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我们知道,毛主席一生朋友不多,而挚友则更少了,蔡和森就是为数不多的一位。

一、少年立志,勤奋好学

1895年3月,蔡和森出生于江南制造总局一个小官员的家里。4岁时随母亲返回祖籍湖南省双峰县。

迫于生活压力,他在少年时做过辣酱厂学徒,经常遭受店主的剥削和欺负。虽饱受阶级压迫的苦楚,但在这期间,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也磨练了意志,萌生了改造社会的最初愿望。蔡和森曾立志:“吾人之穷极目的,惟在冲决世界之层层网罗,造出自由之人格,自由之地位,自由之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蔡和森

1913年秋,蔡和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毛泽东,后来两人还成为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毛主席晚年曾说道:我早年的朋友实际上只有“三个半”,半个是李立三,而蔡和森则是与我最为志趣相投之人。

因两人越聊越投机,后来在湖南一般先进的青年中,甚至还传出了“毛蔡之名”。

蔡和森为人颇有远见卓识,在他与毛泽东交流时,一些想法常让毛激动不已,如在1920年,他在法国写给主席的信中,就预感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最终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后来曾写信,称赞他的主张"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

又如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蔡和森极力主张应该通过武装农民发动武装起义的论断,也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1917年秋,蔡和森动员母亲,把全家迁到了岳麓山荣湾镇刘家台子。此后这里成为了蔡和森与毛泽东、罗学瓒、张昆弟等青年畅谈理想,探讨人生观的场所。一批有志于改造社会的进步青年聚集在一起,相互激励,携手共进,热情探求革命真理,勇敢投身社会实践。

蔡和森和毛泽东如此勤奋好学,且具有古人侠义之风,这让尊崇理学,而又推崇西方先进思想的杨昌济倍感温馨,后来他曾特地致信他的好友章士钊,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和森的家新民学会旧址

二、创办学会,赴法苦读

1918年4月14日,在这一天我党早期组织新民学会成立了。而组织者正是蔡和森与毛泽东。在会上,蔡和森慷慨陈词,指出学会应以 “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在新民学会会员中,蔡和森第一个吹响了欢迎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在学会中,会员有各种思想,由以蔡和森与萧子升争执最深,两人分别提倡以暴力革命武装斗争救中国,还是以梁启超先生倡导的改良主义救中国,毛泽东则竭力支持蔡和森的观点。

为求得新民学会的发展,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商量,应组织青年学子前往法国赴勤工俭学事宜。其后,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分批前往北京募捐,蔡也成为最早走出湖南的会员之一。在途中,他写下了《少年行》一诗。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

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

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

潭州蔚人望,洞庭证源泉。

时至今日,我们读起这首诗,依然能感受到蔡和森在洞庭湖上慷慨成词、意气风发的形象。

在北京大学,杨昌济和李大钊等人在听取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想法以后,随即组织募捐,最终在1920年,得到两万大洋资助的蔡和森,带领同学前往法国,蔡也进入了蒙达尼男子中学学习。

在法国,蔡和森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凭着一本法华字典,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阅读了上百种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著作。他认真研究、细细揣摩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在当时,留法青年大多思想倾向不同,并信奉各种主义。为将大多数青年团结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旗帜下,同年7月初,蔡和森在蒙达尼公学的教室里举行了五天会议,会上蔡和森提出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并明确提出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其后蔡组织创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正因如此,蔡和森虽未莅临中共一大大会现场,但其真知灼见与行动,无疑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红船上宣告着中国共产党成立

四、向警同盟,情谊深重

1920年5月,蔡和森和向警予自由恋爱,在法国蒙达尼正式结婚。其结婚照为二人捧着一本打开的马克思主义《资本论》。照片表明他们的结合,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爱情上的同盟,信誓旦旦,更是革命理想事业上的同盟,同舟共济。婚礼上,二人还将恋爱过程中互赠的诗作编印成书,题为《向上同盟》,分赠给大家。随后,人们把他们的结合称为"向蔡同盟"。毛泽东称赞其打破了旧的婚姻制度和封建枷锁。

蔡和森与向警予

此后,蔡和森和向警予一直为革命而努力奔走,两人虽因某些原因在莫斯科平静分手,但革命友谊仍在,蔡和森也一直视向警予为爱人。

1928年,向警予被国民党军警逮捕后,蔡和森心急如焚,屡屡尝试进行救援。当向警予被杀害后,蔡和森含泪挥笔纪念,写道:“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五、回国办报纸,成向导灵魂

1921年秋,北洋政府驻法使馆和法国当局创办了里昂中法大学,本身旨在接纳部分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但后来却专招收富家子弟。消息传出,蔡和森、周恩来等人组织104名同学发起了“占领里昂大学”的斗争,后被法国当局逮捕,蔡和森等人也被遣返回国。

回国后,在陈独秀的介绍下,蔡和森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留在党中央担任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

1922年上半年,蔡和森还兼抓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5月5日,蔡和森当选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后,他为团中央主编机关报《先驱》。同年9月,蔡和森起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向导》一经发行,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作黑沉沉中国的一线曙光,四万万同胞思想上的“向导”。

而最为有名的,则是蔡在报纸中提出了“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概念,认为“戳穿了的纸老虎,是吓不倒民众势力的发展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还引发了李立三、蔡和森等人与倡导改良主义的胡适之间的论战。

《向导》前后创刊发行五年时间,一直由蔡和森负责担任主编,他呕心沥血,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撰写了134篇著作,蔡和森也被称作“向导的灵魂”。

六、眼光超前,倡导农民革命

蔡和森眼光独到,研读大量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著作的他,深信只有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才能救中国,而掌握枪杆子最为重要。因而在国共合作中,蔡和森就竭力主张党应组建军队。

同时蔡和森还提出建立农民武装的问题,在当时,毛泽东正在湖南兴办农民讲习所,并写下了《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一文,在蔡看来,无疑佐证了他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了"农民运动之武装的形式"的重要性,并表明工农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新动力"、"台柱子",只有依靠工农阶级才能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也正是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人,在八七会议上慷慨陈词,才有了后来波澜壮阔的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组建,蔡和森功莫大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七会议油画

六、舍生取义

1931年初,蔡和森回国参与中共领导工作,担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

当时革命正处于低潮期,形势错综复杂,蔡和森也明白两广地区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因而他并未前往广州,而是在香港领导工作。

但未曾想到,中共特科领导人顾顺章却叛变了,因其掌握大量机密,6月,蔡和森在香港被捕。1931年8月4日,蔡和森在广州军政监狱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蔡和森牺牲后,毛泽东悲痛不已,其后给予蔡和森很高评价,称:“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周恩来也评价道:“和森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七、后记

最后跟各位提一下蔡和森的“革命家庭”。蔡和森一家励志革命,其母亲葛健豪1919年就曾携带儿女前往法国学习,后被人尊称为“革命母亲”、“女中豪杰”。1943年3月16日,葛健豪病逝于湖南老家,终年78岁。毛主席在延安得知葛健豪去世后,提笔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深情悼之。

妻子向警予前文已提,这里不再赘述。

哥哥蔡林蒸曾就读于黄埔军校,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时冲锋陷阵,不幸牺牲。

妹妹蔡畅是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

妹夫李富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之一,曾任国务院副总理。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蔡和森同志一家是革命的一家,是光辉的一家,也是辉煌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