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明某就读于南京大学商学院,入学后被评定为贫困生,能够领取贫困补助。同时,她还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培养提升培训课程。然而,据其同学爆料,明某家庭条件属于小康,她平时吃穿用都比较讲究,根本看不出来是贫困学生。明某更经常在网上晒自己的高消费生活,经常网购花费一两千元,称“今天剁手一两千很开心”,还自曝在上海实习3个月买衣服就花了4万元。

南京大学学生处表示,目前已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大学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设置了贫困学生补助。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也在很多大学内设置了“基金”、“助学金”,希望能够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生活压力,专心学习。

学生达到一定条件才能申领高校贫困补助,各个高校在申领条件上大致相同。新生入校时,需要递交认定申请,然后经班级、学院、学校各个层级评选小组的层层评定,才能被确定为贫困生。

一般来说,贫困生的认定标准需要综合考虑主要家庭收入、是否是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情况。

领取贫困生补助既需要通过一系列流程,也要符合一定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的面貌早已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糟糕,至少不会邋遢、脏乱,也不会像二十年前报道的那样,吃饭是馒头就凉水。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外在形象和吃用方面差别不大。

学校除了向这些学生提供贫困补助之外,也会对这些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赚点零用钱,部分学生也会到社会上寻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兼职工作。因此,他们不会像从前贫困生那样吃不起饭,用不起手机,基本生活是可以保障的。

但是像明某这样穿名牌、高消费的学生,明显不在贫困生之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帮扶贫困生是为了让他们不必为吃穿犯愁,从而安心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才,这是国家的民生大计。而那些明明不贫困的“贫困生”明显是“国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借机敛财,用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曾有一名从河北考上北京大学的贫困学生在个人陈述中写道,贫穷带给她的是亲人的离去、同学的嘲笑,然而,也同样带给她奋斗的动力。最终,在贫穷的“帮助”下,她飞出了小山村,考进了理想的大学。

贫贱不能移。不因为贫困而气馁,不因贫困而弯腰,坚持梦想努力奋斗,这才是国家设置贫困生补助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贫困生来说,上大学有很多困难。上大学的学费是很多贫困家庭无法提供的,大学期间各种花销也避免不了,对他们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非常大的经济负担。吃饭、穿衣、住宿、买学习用品、交通费用等等,每一笔都是不小的开销。

对这些贫困学生来说,吃饱穿暖即可。他们没有机会穿名牌,没有钱购买昂贵的手机,也没有条件吃那些昂贵的餐食。然而他们有改变命运的决心,不追求物质的品味,追求精神的坚韧。

因此,他们才是最需要补助的人。

国家应该加强对贫困生扶持资金的监管,杜绝在贫困生评价中出现人情评价、关系评价。让那些渴望学习、成才的贫困生拿到资助,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对那些只为占便宜、借贫困之名敛财甚至高消费的人,应该坚决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