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的话

这一阵子大盘指数涨到3400+了,但是基本上都是银行、证券等顺周期板块带动的,很多前面大半年表现优异的成长风格基金,最近确实不太好过。也有朋友私信问这个阶段是不是点位有点高了,今年赚了60%多,是不是得撤了。星球里也有提问,讲到基金仓位高了,股市是不是要见顶了。今天厂长就和大家具体聊聊市场情况和实操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8魔咒”

股市里有个“88魔咒”的说法。

说的大概是基金仓位到88%附近了,A股就得往下跌了。到了一定程度,基金仓位就是股市的“反向指标”。

现在呢,不管私募还是公募,仓位都很接近这个数据了。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11月20日,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为78.92%,再次刷新今年以来的新高。其中百亿级私募仓位最高,达到84.35%。95.53%的百亿级私募仓位超过五成,八成仓位以上的百亿级私募占比高达65.01%。

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

前面几次新高,分别是2015年4月30日、2016年12月30日、2017年9月15日、2018年2月14日以及2019年6月28日,除了2019年,后面半年时间都挺惨的。

公募那,也是类似情况,财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全市场2957只主动权益基金(不含股票多空型)整体仓位81.88%。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91.84%,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88.13%,这已经符合了“88%魔咒”的条件。

不过,厂长觉得,现在更值得关注的是,不是基金仓位,而是基金的发行增长速度。如果增速暴跌,可能才是当下行情接近见顶的指标。

刻舟求不到剑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88%魔咒”显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增量资金不足。

简单来说,基金一直是A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当基金仓位达到88%附近的时候,意味着基金手头上可用的资金已所剩无几,继续做多弹药不足,市场难以盘活,下跌概率自然就大了。

过去20年里我国家庭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相对比较固定,绝大多数钱都在房市,毕竟房子是过往很长一段时间内,累计涨幅最高的资产。另外风险偏好低的人群专注于固收类产品,也就是银行理财、信托、资管,股市涨跌与否他们这笔钱都不会入市。

意思就是以前股市的整体规模是比较固定的,新的增量资金很少,但这个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1、内部变化

这两年由于非标转标的趋势,很多银行理财、信托等固收投资的钱转向权益市场;另一方面房住不炒的“死命令”今年在各种高层会议上强调了多次,一线城市除了深圳以外的三个城市近三年房价几乎没动,准备买房的人也开始买基金或股票了,这部分钱也是一笔巨大的增量资金。

2、外部变化

美国疫情确诊人数都突破1300万了,其他海外主要经济体最近因为二次疫情爆发也不容乐观,反观中国基本会成为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速的国家。

这也让中国资产具备强大吸引力,加上国家金融不断开放,海外资金持续入场的趋势不会改变,最近北上资金大幅度加仓蓝筹白马就是最好的验证。

11月不管是公募和私募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直也在发新基金。

虽然前面也提到过有一些百亿私募开始封盘,但更多的机构还是在持续募集,A股日均成交量也回到了9000亿附近。

所以只要市场有足够的成交量,机构也还在不断募资,这个市场就不会缺钱,只要有不断的钱流入,单边下跌的风险还是相对较低的,大家也没必要过度担心。

基金规模剧增的背后除了市场行情好以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鹅厂和蚂蚁,对这个股市推动力还是蛮大的。

厂长身边就有不少其他行业,完全不懂基金的朋友也在今年开始通过手机各种买基金。

虽然买基金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看支付宝基金热搜前10就每只随便买点,但总体都还是赚了,当然也有8月开始追高那几只风格比较激进的网红基金至今亏损的;而私募方面有不少券商、三方代销,甚至是私募机构直销的产品已经可以在APP上直接购买,而不像过往必须线下纸质签约,这也吸引了不少高净值客户参与认购。

百亿私募最新动态

当然,这市场行情,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做些投资策略小调整也是必要的。

经过前几个月的市场调整,指数虽然没跌,但是有统计显示7月至今,2500只左右的股票回调幅度在20-40%,也就是大部分股票跌了30%。

目前绝大部分机构对后市的共识:随着经济复苏,货币政策都逐渐偏紧,机构们已经从赚估值提升的钱切换至赚业绩增速的钱,顺周期低估值成为市场主线,特别是银行、证券、有色金属等等板块,科技、医药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估值依然不低。

但还是有不少百亿私募“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平均收益前十个月超过30%的22家百亿私募中,有15家在11月出现在了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中。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业绩较优的百亿私募11月对科技、医药、消费领域成长股的调研偏爱十分显著,相较主板和科创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更受今年以来绩优的百亿私募的青睐。

部分百亿私募11月调研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这些明星私募最关注的还是新能源细分领域龙头汇川技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以及消费电子苹果产业链的歌尔股份。

这几家公司有的之前经历了大幅回调,但基本面依然硬朗,利润增速和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非常符合机构下一阶段的投资逻辑。

最后聊一聊对不同类型私募,实操上的看法。

首先是继续持有价值型私募,这些私募钟爱蓝筹白马,业绩增速确定性强,护城河明显且估值相对合理,比如少薮派这种长期配置比较大的比例在银行板块的,当然还有高毅邱国鹭、重阳这类今年以来业绩相对不出彩的私募。

做深度价值研究的私募产品,你拿了很久,看最近业绩不行,就撤了,很容易就卖飞了。

如果之前配置了不少成长风格私募,可以部分止盈,控制风险。

还有一类是喜欢专注一个主题且all in个股的,比如林园、森瑞、同犇这些,如果仓位高的,也建议做一定减仓,因为不管是医药、科技还是消费(特指白酒),估值依然属于历史高位。

近期的下跌,可能是接近山底,也可能是半山腰。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山底上车,而是万一现在是半山腰,资产整体收益回落的幅度,是我们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