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历史故事表面,从宏观的社会视野来讨论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
更多文章尽在“启蒙时代的余孽”,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
——————————————

如果问到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是谁,小编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一位长着络腮胡子、戴着黑色礼帽的瘦高个,其名为亚伯拉罕·林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林肯都应榜上有名。于情,他废除了罪恶的反人道制度——奴隶制,让无数生活在贫穷与虐待中的黑人获得了自由;于理,他在国家分裂之时,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废除奴隶制的举措让美国出现大量自由劳动力,美国工业在未来一个世纪的突飞猛进与废除奴隶制之间脱不开干系。

在我们的认知中,这位废除了奴隶制的总统对奴隶制是相当地痛恨。1834年,林肯当选伊利诺伊州众议员,作为一名辉格党进入政界。从这之后,林肯就不断与奴隶制作斗争。1836年,林肯反对一条禁止建立废奴组织的法案,在法案不幸通过后,他还与同伴共同写了一封抗议书,陈述奴隶制的罪恶;美墨战争时期,林肯作为国会中反战的辉格党之一,表达对主战派总统波尔多的不满,因为此次战争便是由南部奴隶主引起,旨在为奴隶主提供土地。

美墨战争让美国获得大片领土,相当一部分被奴隶主控制

1848年总统大选中,辉格党与民主党两大党皆因奴隶制存废问题陷入分裂。这次分裂的结果是辉格党中大量议员对辉格党失望,其中之一就有林肯,因此,他的国会议员职位在1850年期满后,林肯就不再继续竞选,而是回去继续当律师。

1854年,辉格党与民主党中的废奴势力退出原所属政党,他们抛开党派偏见,为了伟大的政治理想,一起建立了以反对奴隶制为纲领的新政党——共和党,林肯立即加入。1858年在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时,林肯多次强调:“我始终痛恨奴隶制,像每一个废奴派一样。”

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油然而生:林肯年轻时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让他在整个政治生涯都始终关注奴隶制问题?当我们去考察一位政治人物的心境时,一定要注意考察对象童年与青年时期的经历,一个人的早期经历,往往会塑造他穷其一生始终坚持的理念。要理解林肯对于奴隶制的态度,我们需要关注林肯青年时代经历的两次旅行,是这两次旅行,才让林肯成为了一位废奴主义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肯年轻时还未留有胡子

林肯的生活环境——边界州

童年与青年时期的林肯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奴隶制。1809年,林肯出生于肯塔基州的哈丁县。肯塔基州的位置相当特殊,它位于美国南北的交界处,也就是蓄奴州与自由州的交界处。

在美国历史上,有一个专门形容这种州的名词——边界州。法律上,边界州允许奴隶制存在,本应被算作蓄奴州。但在实际生活中,当地人却对奴隶制没有多少实感。这些州中的奴隶数量极其稀少,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并非边界州州民自己的奴隶,而是暂居边界州的南方奴隶主带来的随从。而且,边界州的经济形态以小农经济为主,这与以大种植园经济为主的蓄奴州完全不同,边界州的小农场主不需要购买大批奴隶来进行耕种,他们更青睐于自己经营面积不太大的农场。

当地人对于奴隶制,基本上是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奴隶制的扩大或消失与自己无关,偶尔有些州权主义者会反对联邦强行消灭奴隶制的措施,但这并不是从经济、生活便利等实际利益角度做出的考量,而是涉及到宪法问题,他们认为宪法没有授予联邦改变各州社会制度的权力。可以想象,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少年林肯,很少有机会接触奴隶制,甚至很少听到关于奴隶制的争论。

红线内的四个灰色州就是边界州

林肯家后来进行了两次移民,第一次是1816年移民到印第安纳州,第二次是1830年移民到伊利诺伊州,这两个州的情况与肯塔基类似,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但奴隶很少,大型种植园也几乎不存在。

林肯一家移民到伊利诺伊州前夕,生活在印第安纳州的斯潘塞县,此地不存在任何奴隶,只有14名自由黑人存在。当林肯一家移民到伊利诺伊州的桑加蒙县时,此地1.2万人口中只有38名黑人。因此,对于青年林肯来说,仅仅待在居住的州内,很难真真正正地接触到奴隶制。

但是,在1828和1831年,林肯进行了两次州际旅行,在这两次旅行中,他近距离触摸到了真正的奴隶制。

旅行的目的地:新奥尔良城

1828年,林肯已经是一位19岁的青年。林肯一家只是普通的农民之家,并不富裕,无法像显贵人家那样,供他接受高等教育,因此,林肯很早就出来挣钱弥补家用。此时的他仍未找到一份稳定的职业,只能打打短工。

正巧,印第安纳州的一位零售店主正在雇佣劳工,希望他们能把一船货物运送到位于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林肯得到了这个工作。

1831年,伊利诺伊的一位商人为了去新奥尔良做生意,也雇佣了一批人,林肯再次应聘,并获得了这次机会。

红线为林肯两次旅行的大致路线

这两次旅行的目的地——奥尔良是什么样子的呢?作为下南部蓄奴州中的重镇,新奥尔良与林肯的家乡不同,存在数量极其庞大的黑人与奴隶,在5万名居民中,竟然存在着1.7万名奴隶和1.2万名自由黑人。当法国观察家托克维尔来到新奥尔良访问时,他惊叹于此地居民肤色的多元化,他还注意到,黑人文化在此地相当昌盛,到了周末,黑人们就按照自己的传统,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奴隶密度图示

