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山市三水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国家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形成乡村振兴的三水经验。三宣供图

12月2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二批共34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主要从加强党的领导、丰富议事协商形式、创新基层治理方法、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解决突出问题等6个方面进行了归纳,针对乡村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的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佛山市三水区“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作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三水做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治理提供怎样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三水区创新实施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将党建引领融入乡村公共事务,理顺区镇村组四级关系,完善了村级的权力监督机制。

久久为功,梳理三水乡村治理脉络,一核双擎、头雁工程、民生微实事……三水以系列举措持续赋能基层党组织。在此基础上,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得以在村组两级全面实施,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中的引领者,真正实现“办事有清单 干事有底气”!

制度

顶层设计赋能,党组织说话更有力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从顶层制度设计上为基层党组织赋能,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是三水区持之以恒的一项工作。

早在2016年,三水就创新提出基层党建“一核双擎·党建先行”工作思路,以问题导向点题、破题,以效果导向解题、答题。彼时,三水部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尚未形成,为此三水出台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各级党委(党组)班子、书记、班子成员抓党建主业的26项任务清单,抓好7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2017年,三水梳理出53条责任清单,建立党组(党委)定期请示报告工作制度。为破解“强组弱村”的现实问题,三水又制定《三水区做强村组党建实施方案》,把党支部意见作为村民小组“民生微实事”等重大事项的前置必经环节,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加强阵地建设,打通了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

在这样的基础上,2018年,当三水成为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时,就提出以制度、人才、组织、惠民、善治“五大路径”,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三水方案”,正式将农村基层党建的一系列经验做法串珠成链,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推动组织体系建设走向成熟。

党组织在基层有了话语权,2018年三水率先推进村组两级重要事权清单管理,探索党领导农村一切工作的制度路径。为落实清单管理,三水区制定“三先”机制,即党组织及党员“重要精神先知、重要事项先议、实事好事先做”,农村党员培养起参与意识、参与习惯。此外,三水高标准建设镇(街道)、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

目前,三水重要事权清单管理村(社区)实施流程增至68个,细化村民小组7大项43个流程,全区100%的村(社区)和村民小组完成了“两个章程”修改,超过九成的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建成落地,近一半的农村无职党员领岗尽责,党建引领打通服务群众,更好做到“干部有底,村民有数”。数据统计,实施以来,三水村级党组织共审核把关各类组织人选169人次,审议把关重大项目3844个,涉及资金31.56亿元,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重要事权清单管理也写进村组两级新修订的自治章程和股份章程。西南、芦苞等镇街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推动各村居把“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农村重要事权清单管理的相关内容写进了村规民约。

南山镇六和村委下辖97个自然村,是三水区最大的村委会,全面实施重要事权清单助其“摘帽”软弱涣散党组织。2019年2月,六和村党委结合落实党员“三先”机制,全面实施重要事权清单管理。截至目前,六和村党委通过班子会议按照实施重要事权清单管理要求讨论决定了涉及自聘人员管理、集体资产发包、年终分红等事项共180多项,涉及金额约3000万元,村民小组党组织对村一切工作全面领导的机制得到完善。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也为六和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更大空间。六和村委会迅速完成了三水区规模生猪养殖项目650亩征地拆迁工作。作为佛山市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该项目是南山镇成立以来最大的征地拆迁项目,项目预计投资约27亿元,解决就业人员500人以上。将最头疼的征地问题一次性完成,得益于六和村委白屋村支部书记乐玉新搭建了村民与村委沟通的桥梁,让村民对家乡发展更有信心。今年邓边白屋村民小组党支部被评为市、区“模范党支部”。

人才

激发活力源泉,让乡村成为干事创业热土

在乐平镇,大岗村的红罗非鱼开始捕捞了。作为大岗村和珠海某水产公司合作养殖的新品种,红罗非鱼半年就为养殖户增收200多万元。这一切都与全国人大代表、大岗村党委书记梁德标分不开。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将乡村打造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也正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此,三水实施“头雁”工程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探索强村兴村的人才路径。具体而言,三水结合2021年村级换届选优配强“一肩挑”人选,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四大工程”,该经验探索荣获2019年广东农村基层党建十佳创新案例奖。

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助力“头雁”工程,探索强村兴村的人才路径,关键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头雁”队伍引领“群雁”齐飞。近年来,三水持续开展“一书记一档案、一村一研判”工作,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三个职位100%“一肩挑”。同时坚持重心下移,目前党员村民小组长比例提高到48%,为2021年村级换届选举奠定基础。动态储备农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142名、“两委”后备干部350名,培育了一批带领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领头羊”。

