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科学城俯瞰图。李剑锋 摄

一座城市发迹,往往铭刻于城市轴线。

广州,第一中轴线(北起越秀山中山纪念碑,南至海珠广场),带来了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见证了“近代革命的摇篮”向一线城市的进化;第二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经中信大厦、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跨过珠江至琶洲塔、洛溪新客运港口),造就了美丽花城的财富神话,目睹了国家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迈进。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为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广州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努力实现更有后劲的发展。

为此,广州把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摆在了首要位置。具体举措中,首次提到“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规划建设链接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

由此,广州第三条城市新中轴面貌愈发清晰。这条轴线汇聚了国际一流的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创新轴将在更高起点上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被视为广州未来经济转型、腾飞的关键所在。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功能

科技创新轴挺起广州科创脊梁

科技创新轴第一次出现于今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提出,要强化发展平台的建设:优化“一区三城十三节点”的建设布局。

“一区”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三城”包括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重大发展平台;“十三节点”则为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十三个片区。

这些重大发展平台及主要经济功能区,基本上是从中心城区出发,分成两条轴带发展:

一条是以“十三节点”为主阵地的东向沿珠江轴带,从荔湾、天河到黄埔再往增城;另一条则是以“一区三城”为主阵地的南向轴带,从黄埔、海珠到番禺再到南沙。

横纵两条轴线可被视作广州17个产业发展平台。其中,东西向的“十三节点”更侧重商贸职能,南北向的“一区三城”则凸显了科创职能。

这便是科技创新轴的雏形——创新轴北起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抵南沙科学城,中间串联了广州科学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关键节点,覆盖了黄埔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南沙区。

从科技创新轴的布局可以看出,广州旨在提升中新广州知识城与南沙科学城之间,由北向南的互联互通水平,提升区域之间的协同力度,加强改革联动、开放联动、创新联动、发展联动,片区之间将共同打造广州创新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

空间互联带动要素互动,区域贯通带来资源集聚。广州将优势科创资源汇到了南北走向的创新轴线上。以往,外界诟病广州的“规划布局过于分散”等情况,将在创新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尽力避免。

科技创新轴挺起了广州科创的脊梁,成为观察广州科研成果和新兴产业的窗口。

这样的城市空间规划早有先例可循。在世界发达地区,科创无疑是驱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科创经济发展衍生的科创轴带,则是发达地区经济生态中的特色景观。

放眼国际,纽约湾区的128公路,旧金山湾区的101高速公路,以及日本东京湾区的东海道新干线,分别成为各自湾区内,依托区域交通廊道,形成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走廊。

国内城市中,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上海浙江G60高速跨省科创大走廊、西安科创大走廊、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等,都在有序规划建设。如今,广州创新轴也将跻身其中。

与国外湾区不同,国内的科创廊道、条带、轴线,超越了对实体基建的依赖,而是串联起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分散“创新点”,通过组团模式实现“以点带面”发展的演变。

脉络

串联城市昨天、今天与明天

近年来,广州施行“东进、南拓”的发展战略,城市重心明显向东南移动。随之而变的就是城市中轴的一再东移、南延。

早在2012年,广州市政府便提出,广州城市建设将再增一轴,将“两轴”改为“三轴”,打造“一江三轴串八城”的空间结构。

第一条中轴线即为千年以来的传统城市中轴线:北起越秀山中山纪念碑,南至海珠广场。越秀山、珠水遥相呼应,是为承载历史的“老广州”。随着海珠桥于1933年建成,广州传统中轴线格局初定,海珠桥第一次使珠江河北与河南实现直接相连。这条中轴线贯穿了东山、北京路、荔湾西关等广州最繁荣的地区,是广州达官显贵的集结地、政权中心。

到20世纪末,广州已经搭起了现代化大都市的骨架。亚运会的历史机遇,为城市的蓬勃生长再添了“一把劲”——广州第二条中轴线站上历史舞台。

第二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经中信大厦、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跨过珠江至琶洲塔、洛溪新客运港口,总长约12公里。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这条轴线见证了万亿财富的流转往来,孵育了广州最高建筑群。以这条中轴线为核心发展的天河区,也成为广州首个GDP跨越5000亿元大关的经济第一强区,其总量连续十三年领跑广州。

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广州东部和南部已打下了很好的产业基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开启建设,广州要发挥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作用,“东移南拓”的战略尤显重要。

2012年提及的第三中轴线以火炉山、凤凰山为起点,经科韵路、海珠生态城至大学城一线。这与当前广州提及的创新轴高度重合。相比之下,科技创新轴的南北极点间距更长,囊括的片区级别也更高。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新加坡国家级的双边合作项目;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总体方案以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一号文”印发,这里将努力打造为国家级平台;南沙科学城则是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重要载体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以科技创新轴所在的第三中轴,承接了广州东进、南拓的使命,其与生俱来的科创基因和现代化产业链,是前两条中轴所不可比拟的。从三条轴线渐次变长也可看出,广州的城区地缘尺寸在逐步扩大。

城市中轴线,如同一支有灵魂的画笔,勾勒出城市的经脉气象。每一次城市中轴明晰的背后,折射出城市发展的巨大变迁。从过去的商贸,到现代的商务,再到未来的科创,三条中轴线代表了广州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作用

加速大湾区内高端要素流动

与前两条中轴相比,科技创新轴不再是封闭固定的广州区划内的轴线。它的南端引向珠江入海口,为广州的未来发展“留白”,埋下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伏笔。