同时,此地也是美国南部的重要贸易中心。每一年中,从美国中西部农业区生产的过剩农产品,会沿着漫长而危险的密西西比河运送至新奥尔良,并从新奥尔良继续运送到南部各地,甚至运送到欧洲与南美,林肯的两次旅行便是为了农产品贸易而进行的。

除了农产品贸易之外,新奥尔良还是一项罪恶贸易——奴隶贸易的重镇。虽然美国联邦政府早已禁止进行海外奴隶贸易,但是,由于奴隶对南方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劳动力,因此,国内的奴隶贸易承担了奴隶主对奴隶的需求。大量奴隶沿着水路,从各地一船船运送到新奥尔良,等待着奴隶主过来挑选。

一个旅客若在新奥尔良停留,很难不接触到奴隶制。大宗的奴隶交易通常在中央奴隶广场进行,不过,要论小型奴隶交易,那恐怕全城到处都在进行。酒馆的墙上、建筑上到处贴满了奴隶贸易的广告,报纸常常刊登新的奴隶咨询。

报纸上的奴隶贸易

很多奴隶与家人一起被运送到贸易地点,他们唯一的祈求就是新主人能把他和家人一起买走,这样不至于分离。然而,事实总是残酷的,奴隶主当然愿意雇佣精壮的、经验丰富的奴隶,并不愿意供养一整个家庭。因此,很多奴隶因为奴隶贸易而被拆得妻离子散。还有一批奴隶,他们无法忍耐奴隶主的虐待,所幸逃出主人家,与同伴一起逃到奥尔良城,干起打劫的营生。

拆散黑人家庭的奴隶主

童年时期几乎没接触过奴隶制的青年林肯,要去的正是这么个可怕的地方。

旅行

从现在留下的资料来看,1828年的那次旅行并没有给林肯留下多少印象。此次旅行中停留在新奥尔良的时间太短了,由于新奥尔良那惊人的贸易吞吐量,他们的雇佣者只用了几个小时,就把货船上运载的谷物、肉类和玉米全部售光。林肯及他的同伴从一个纯白人的小镇来到拥有大量黑人的贸易大都市,本来他们可以好好探索一番,不过很遗憾,他们没有逗留太多时间。

但是,从印第安纳州的家乡直至新奥尔良,中途要经历2000多英里的水路。此次旅行的大部分时间中,林肯都要随着船只漂浮在漫长的密西西比河上。密西西比河途径大量的蓄奴州,旅程中,林肯看到了各种各样从蓄奴州来或向蓄奴州开去的平底船、游艇、蓬船。木筏子。在这些船只上,运载着大量黑人奴隶。这些奴隶中,有些是船上的水手,为他们的奴隶主船长做些航行工作,还有一些则是用作奴隶贸易的“商品”,为了防止暴动,他们被铁索锁在一起,贩奴船将他们运送到目的地,等待他们的则是挑剔的新主人。

林肯在此次旅行中乘坐的货船

在此次旅行中,林肯还遭遇了一次不愉快。在林肯的自传中,他提到一天夜晚,当他们的船只停在和暗示,7个黑人强盗突然冲出来袭击自己和同伴,他们希望杀害并抢劫船员,还好,林肯与同伴成功地赶跑了黑人强盗。

1831年的旅行中,林肯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这回林肯和同伴们相当幸运,由于新老板在新奥尔良有很多业务要忙,他们得以在新奥尔良待上不少天。

在此次旅行中,林肯有两位同龄人同伴,其中一位名叫约翰·汉克斯,是林肯的母亲的堂弟,另一位是约翰·约翰斯顿,他是林肯的同父异母弟弟。三位从伊利诺伊的小镇坐船来的青年,把这座南方贸易都市好好的转了一遍。他们走在街上,看到许多在北方难以看到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林肯的新奥尔良之旅

他们看到奴隶们在船上和市场中夜以继日的工作,也看到大量有产的自由黑人技工。进行奴隶贸易的中央奴隶市场是新奥尔良重要的旅游景点,相信它们不会错过。在黑人社区生活的奴隶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工作一天后,他们可以暂时离开主人与家人团聚,用酒精和歌声麻痹自己,但这社区相当脆弱,每人都要面临被奴隶贸易拆散家庭的可能。

林肯和同伴还曾亲自观看了一次奴隶售卖会。黑人们像不会说话的牲畜一样,被白人奴隶主们买卖。奴隶主们将男男女女的黑人们拷在一起,还不时用皮鞭抽打他们。男性黑人们央求自己的新主人,希望他可以把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一起买走,却遭到奴隶主的拒绝。年轻的黑人女孩被从老母亲身边拽走,她无法在父母的垂暮之年继续照顾他们……

电影《为奴十二年》中的奴隶贸易船

无数人间惨剧在青年林肯的面前上演。在北方时,他很少能见到真正的奴隶制,但在这两次旅行中,林肯深刻地认识到,奴隶制是一种反人道的邪恶制度。据同伴约翰·汉克斯回忆“就是在这次旅程中,林肯确立了他对奴隶的政治立场。1831年5月的情景给他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关于这些,我曾听他反复诉说过许多次。”

这两次旅行奠定了林肯的政治思想。30多年后,在1863年第一天,林肯正式批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那以后,奴隶制正式变成了一个历史,消失在美国国土之上。

——————————————————————————————

本号长期推送历史相关原创文章,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