从2016年开始,三水全面推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农村普通党员这个占比达90%以上的“群雁”搭建平台,让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找到了舞台。目前,三水区领岗党员共375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3%,其中369名领岗党员列入村级干部储备人选、105名当选党支部书记或村民小组长。全国劳动模范李广彬,全国人大代表、全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梁德标等优秀党员代表典型示范作用,汇聚助力乡村振兴的澎湃力量。

日前,西南街道江根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三江汇流处的千年古村有了新故事,年过七旬的退休老教师陆阜年就是这个讲故事的人。作为党员的他自愿认领宣传文化岗,义务担任江根村历史文化讲解员,挖掘江根村历史故事,为家乡发展发挥余热的他入选2020年度“感动三水”道德模范候选人。而在三水区大塘镇农业园内,每块“党员创新试验田”都有一名设岗定责的责任党员,肩负着育良种、传技术重任。与此同时,三水加大对领岗党员的扶持激励。乐平在全市首创农村道德诚信体系建设,对获评“五星党员户”的领岗党员优先审批贷款。

白坭镇中社村的何文胜是村民眼中的优秀人才。此前他长年在佛山区域做建筑工地,一年到头很难得回次村。回归村里当上村长后,为了振兴乡村,带领村民一起致富,他引导村里的能人回归,共同为村里的大事出谋划策。今年,中社村42亩葡萄园亩产超1500公斤,总产值达500万元,是往年集体经济收入的5倍多。

像何文胜一样返乡干实事,助力乡村振兴的人,在三水区并不少见。在“五个一批”中,三水研究制定了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广泛动员、多渠道物色吸引147名外出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激活了农村的创新活力。

惠民

让群众感受“惠从党来”,实现党民相通

路面硬化、加装护栏、增加文娱设施……一件件小事,让芦苞镇西河村的陆阿婆感慨“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西南街道,每个季度也都会有一场PK赛,以民生微实事评审会模式实现扶持资金竞争式分配。在评选申报区级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同时,西南街道自筹资金开展街道民生微实事评选,拓展解决群众困扰的渠道。

基层治理要凝聚发展共识,就必须要让群众感受振兴成果。聚焦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三水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大力推行“民生微实事”立办制改革,区镇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400多万元,为资金效率高、社会效益好、群众关注度高、实施行动快、所需资金在30万元以内的“微”民生事项提供审批绿色通道,并在确定项目后10日内“马上就办”,把实事好事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微实事”出入口交由党组织把关,由各村(社区)党员“自下而上”收集村民群众民生诉求,村(社区)党组织提议立项上报区、镇(街道)。由区、镇(街道)评审小组每季度组织一次项目民主评审,竞争式确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通过办成办好党员群众身边的一批微事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惠从党来”。“民生微实事让村民真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服务,看到村子里路通了、环境好了,大家都更相信党组织。”三水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实施以来共投入2.7亿元,完成项目1495个,覆盖全部村(社区)和大部分村民小组,受益群众数十万人,让群众真正感受“惠从党来”。

将服务前移,将阵地前移,三水还以“三级党建网格”建设为突破,探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的组织路径。三水持续打造镇、村、组三级党建阵地,全面建成7个镇街、7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14个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让基层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有阵地,议事协商有场所。

同时,三水实现从“有形”向“有效”转变,打造以行政村党委为第一级,村民小组党支部为第二级,领岗党员、“红管家”、党员楼长为第三级的三级党建网格。上述负责人介绍,构建三级党建网格,三水织密以党员为“根系”的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密切联系群众网络,430多名“两委”干部分片包干全覆盖,指导做好村民小组各项工作。同时,三水在全区842个村民小组中建立党支部723个,在疫情防控期间,及时成立了78个临时党支部,确保党组织全覆盖。这些党组织切实发挥了组织、发动、凝聚党员群众和各类组织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各项具体工作落地落细。发挥领岗党员、“红管家”作为第三级网格先锋模范作用。三水5000多名领岗党员、“红管家”承担起第三级网格长和领岗党员职责,包巷包户到人,发挥熟人社会的优势,在群众身边就近开展联系服务工作,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聚焦

基层善治:“三治融合,四会联动”

白坭镇中社村在村民小组党支部和党员的倡导下,由村民议事会讨论研究,乡贤慈善会多方筹集资金,家乡建设委员会推动工程开工落地,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把关的形式,共撬动各方资金380多万元把原来的邓氏宗祠翻修改建成村中四个姓共同的中社公祠,使村中不同姓氏的村民超越宗族界限,成为了基层善治的典范。

