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 零壹智库

作者 | 李薇

11月20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批股权投资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签约机构涉及台州市信保基金、泰州市小微企业信保基金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市信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12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总投资规模7.7亿元。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签约机构数量较多,这些地域的民营企业分布十分密集,因此银行与担保机构更需合力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题。

此前在2020年6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就已经启动了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涉及金融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本次继续拓展多地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数量,将促使长三角地区中小银行加快小微金融业务创新。

本文选取总部位于长三角地区的3家城商行,即上海银行、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剖析它们在小微金融领域的发展特色。究竟哪家银行服务民营企业最活跃?

从业绩表现来看,宁波银行凭借925亿元的小微贷款余额与0.79%的不良率,在3家银行中发展最好。相对而言,上海银行的小微信贷规模则明显处于劣势,与剩余2家有明显差距。此外,这3家城商行均入选2020年央行金融科技试点项目,以科技驱动小微金融智能化转型,为同业机构展现出较好的实践样本。

一、小微金融贷款余额:宁波银行最高,不良率低于上海银行与杭州银行

零壹智库在本文中选取的3家城商行,它们的共同点在于——总部均位于长三角,上市时间位于中小银行靠前位置,身处我国中小微企业最聚集区域之一,它们均将服务中小微企业作为长远战略愿景。鉴于此,我们系统梳理这3家城商行在2020年小微金融领域的最新成果举措,以供同业借鉴。

表 1:3家城商行上市时间对比

资料来源:Wind,零壹智库整理

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与不良率:宁波银行排名“双第一”

零壹智库纵观3家城商行近年来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数据表现来看,可直观监测哪家银行的小微属性更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3家城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高到低分别是:宁波银行925亿元、杭州银行666.43亿元、上海银行352.2亿元。此外,纵观近三年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宁波银行均在3家城商行之中排名第一,而上海银行小微信贷规模体量最低。

图1:3家城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与不良率(单位: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上市银行财报,零壹智库

说明:

1、截至2020年11月末,3家上市城商行在前3季度披露的财报数据,仅宁波银行一家在1季度、3季度披露了“互联网中小微贷款余额”这一口径数据,其余两家均未披露。因此,我们统一选取2020年上半年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作为最新数据口径;

2、3家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表述有所区别:上海银行披露为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宁波银行披露为零售公司业务的贷款余额,杭州银行披露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同时,鉴于经济下滑的宏观趋势,我们选取不良率这项指标来观察一家银行的资产质量,毕竟小微贷款存在高风险属性。需要指出的是,在3家城商行之中,仅杭州银行披露“小微金融不良贷款率1.20%”,因此出于数据可得性与统计一致性的考量,我们选取一家银行的整体不良率,而非按照小微信贷口径的不良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宁波银行的不良率最低,仅为0.79%。尤其是在疫情环境下,能保持资产质量不下滑实属不易。而上海银行与杭州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19%、1.24%。

2. 小微贷款所占贷款比重PK:宁波银行最高,上海银行明显偏低

与全国性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更注重本地中小微企业的开拓,零壹智库选取“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整体贷款总额”这一数值,观察哪家城商行的小微信贷比重更大。数据显示,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十分接近,分别为14.76%、14.72%;上海银行明显偏低,仅为3.49%,这与该行近两年重点扩张消费金融、信用卡等个人端业务紧密关联,由此导致小微贷款占比明显偏低

表 2:3家城商行2020年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上市银行财报,零壹智库

二、入选央行试点项目:聚焦政务数据、电子合同与身份认证

从2020年央行披露的金融科技试点项目视角看,本文介绍的3家城商行均入选,并且与小微企业融资的线上化流程改造紧密关联,合计试点项目为下述4个。其中,上海银行的入选数量为2个,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入选项目均为1个,聚焦点在于政务数据获取与构建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平台。

1.无接触小微信贷:城商行入选央行金融科技试点项目

从3家银行的试点项目公示时间来看,宁波银行最早,该行快审快贷产品入选了我国第一批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整体来看,3家城商行将小微贷款线上化迁移的过程中,将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组合运用,以技术驱动小微金融服务生态的全面变革,下面零壹智库将逐一介绍它们在小微信贷方面的试点项目。

表3:2020年3家城商行入选的央行金融科技试点项目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零壹智库

2.小微金融数字生态:金融科技驱动全流程变革

一是宁波银行快审快贷产品。作为宁波银行目前重点推广的线上小微信贷产品,最大创新点是实现了移动端进行抵押物认定和客户身份识别,进而保证无人工干预和系统自动评估审批。宁波银行提出,预计2020年全年快审快贷可新增授信额度25亿元,新增提款38亿元。但从申请条件来看,该行提出以住宅为抵押物(按揭房产皆可),因此无法完全摆脱抵质押品崇拜的信贷文化;