发展谋变,道路先行。广州在科技创新轴上投入了大量交通资源。

比如时速高达160公里的广州地铁18号线和广州地铁22号线破土动工,力图立足广州南沙,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群发生关联。

再如琶洲,去年底开工建设的穗莞深城轨琶洲支线,将让广州实现高铁进城。届时,从广州南站到琶洲只要10分钟,到白云机场仅需半个小时,让坐高铁和乘飞机无缝对接。

在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期间,广州市政基建迎来了升级机遇。遵循着科技创新轴的空间指向,交通路网的覆盖面已不局限于广州。它们的格局和眼光超越了区划边界,将更好地参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建设。

路网建设的背后,是广州主动拥抱重大机遇。当前,广州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经济特区,推动实现“双城联动,比翼双飞”。

在科技创新领域,广州将协同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南沙科学城加强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的联动,大力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以“两点布局”模式共建国家实验室和省实验室,共建全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为此,广州大手笔引进“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着力构建以明珠科学园为主阵地、以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4个省实验室为原始创新主平台、以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该体系上的科研院所、平台装置,悉数分布于创新轴上。如果说南沙科学城将是广深科创协作的前端桥头堡,那么积蓄在这个桥头堡后方的,是广州举全市之力汇聚的科创力量。

经由科技创新轴,深圳的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模拟芯片供应商,一日之内便可在位于广州知识城的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寻找到用于进口替代的芯片制造解决方案。以此为缩影,广深两城之间形成了长度约180多公里的科技创新廊带,以及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

自东向西,深圳的前海和空港新城、东莞的滨海湾新区、广州南沙新区渐次排布。创新轴填补了科创要素从广州内陆走向海洋的最后一段缺口,完善了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由此,大湾区内的高端要素和科创资源将加速流动。

小档案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今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简称“广州试验区”),作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支撑区。广州试验区定位打造成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策源地、集聚发展示范区、开放合作重点区、制度改革试验田,构建了广州试验区“一江两岸三片区”空间格局,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

中新广州知识城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创新载体之一,是中国与新加坡共同打造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和国际化知识创新平台。知识城于2018年11月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广州知识城建设形成了多级中新工作对接机制及组织架构,先后引进瑞士龙沙、粤芯、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重大项目165个。预计到2022年,广州知识城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将达到4.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0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广州科学城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主体园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是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今年3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广州科学城要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总体定位,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南沙科学城

南沙科学城由广州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建。南沙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重要载体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中科院广州明珠科学园为广州南沙科学城的核心区,广州将以此为主阵地,建成空间布局相对集中、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科研人才高度集聚的科教融合新区,打造上天(空间科技)、入地(地球科学)、下海(国际海洋科学)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声音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

科技创新轴的空间形态未必“边界分明”

城市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个阶段诞生出很多创新企业。它们与传统企业高度聚集的发展模式不同。过去,一个城市的CBD只是行使“管理”功能,即提供专业化服务。然而,创新类项目、企业形态多样,有些是与研发机构杂糅在一起,有的则是在大学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总部企业。

知识经济更多是网络形态。创新企业希望周边有更多的开放、交流空间。科创企业青睐于平层空间,而非高楼办公。所以,创新轴的形态与之前高强度聚集、开发的物理形态可能会不一样。创新轴是一种新的空间组织方式,它将与文化空间、生态空间结合在一起。

因此,科技创新轴在空间形态上或许没有广州之前两条中轴线那么明显的组织方式。创新要素的集聚有其自身的逻辑,规划设计者应该尊重他们的需求。例如,初创型企业在成立阶段往往不能支付起很高的房价,那么就不要勉强他们去中心区域聚集。

科技创新轴概念的提出,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相交,使得广州创新要素的组织呈现十字形分布——东西向:从五山到广州科学城,再到东莞松山湖;南北向:从中新广州知识城到南沙科学城。

新的空间、产业概念提出,意味着要素资源的集聚。“创新轴”必将加强南北之间的联动发展,交通也会串联起创新轴上的节点并加速布局,最终的结果就是激发创新动力、能效。例如,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和中心城区之间布局轨道快线,就与城市功能的提升相关。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

广州需形成跨行政区域

部门统筹建设科技创新轴

广州提出打造创新轴,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这也将是未来广州新经济的增长引擎。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轴,不言而喻就是要强调创新的力量。但此次的创新不同于以前,这是基于制造业基础上的创新驱动,在这条创新轴上,不仅有广州的重要科创资源,还分布着广州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如汽车、电子等。

这也意味着,新的科技创新轴是新阶段的新创举,是广州推动制造业与科技、金融、人才等创新要素结合起来,实现产业链的现代化、高端化、服务化。这也预示广州不会把传统的制造业基础赶走,而是利用现代技术赋能工业优势,把高端制造业重新找回来。

对于科技创新轴未来的发展,不能只是“墙上挂挂”,而是要真正实现跨区域发展、去边界化发展,打造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廊道。

首先,广州要成立专门的、跨行政区域的组织机构,统一规划、建设、运营创新轴。并且,政府应只是作为股东参与,形成“特区”式运作模式;

其次,要在空间上聚集更多的相关资源,增强互联互通的便利性,在区域内构建流通体系,形成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但要注意分工合作,避免同质化的现象;

此外,还要加强与深圳及港澳之间的合作,并利用交通枢纽优势,延伸至珠江两岸,通过打造重要科创节点,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带动,并要更开放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入更多国际资源进驻,实现工业高级化、产业高端化。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周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