春事件

最后再多说一句,布达佩斯事件时苏联的大使是安德罗波夫,1982年接替病逝的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一把手,他于1984年病逝,继任者是契尔年科,短短一年后也病逝。苏联连着三任老大都是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按照中国传统的糟粕理论,这正是国祚不长的表现。

1982年成为苏联一把手的原驻布达佩斯大使安德罗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