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士兵中胖子多,甚至可以说,肥胖在印度普遍存在的:政府部门、国企中,随处可见“棕色的胖子”。

什么原因呢?我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观念上:胖代表富裕

这种观念在我国80,90年代也很普遍。小时候,爸妈都希望我们多吃点,长得胖胖的,身体结实。如今,印度也刚从物质匮乏的阴影中走出来,极力摆脱“饿”这个字眼。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有吃的东西,印度人会不停地往嘴里塞,甚至是寅吃卯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富裕,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同等条件下,胖子在印度往往更受人尊敬。在印度,经常看到胖子一出场,穿金带银的,周围的人望着他,毕恭毕敬。这种状态,在我国,叫做“土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工作分工: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基本上决定的社会分工,特别是头两个等级,很多体力性质的活是很少干的,缺乏体力运动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种姓的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在种姓制度中,来自不同种姓的父母双方所生下的后代被称为杂种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政府1950年从法律意义上废除了种姓制度,种姓的影响力开始慢慢下降。然而种姓依然时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不那么发达的地区和农村地区。一般而言,目前所谓的“贵族”都较少操心家里的、公司里的杂事,他们会把体力活指派给佣人来做,比如洗碗、清洁、买菜等等,“贵族”往家里一躺,动嘴不动手。

因此,我们会发现,政府部门官员、国企员工、僧侣贵族等体态更加丰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饮食:甜食不离口,零食一直有

印度的饮食文化大家应该常有耳闻,印度80%左右的人是印度教,不吃牛肉,10%左右为穆斯林,不吃猪肉。相当一部分人是素食主义者。不过这与肥胖基本不相关。

促成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甜食;2.用餐时间。

1. 印度的甜食类别繁多,比如蜜汁奶球,贝宾卡,翼宫殿,加加哈瓦,伊丘拉杜等等,这些甜点感觉就是一堆糖,印度人超级喜欢,每餐必备。

2. 印度人吃主食可能并不多,但零食量绝对让你想不到。他们基本上不分时间,一直零食不离口,上班吃,开会吃。我们经常与客户开会,聊不到20分钟,服务人员就开始上吃的,比如饼干、豆子、甜球等等,还没吃完,又开始上茶了,这种茶被叫做CHAI,和我们的奶茶有点像,也是混着牛奶,不过加了很多糖,相当甜。印度晚餐比较晚,一般7点半以后,甚至是9点多,吃完不久就睡了,这是肥胖产生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印度军人胖子比例高主要原因,首先是他们“以胖为富”,其次,工作分工使得他们缺乏体力运动,最后,饮食习惯,特别是甜食的过度摄入导致脂肪富集,不胖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