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为了贯彻民法典有关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民政部对婚姻登记程序进行调整,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民法典》关于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规定只适用于协议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说以前两口子闹离婚,双方都同意,那就准备一份离婚协议书,签个字,去民政局领个号,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问一问你们是不是自愿的、各种问题商量好了没,两口子都说商量好了,铁了心就是要离。那好,工作人员会给他们发离婚证,从此他俩就不是两口子了。

2021年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同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会马上办理离婚手续,而是让闹离婚这两口子先回家冷静30天再说吧,满30天后还是想离,在接下来的又一个30天里的任意一天里,他俩一起再来领离婚证,这婚才算是离了。如果不来领,就算默认离婚申请不成功,他们两口子还是两口子。

如此以来,让大家知道,离婚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是说离就能离的,也许退一步想想,两个人并没有到非离不可的地步。

常言道: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夫妻双方应该且行且珍惜。法律没有“婚姻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类似描述,但是《婚姻法》原则已经确立了“婚姻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国家为了降低离婚率也是操碎了心,开始出手挽救婚姻限制离婚,在两口子要一拍两散之途设置了时间“路障”:要离婚可以你们有离婚的自由,请用一些时间来证明你们的离婚意愿是真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离婚冷静期”的出台,初心是想要解决高攀不下的离婚率问题。据报道,2019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947.1万对,离婚415.4万对,国内离婚率连涨16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追求个性的心理逐渐增强。以前被视为终身大事的婚姻正在逐渐失去其分量和价值,闪婚、裸婚的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谈感情,不讲责任,婚前并没有寻求婚姻生活的物质和精神保障……婚姻变得那么随意,离婚已经变得稀松平常。

离婚率上升给社会带来了什么?首先离婚率上升促使婚姻观念的淡化,而婚姻观念的淡化恰恰是家庭观念的淡化前奏。别人可以离婚,我也可以,这种散漫随便的思想将会对整个社会的风气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随之而来地是赡养老人与照顾小孩的问题,以及对后代,对社会的未来带来极大的隐患。父母离异是孩子心灵健康的杀手,因为父母离异而遭受了心灵创伤的孩子,长大后会加倍的不信任婚姻。不敢想象的是在离婚率高得离谱的今天,他们的后代将来成人进入婚姻后,又会创造怎样的离婚率。

钱钟书说:“婚姻是一堵围墙,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有不少夫妻一时冲动,吵架吵到气头上,就愿意提离婚,到了民政局,为了显示自己的决绝,二话不说就签了字。签完字,冷静了,后悔了,可为时已晚,离婚已经生效。对于这种情绪化离婚,离婚冷静期当然是必要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夫妻的确不少。

美国婚姻问题专家温格·朱利曾说:“即使是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再美好的婚姻也少不了磕磕绊绊,唯有控制情绪才会只有“念头”和“冲动”。在激情过后,婚姻归于平淡,烦恼接踵而来,有烦恼就会生气,有气就想找个出气筒,而作为夫妻的彼此理所应当应该承担这个角色。

结婚离婚都是人生大事,“离婚冷静期”让夫妻双方能多点时间去理性审视婚姻,在离婚前再次认真的思考是否一定要离婚,给夫妻双方一个缓冲的地带,彼此多一些回顾,理解,与包容。其直接功能在于防止草率离婚,以协议离婚中的冲动型、赌气型等草率离婚为防范对象。同时还可以向所有婚姻当事人发出珍惜婚姻,反对草率离婚的信号。这种信号的警示效果可能要超越其直接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世界,很多国家为了避免冲动离婚,通过在离婚手续中规定一定的冷静期,给想离婚的夫妻以一定的时间慎重考虑。加拿大法律规定,婚姻破裂而且分居达一年者,才准许办理离婚手续,除非已有通奸或虐待的证据;美国的普通离婚程序中,需要经过6个月的等候期之后,离婚手续才会办理完成,夫妻关系才可以终止;英国法律规定,婚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作出离婚声明后,须经过9个月的反省与考虑期后,如果离婚申请人和当事人都认为婚姻无法维持,则准许离婚;韩国在2005年推出了“熟虑期”和义务调解制度,规定申请离婚的夫妇如有子女,必须经过3个月的“熟虑期”,如无子女,则“熟虑期”为1个月……

家庭婚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在生活中,夫妻往往会因为小事儿发生矛盾,进而“头脑发热”闹着离婚,双方事后冷静一想,很多矛盾都不值得一提。婚姻,对于个人是大事,对于社会亦是大事。唯有每一个家庭婚姻和谐幸福,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