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姐姐”伍美珍的《过年都是新的》绘本,瞬间把我这个90后老母亲拉回童年的记忆。

90年代,大年三十,大街小巷,鞭炮齐鸣,锣鼓声声,年味儿十足。那时候,我们都会守在黑白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看春晚。我的记忆中,1998年,还珠格格热播的那一年,我们家终于有彩色电视了。

今天和孩子一起共读这本《过年都是新的》绘本,给人岁月流逝的匆匆之感,然而,不变的是过年时,那份穿新衣戴新帽给压岁钱的快乐,简单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开始于一个孩子抬头仰望绽放的烟花。大年三十这天晚上,满天的烟火绽放出一串串炫彩的金色之花。农家小院上挂着红色的灯笼,屋檐上,还有厚厚的一层雪。小女孩抬头仰望,神情专注,她静静地观察满天的烟花。

故事的第2页,讲述了小美一家,在厨房里忙碌大年三十团圆饭的场景。对于90后老母亲来说,熟悉的灶台、熟悉的煤窝、熟悉的蒸笼;橱柜上还有刻着红旗的杯子、画着一朵灿烂的红色的牡丹花汤盆,没有专门切东西的工具,只有木材制作的长案板。妈妈围着围裙在忙碌,而我(小美)在一旁高兴地跑来跑去。这不正是我们的童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忍不住的轻声问儿子:“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儿子看看我又看看图片中的画面,说,他看到了一条鱼、以及柜子上的烤鸭,还有肉丸子。

很显然因为成长的环境和体验的不同,造成孩子对图片中的画面只停留在眼睛看到的。而我在一旁看到的全是童年时期,围绕在妈妈身边,跑来跑去的热闹。

最扎心的是下面这幅图,孩子偷偷地掀起蒸鱼的蒸笼,香喷喷的鱼香味扑鼻而来。孩子的眼神是惊讶、更是一种期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就是作者的高超之处,他能够把这种美好的希望,巧妙地融合在绘本的创作中。

读这样的书,因为孩子的生活体验是空白的,所以我们在与孩子一起共读这个片段的时候,可以弄下来,让孩子多去感受,从图片里面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浓重的年味。

孩子的满足总是简单的,小美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终于吃上了一桌丰盛的大餐。围绕在他旁边的,还有雪人、水饺、鞭炮、肉包。如今,物质发展迅速,孩子平时都很难见到新棉袄的花衣服。为了让孩子体验当时的民风民俗,我把自己小时候过年时的场景和孩子分享,孩子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现在过年,我没有听到鞭炮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年因为放鞭炮造成的环境污染一直存在,所以,我们当地从前年开始,大年三十就禁止家家户户放鞭炮。孩子也就没有感受过年时鞭炮声的热闹了。而今天的这本绘本刚好弥补了孩子的过年体验。

故事第9页这幅图上还有一扇窗户,窗户上贴着两条鱼的贴画,象征年年有余,不得不说,这套绘本图画的细节之处还是可圈可点的,对于现在的孩子,过年剪贴画的生活体验是没有的,如果能通过这次绘本的阅读,在过年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动手剪“年年有余”的窗花,那一定会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不一样的记忆。

故事中小美和姐姐穿着新衣服穿梭在大院里,哥哥在放鞭炮,树上还有一层厚厚的积雪,就连老牌的自行车上都覆盖着一层雪。屋内亮透透的光打在了剪纸上,格外喜气。

大红灯笼高高挂,天空中绚烂的烟花,炸裂了孩子想象的世界。小美抬头仰望的背影让孩子发出了疑问:“她在干什么呢?”阅读中,当孩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问号时,可以在这一页停留片刻,让孩子自己去观察,大人不参与,独自徜徉在唯美图画中的美,只有孩子最懂,这种美不能用言语传达。

小美一家去外婆家里,外婆的孩子们也都回家过年,小家一下子变大家,热闹极了。外婆给孩子压岁钱,还是“贰角”,绘本里还特地把这个钱币显示得非常清楚。这种纸币现在已经不流通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好的一年就在孩子的期盼中开始了。多么美好的际遇,在这年末和孩子一起翻开这本满满童年记忆的绘本吧,相信肯定可以给你重新出发的勇气和力量。

我是星星拾贝壳,90后老师,家有萌娃,关注我,一起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