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大众MEB在欧洲上市首款车型ID.3在销量上超过了特斯拉的Model 3参数图片),登顶欧洲电动车销量榜的榜首,成为这几天全球关注的一个话题。虽然Model 3因为交付,主要是美国工厂产能问题,跌出销量榜前十属于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而且随着中国产Model 3向欧洲开始出口以及特斯拉美国工厂适当挖掘内部产能的潜力,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必然会得到恢复,但大众MEB平台在欧洲的崛起,并成为特斯拉的劲敌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随着大众MEB平台车型开始在欧洲和中国的上市,以及丰田自身的电动车战略裹足不前,电动车领域大众和特斯拉这两大新老造车势力之间的对决似乎已经不可避免。10月份大众ID.3的销量达到了10475台,而从其在欧洲开始交付的前8周,其总计交付量达到了19155辆,考虑到当前肆虐欧洲的新冠疫情,对于一款纯电动车来说,能够有这样的表现非常难得。相比于特斯拉初期的产能爬坡以及所遇到的各种交付上的问题,不得不说大众的体系能力还是棋高一着。虽然ID.3在初期也遭遇了软件问题,但随着车型的正式上市交付,大众还是展现出了非常高的品牌号召力,值得深入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终于等来一款可以和Model 3竞争的车型

从下面这张表可以发现,欧洲电动车销量排名靠前的车型,除了之前的Model 3以及大众ID.3之外,大都是一些油改电的小车。无论从动力性、续航里程还是整车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技术来说,可能除了宝马i3之外,相比于Model 3都有明显的不足。欧洲车企对于纯电动其实和日系一样,一直有不小的顾虑。即便是现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在欧洲依然可以做到和纯电动平分天下的局面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因此之前Model 3能够一马当先,构建起比较大的领先优势,除了埃隆马斯克自带的光环,特斯拉的车型的确胜过欧洲传统车企电动车产品不少是最大的原因。

但对于MEB平台上的ID.3来说,它具备不小的后发优势。以ID.3的续航里程来说,其WLTP下达到549公里,Model 3的长续航版在NEDC下是668公里。考虑到WLTP比NEDC的工况更为苛刻,因此在续航里程上,两者并没有代际的差异。此外,大众在MEB平台上投入巨资研发的VW.OS系统和E3电气架构,相比于特斯拉的电气架构来说毫不逊色,未来在驾驶辅助和车联网领域上的拓展,双方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斯拉深陷质量问题

虽然特斯拉今年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其在车辆工程方面的短板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在中国因为悬架问题进行大规模召回,更为让国人难以接受的是,特斯拉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解释时,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中国司机的驾驶习惯问题而导致悬架零部件断裂。悬架之外,最近特斯拉又因为天窗涂胶问题,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天窗玻璃飞落的情况。

其实这些质量问题,说到底其实是特斯拉整车工程能力欠缺的表现。将悬架零部件断裂归咎于中国司机的驾驶习惯,其实从侧面反映了特斯拉没有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研究,无论是对中国的路况还是中国司机的驾驶习惯,特斯拉工程团队一无所知。至于全球范围内天窗涂胶的问题,同样也是相关的零件工程师团队经验不足所导致。

相比于这些质量问题,特斯拉在欧洲以及中国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本土研发中心,同样也会导致特斯拉对当地市场缺乏深入研究,更不要说像大众一样在MEB平台上,短期内就能向市场投放几十款的新车。根据过往经验,中美两国消费者都喜欢大车,而两厢车、旅行车则深受欧洲消费者青睐。如果特斯拉不能建成强有力的欧洲研发中心,无法投产满足欧洲消费者偏好的车型,那随着特斯拉的技术优势被MEB平台上的车型逐渐赶上,特斯拉的领先优势也将被逐步蚕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众和特斯拉的新战场——低成本

今年的特斯拉电池日,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推出低成本的电池。100美金/千瓦时的电池价格,将能够使得电动车在成本上做到和传统燃油车无异,而这才是能够推广电动车的关键因素。为此,特斯拉在电池成本、制造方式、制造规模上面展开了一张宏图。而大众MEB其实和大众之前的MQB平台的初衷一样,保证性能领先是一方面,不过核心就在于通过平台化的规模生产,最大程度摊薄各种研发和模具的成本。其实决定未来双方胜负最大的焦点就在于谁能更早推出低成本电动车车型,这个比L4级无人驾驶技术来得更加紧迫。谁能做大这一点,谁就能掌握将来新一轮竞争的主动。

点评

随着特斯拉在德国柏林工厂的投产,特斯拉才会重新回到和大众同一条起跑线上。否则以大众的集团作战能力,即便ID.3一款车型没有办法形成对Model 3的完胜,但随着MEB平台一系列的车型的投产,必然会形成对特斯拉巨大的集团作战优势。大众毕竟是一个一年销售达到1000万数量级的车企,其公司一旦认准方向高速运转起来的体系能力是特斯拉所不具备的。对于特斯拉来说,随着技术红利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未来车企终究还是要回归到车企本身的能力的竞争上面。鹿死谁手,目前还真难下定论。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