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了?你会怎么做?是插手管自己找对方家长理论还是找老师呢?

最近几个月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几次事情,让我思考了很久。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总是挨打,被人欺负?有没有想过,并不一定全是别人孩子的错,也有可能是自己孩子的问题,或许还跟父母的教养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孩子在幼儿园被打了,你是摸清情况找家长,还是不问青红皂白去找老师?

下了舞蹈课回到家,天已经黑透了,进门洗了手,立马进厨房做饭,正当我切菜之际,儿子A同学的家长给我打来视频电话,说今天两个孩子在学校打架了,我家孩子把她家孩子的衣服都扯烂了,鼻子也打红了,听着电话,我一头雾水。按理说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接孩子放学时,老师应该会找家长谈话,但是当时并没有。

原本和A同学的家长也相熟,我就当着电话问了孩子,他说没有打架。挂了电话,我又旁敲侧击似的问孩子,他说今天和一个小朋友玩,打闹的时候,他不小心拽掉了A同学衣服帽子上的绳,A同学拿那个绳子打了他的脸,然后他就还击,打到了对方的鼻子。

听到鼻子,我就担心有没有伤到别人,赶紧又问,当时对方鼻子流血了吗?他说没有,哭了两声,当时老师看到了,调解了两人的小摩擦,他跟对方道歉了。原本了解到这,我大概明白了,为何老师没有告知我。

简单梳理一下,整个事情,是两个小朋友在一起闹着玩,没掌握好力度,不小心抓掉了别人的衣服装饰,最后互相打了起来,后来老师知道了,发现没有什么大事,也没有人受伤,就调和了两个孩子的小摩擦,彼此道歉就结束了。老师觉得也没什么大事,就没有找两方的家长。

原本事情到这一步就解决了,基本上可以说就是校园内小朋友之间玩耍,无意间造成的小摩擦,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谁知,放学后,A同学见到家长就哭起来,把在学校发生的事告诉了奶奶。

晚上,A同学的妈妈下班一进门,他见到妈妈又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说今天在学校有人打他了。可想而知,妈妈一天没见到孩子,回到家就收到孩子的哭诉,着急、焦虑、生气的情绪油然而生。所以一个电话打到了我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次,早上刚起床,就接到了A同学妈妈的电话,她说“她的孩子早上不敢穿鞋上学了,原因是我儿子在学校踩了她家孩子的鞋,她的孩子害怕新鞋穿到学校后,再被我儿子给踩脏了”,当时听到这一席话,我愣了几秒,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同是妈妈,无论是害怕鞋被踩脏了,还是担心有人欺负了自家孩子,这些心情我都是非常理解的。可是把孩子放到一个无风无雨,每天阳光灿烂,美好无限的温室里真的好吗?

可能正是这样时刻婴儿般的呵护,才导致了孩子在学校更容易不合群,没有立场,甚至被欺负。跟同学有一点小摩擦就哭,相处不顺利,回家就告状,然后家长给撑腰找老师。这样的处理孩子不仅学不会如何与玩伴相处,而且遇到矛盾时更不懂如何处理。以后只要发生类似事情,就回家找妈妈。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交友的。

2、不“打回去”,并不代表着“忍让”

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我儿子上中班的时候,手指被一个同学关门时,不小心夹掉了一块皮,当时留了不少血,当妈的有多心疼可想而知。但我当时并没有急着去找对方的家长理论,而是精心的护理受伤处,保证清洁和不发生感染;然后联系老师每天帮忙定时消毒,跟老师沟通加强班级内安全教育,提出针对此类事故的合理化建议;最后跟儿子确认,对方孩子有没有跟他道歉。

因为在我看来,孩子的心灵也是要保护的,虽然别人是不小心造成的,但毕竟给他带来了伤害,表达歉意请求原谅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是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基本礼仪,而且这样做也是不希望儿子凡事以忍让为主,该捍卫的权利也要敢于捍卫。所以如果那个小孩没有跟他道歉,我会找老师沟通,让那个小朋友跟儿子道歉。

事后我又教了孩子一些保护自己的注意事项,比如手永远不要放在有门缝的地方,有些小洞洞,不能把手指伸进去,开门关门的时候,要多看一眼,有人在旁边就不要去摆弄门把手。

3、懂得适时放手,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在幼儿园里,小磕碰,跟同学闹闹小别扭,有的时候,真的没有我们家长想的那么严重,孩子们之间几分钟就能冰释前嫌,牵手继续做好朋友。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经历这样的事情后,孩子能学到什么?

在年幼的时候,通过这种与人接触,集体生活,经历摩擦和矛盾,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在家长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学会保护自己,跟同学友好相处,这不正好锻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幼儿园的孩子,年龄较小,单纯善良,心智尚不成熟,发生校园欺凌的概率可能性很小。

我们能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将来更多的路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所以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知识,生活经验,生存技能,面对问题时的乐观、自信,敢于追求梦想和直击困难的勇敢,而不是时刻把他呵护在温室里。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潜在能力的,是坚强勇敢的。奔跑的时候怕他摔着;走路的时候怕他累着;玩耍的时候要他拘着;那他永远也无法释放自己的能量和天性,去尽情奔跑;去享受人生路上沿途“风景”;去尽情玩耍。小事该放手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磨练;大事不敢放手时暗中观察,必要时,帮助加助推,让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和力量野蛮生长吧!

我是@佳楠育儿记,学习型宝妈,陪伴孩子成长,分享育儿小知识,喜欢就点右上角关注。育儿路上结个伴,一起聊聊怀孕带娃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