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在各种古墓群遍布华夏大地,陪葬品多不胜数的古代,盗墓贼应运而生,靠着掘人祖坟的卑鄙行当生存。为了防范这些盗墓贼的光顾,几乎所有的陵墓都设置了防盗机关,不过由于墓主人的地位高低不同,墓葬的规制也有所不同,这直接影响了防盗环节的可靠度。

古人在修建陵墓得时候绝对没有想到,有时候掀开他们墓葬大门的不一定是盗墓贼,还有可能是考古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文物众多,五千的灿烂文明留给我们后人不少财富,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考古专家就发挥出了大作用,他们以抢救性挖掘为主,将遭到破坏的陵墓发掘出来,然而再将其出土的文物、书籍等对研究历史有帮助的,通通带走研究。

至今为止,最让考古专家有深刻印象的便是河南省叶县常庄村烧车河的一个墓葬。这是一个耗费了专家不少力气才打开的陵墓,五道机关下掩藏的是什么秘密?

一、雨水冲刷出的陵墓

2018年夏季,一场大雨将河南省叶县常庄村烧车河一带冲了个干净,洪水过境带走了庄稼人的希望,带来了收成的灾难。附近的村民纷纷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前往庄稼地中查看情况。

然而,地中的收成全部被带走不说,就连土地的表层也被无情的洪水带走。而随着土壤的流失,一座陵墓却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随处可见的巨型石头,在这个平原上显得尤为的突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民立马上报文物局求助,考古专家们纷纷出动,对这座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在场的所有专家都震惊了,在村民眼中令人费解的巨型石块,其实仅仅只是墓葬的第一层防盗机关——积石墓。石头块状大,小的有几十斤,大的则有几百斤重。在平顶山叶县附近这里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这样巨型的石头并不多见。

通过对石头和墓葬封土层的研究,这座古墓至少存在了两千年,时间往前推两千年,就是春秋时期。之所以专家敢断言这是防盗机关,还是在于山西晋阳就曾出现了这样的墓葬,一旦盗墓贼触碰机关,巨大的石块便会从天而降,直到填满整个墓穴。为了一探究竟,专家耗费了巨大的力气,最终才将几百吨重的石块全部清理完全。

古代对于墓葬的防盗设计远远不止这一点,通常一环扣一环。也就是说第一层打开了,后面还有好几层的防盗机关,比如流沙。这种设计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成本低且极容易实现。只需要在棺材周围埋上流沙,再在流沙上面盖上厚实的土层,这样一来流沙就做成了。

一旦盗墓贼挖到了主墓穴的位置,流沙便会从上倾泻而出,土层也会随之降落,这是一种防御性极高的方式,也是历代帝王都会采用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两层机关都被专家破除之后,专家们能够顺利进入墓穴吗?

二、环环相扣的防盗设计

在利用挖掘机和起重机作业良久后,发掘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坚硬的墙壁。古人没有发明出水泥等各种建筑的凝固剂,但是他们却发明了一个更为坚固的城墙粘合剂——糯米汤。

事实上,糯米粘性极强,且随着深入土壤的深度越深,粘性就会变得更强,这也是为何古代建造的城墙,不仅能够抵挡住敌人,还能抵挡住风雨侵蚀的终极原因。

历经两千年的糯米汤早就和城墙合二为一,加之十几米得高度,想要拆除它们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被人们称为是“铁桶”。如果说前面的流沙和石块可以借助暴力的拆除方法,那么这道城墙却完全是挖掘机撬不动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在研究很久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破除的办法,那就是利用现代特殊的化学试剂慢慢消解铁桶。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第三道机关,在铁墙和主墓室之间还有一个夹层,足足有一米厚,根据专家解释,这既是为了防潮也是为了防盗。

因为夹层里面全是石头混砂,甚至还有一些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的物品,总之这是一道十分坚固的夹层。并且之前所用的化学试剂在这里一点都不管用。不过,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夹层还是被打开了。

防盗环节真是一环扣一环,且每一个机关都十分能以解除,这还是如今用了不少高科技才能达到的效果,如果放在古代,还真没有盗墓贼能够打开这座墓葬,不得不说墓主人的高瞻远瞩,同时也能够说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绝对不低。毕竟在制度森严的古代,哪有寻常百姓能建立起工程如此浩大墓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五道机关全部被清除时,墓葬中到底会出现什么呢?

三、一枚炮弹

在史书中曾有记载,尊贵的墓主人的棺椁上会刷上一层泥,泥土上再铺设一层抗席,一层接着一层的做,直到整个棺椁都被坚硬的抗席裹住。曾经,辛追夫人的墓穴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抗席。

其实,抗席在整个棺椁中,存在的意义就是将棺椁变得坚实厚重,让人打不开。专家们使用了各种办法都没有将抗席打开,好在这个时候药学家出马,利用化学试剂,终于将其打开了。

就在大家等待的过程中,一名施工人员突然在墓室的一角发现了一个形状类似纺锤的东西,考古专家立马拿着放大镜和小刷子前来查看,竟然是一枚炮弹。不过面上已经被完全锈蚀了。专家顿时失望异常,但也无可奈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枚炮弹的出现,不少专家表示这应该是为了对盗墓贼起到震慑作用的,然而,在对整个墓室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后,专家表示,这枚炮弹作用是为了当发现有盗墓贼的时候,自动炸毁的。

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枚炮弹没有等来盗墓贼,却等来了一系列权威的专家。加之,两千年的时间,这枚炮弹早已被锈蚀得不成样子了,根本没办法使用。

小结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让文明遍布华夏大地,而除了国人现在流传下来的习俗,古墓是最好了解古代文化的介质,也是最快分析古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了解渠道。

而这也是考古专家发掘古墓的缘由所在,其实对于考古行业,不少网友存在偏见,认为考古学家们就和盗墓贼没有什么区别,认为他们和盗墓贼的区别无非是一个属于合法操作,另外则是属于不被国家承认的职业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盗墓贼仅仅只是为了个人利益,与国家的文化传承并没有任何帮助。不仅如此,不少没有良心的盗墓贼会将非法取得的物品进行倒卖,而买家大多数都是外国人,老祖宗流传的物件就变成了其他国家的宝物,这是我国文化产业上的一大损失。

而考古专家就不一样,他们会将出土的每一件物品都登记在册,在场所有人都是证人,想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所说的:“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中饱私囊根本不行,考古专家是现代人了解古代文化历史最好的桥梁,也是华夏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存在的意义极为重要。因此,请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参考文献:

《左传·桓公二年》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