白坭探索“党建统领,三治融合,四会联动”的“134”基层治理模式,打造“党建+宗祠文化”、“党员+新乡贤”等特色党建项目,并在三水得以推广。

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善治,三水推行村民小组党支部委员免选举直接进入村民小组议事会机制,加大村民小组长、议事会成员、村民代表等重要群体发展党员的力度,今年发展农村党员占全区总数的41%。三水出台“四会联动”工作规范,充分发挥48个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134个家乡建设委员会和133个乡贤慈善会作用,在全区规范化推广“四会联动”做法,实现乡村治理中有人议事、有钱办事、有人做事、有人监事。该经验探索获评2019年“中国十大社会治理与民生决策”。

■亮点

“区镇村组”四级书记联动百村共建

长效机制美丽指数共绘美丽三水图景

在三水乡村振兴改革中,三水成立南部“岭南水乡”、中部“千年村落”和北部“生态屏障”三个乡村振兴示范精品片区,分别成立联合党委,建立全区统筹、片区联动、镇村落实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在片区联合党委引领下“三片联动、百村共建”的生动局面。

具体而言,三大片区以联合党委为总指挥,分别由3名区委常委担任书记,坚持区、镇、村、组四级书记联动齐抓,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搭建成型,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三水方案。与之相应的,三水建立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工作架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治理的成果得以体现。

2019年,三水区全面构建起农村人居环境四级长效管理机制,并在全区770个自然村干净整洁村创建中通过村规民约,将有关管理规定内化为村民的“自我管理”。2020年,三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首创农村人居环境“创建验收—长效管理—指数发布”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目前第三季度区级长效管理考核验收已完成考核。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三水全面建立四级长效管理机制,全力保障农村人居环境“长久美”。在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三清三拆三整治”中,三水同时要求每个自然村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表决,将管理有关规定内化为村民的共识和自觉。在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精品标杆村等四类村创建考核中,将是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前置考核,占较大分值权重。没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考核肯定通不过,相当于“一票否决”。

在做好“制度设计”情况下,三水明确镇(街道)、村居、自然村三级落实长效管理工作职责。村规民约以自然村为单位,引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将干净整洁村等各类创建后的农村人居环境行为要求形成通俗易懂、简单操作的文本,通过村民表决后成为人人遵守的村规民约,作为长效管理落实的最重要依托和关键抓手。三水区对村规民约的内容有统一要求,重点是要求制订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与集体分红、宅基地分配等挂钩的操作细则,包括制订禁止村民做出的具体事项、处罚的具体规定、操作流程。

三水以“五员”组成长效管理力量体系。其中,村无职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水充分借助全区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创新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设置成若干岗位,如卫生清洁、设施保护、杂物清理等,无职党员义务领岗、区域负责、带头示范,通过发动、影响其他村民遵守农村人居环境有关规定,将长效管理落到每家每户。白坭镇、芦苞镇等把每个村划分成不同的片区,针对每个片区设立责任岗。领岗党员经常在村中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提醒村民或告知村干部进行处理。正是无职党员示范带动,越来越多村民自觉遵守人居环境管理要求,培养良好文明卫生习惯。

此外,三水以“六奖”建立长效管理激励体系。西南街道开展“美丽家园”评选活动,以居室内外、房前屋后整洁为考核重点,将居室整洁、物品堆放、邻里和谐、房屋美化四大方面纳入评分范围,以此打造出一批“环境洁净、邻里和谐”的美丽家园示范点。评分靠前的家庭,奖励600—1000元。

除了外部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外,三水从美丽宜居村创建开始,就引导农村集体进行集体分配提留,每年提留不低于10%的集体资金,用于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清洁、路灯电费、绿化养护等,成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的资金保障渠道之一。

今年,三水立足美丽家园建设标准,首创“美丽指数”,综合评价体系,率先建立起乡村振兴工作的评价导向,成为三水乡村振兴工作的“风向标”。美丽指数要发挥作用,乡村治理的成效得以显现。

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形成村庄干净整洁的创建成果;建立区级、镇街、村居、自然村四级长效管理机制,使创建成果得到有效保持;设立“美丽指数”开展科学评价并定期发布,使整治成果更好展示,从而实现“整治创建—长效管理—指数评价—结果应用—新的整治”的工作推进闭环,使“美丽指数”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催化剂”。

撰文:魏英 三宣 陈茂河 詹岗琳

编辑统筹:甘韵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