二是上海银行“上行普惠”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其中,“上行普惠”是上海市首批金融科技试点应用之一,它融合了供应链金融与担保基金线上快贷等多类业务。此前在2018年10月,该行就正式推出“上行e链”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上行普惠”App,结合两年来的运作经验,持续优化完善线上小微信贷。零壹智库监测发现,IOS端的App评分仅为3.0,评论数仅为1个,表明在线上服务功能与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尚有待提升。该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电子合同线上签名等方式,实现了疫情环境下的无接触金融服务,该行提出,预计“上行普惠”2020年服务小微企业达10000户,提供供应链融资余额100亿元。

另一个试点项目被命名为“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与政务数据融合产品”。B端小微企业与上下游关联企业、政府部门往来密切,因此银行日益注重金融数据与政务数据(譬如税务、工商与社保数据等)的融合管理。该行提出,将搭建基于隐私计算基数的数据可信融合平台,并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保证各方原始数据不出本地,进而丰富信贷风控模型输入参数。上海银行表明,预计试点期间服务小微企业约500户,交易规模约1亿元。

三是杭州银行“基于可信身份认证的智能银行服务”。这是该行推出的远程金融服务模式,借助金融科技,构建实时批量风险预警体系,通过风控模型分析和风险监测实现业务风险识别,并发送预警信息,通知渠道业务系统进行在线业务拦截。同时,这项服务可实现法人异地视频身份核验功能,提升小微企业主线上融资时效。

三、探索云端产业场景:从“下沉市场”纵观数字供应链金融困局

本文介绍的3家城商行,在2020年财报中有关普惠金融的表述,普遍围绕于小微信贷、民营企业融资与供应链金融等3大关键词。业界在强调技术赋能的同时,也应当从小微金融生态战略视角,系统规划中长期的经营之道。

零散的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难以最大限度地惠及实体企业,而供应链金融具备批量授信、真实贸易背景、自偿性等特征,更容易形成长期稳固的银企合作关系。中小银行借助金融科技,逐步搭建了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但不同于全国性银行,它们受制于自身科技水平,在云端平台搭建上,仍需外部科技公司提供助力支持。

1.中小银行经营难点:核心企业少,探索下沉市场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与金融脱媒的环境下,对公业务迎来了大变局,大中型企业谋求直接融资,未来银行B端业务重点必将在小微企业客群。在此形势下,中小银行在拓展小微金融业务上,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必须探索“下沉市场”,向三四五六线城市与县域、农村地区拓展更多的线上产业场景。

图2:中国供应链金融客户分布与市场供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金融壹账通

2.生态共建痛点:中小银行需要联合金融科技公司,共建产业场景

目前,众多银行均探索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之道,它的核心在于寻求出本地优势细分产业,拓展上下游客群,因此要做到产业与金融两者的融合。然而,中小银行自身难以独立构建出细分产业场景,它是一个生态工程,需要供应链上下游、科技公司、征信机构、政府部门与监管层等多方合作,进而使平台整合产业链的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保证供应链金融闭环发展。

中小银行联合外部金融科技公司,共同构建基于产业场景的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如今已经有成熟案例可供借鉴,譬如:京东数科结合物联网、5G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的智能无人仓,实时监控企业货物流转数据;金融壹账通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智能风控体系,助力中小银行实现企业的身份验证、风险预警、动态监控、交易验证的智能化;中企云链通过智能挖掘大型企业的应付账款记录,允许持有应收账款的企业以“云信”作为持有应收账款的凭证,向其他企业支付或向银行申请融资。鉴于此,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协同创新,可共同探索线上产业场景并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

四、小结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民营中小微企业分布最密集、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由此形成一批专注开展小微信贷的中小特色银行。本文选取了上海银行、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这3家城商行均属于小微标杆银行的佼佼者。尤其是宁波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规模与资产质量上,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同时,3家银行均入选央行的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在政务数据与金融数据融合、电子合同与身份认证等方面,借助金融科技,大幅提升信贷效率,增强风控建模能力。

然而,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危机在于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商业银行加速进军小微金融市场后,将迫使自身转向“下沉市场”,重点布局于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展望未来,中小银行需从战略视角出发,只有与金融科技公司加强合作,共同构建线上产业场景、小微企业征信体系、供应链金融闭环与风控建模机制,才能真正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金融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