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马建忠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分会发起、国内多位肾内科临床专家牵头的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12月4日在广州正式启动。

据悉,该项目旨在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依从性,有效延缓进展、延迟透析、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慢性肾脏病(CKD)是对影响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各类肾脏疾病的总称,肾脏损伤往往难以逆转,最终进展到终末期肾病阶段,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等)。目前中国有近80万透析的患者,对家庭、社会都是极大的负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教授就表示,除药物治疗外,对CKD患者规律随访并进行有效综合管理能延缓疾病进展速度。然而,研究表明仅有约1/3的CKD患者能进行规律随访,优质低蛋白饮食达标率仅为24.3%-48.2%。CKD患者和专科医生平均每年接触时间不到1个小时。每位CKD患者都亟需一名专业的“肾病管家”,为其提供连续、完整的全病程管理服务。

据悉,近年来,世界范围内CKD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中国CKD的发病率约是10.8%,患病总人数高达1.2亿。CKD起病隐匿,疾病初期症状往往难以被察觉,因此大部分患者在后期才被诊断出来,且国内尚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

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陈孟华教授介绍,国内慢性肾病防治除了面临发病率高的问题外,还同时面临着知晓率低、防治率低、死亡率高、肾移植器官短缺、沉重的社会负担、预后差等问题。以知晓率为例,仅为12.5%,目前许多患者在CKD终末期才初次就诊。

另据陈孟华透露,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初期计划建设30家医院,摸索CKD患者互联网管理模式,通过提高筛查率、提高诊断率、提高随访率来解决目前CKD诊疗流程中的痛点,参与制定CKD标准化诊疗及管理体系。远期则计划建立10个国家基地,30个核心中心,以及300个网络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其他很多疾病,CKD患者更需要坚持长期治疗和规范的疾病管理。“作为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项目的参与方,医联副总裁刘春梅也如是表示。据悉,作为国内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医联目前正基于临床指南和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在慢性肾病领域构建以专科医生、医助、健康管理师为基础的团队管理模式。

来自本次会议的数据还显示,国内目前总计有773家三甲医院,但有CKD 管理中心的三甲医院才63家,其中有独立诊室的更是只有45家。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分会已借力互联网慢病管理专业平台的力量,以期有效连接医患,进而实现集远程随诊、用药指导、营养管理、科普患教于一体的慢性肾病患者院外一站式在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