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刘晓月

在广东的方言中,世上有两种人,一是扮虎吃猪,一是扮猪吃虎。扮虎吃猪的,其本身才能和地位太不相称,故不能不硬要装成威武的样子,显自己之威风吓唬下属。扮猪吃虎的则相反,本身是老虎样的英雄人物,却故意表现得平庸。这种人天性不张扬,务实低调。

长隆集团创始人苏志刚显然属于后者。即便带领长隆成功跻身世界主题公园集团前十强,成为了拥有上千亿资产的金融大鳄,苏志刚依然自称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始终保持着谦虚低调。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起底,这个卖猪肉出身、大字不识几个的草根,是如何成为坐拥千亿资产、打造了“中国迪士尼”的商业大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猪肉佬到大老板

苏志刚出生于广州番禺大石村一个农民家庭。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其他的兄弟姐妹到外面挖番薯、花生来充饥。

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实在没有办法给他钱买书本费,于是小学期间苏志刚都只能看别人的书来学习。等到上初中的时候,苏志刚就上了几个月便辍学参加了生产队,耕田放牛挑粪养猪……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

就这样在生产队做了几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苏志刚就从生产队出来到广州打工,由于没有技术和学识,他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先是做民工、做小买卖,后来又做泥瓦匠。

有一天,他认识的一个卖猪肉的要盖房,他就跟着去做土工,在功做土工的期间,苏志刚了解了卖猪肉很好赚钱,也便干上了卖猪肉的营生。由于他价格公道,从不缺斤少两,来他这里买肉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由于生意诚信,加上非常勤奋,他每天能赚10块钱以上。但他并不满足于大石小市场,他的目光转向了广州,去和当地的流花宾馆、广州酒家这样的大酒楼谈合作,以进一步提高自家猪肉的销量。

当时大石到广州市区有二三十公里,要过两个渡口,苏志刚每天凌晨两点起床宰猪,三四点就得骑着自行车去送猪肉,一年365天,风雨无阻。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了十年,靠着卖猪肉,苏志刚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攒下了几十万元。

(图片:苏志刚当年送猪肉的自行车、摩托车)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养猪,竟然能成为一个意想不到的造富风口。苏志刚是卖猪肉起家,而2019年度中国福布斯富豪榜最大黑马,秦英林也是卖猪肉起家,凭借牧原食品身家达到1173.8亿元人民币;北大状元陆步轩也卖起了猪肉,如今年销售额达到18亿。此外,马云、刘强东、丁磊等一众互联网大佬,也纷纷开始养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卖猪肉,苏志刚有啥不一样?除了眼界更大,不仅仅限于当地市场之外;还在于心思活络,他送的不是猪肉,而是资源。在给那些大酒楼送货期间,他结识了不少酒楼的大厨,哪家酒店的叉烧师傅正宗,哪家酒家的粤菜大厨有特点,他门清,一挖一个准。

此外,围绕着卖猪肉,他还向相关产业延申。他还开了猪油厂,把别的屠夫卖剩下的肥肉收购了,和自家的一起,加工成猪油,卖给那些酒楼。

一年365天,苏志刚重复着艰辛的屠夫生活,干了10年之后,手下有十来个工人,积攒了几十万元。

随着苏志刚的财富不断积累,广州市经济也持续发展,看着日渐繁盛、车水马龙的番禺大石国道,苏志刚觉得,有车流的地方就有人流,有人流的地方就有吃饭的需求,于是他萌生了开一家酒楼的打算。

从“吃动物”到保护动物

1989年,苏志刚关掉了猪肉档,拿出全部积蓄,还从信用社贷了几十万元,在105国道旁买了2亩7分地,建了2层楼的酒楼——香江酒家。

得益于之前卖猪肉时的人脉积累,他从广州的大酒楼里面挖了几个大厨,能做出非常地道的广州菜,再加装修精美、服务周到,一开业,生意就非常火爆。有时候人手不够,苏志刚都要亲自去给客人上菜。

香江酒家每年都能挣几百万,但是苏志刚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他想要做的更大。1994年,借着大石开新路的机会,苏志刚拿出了79个亿,按照三星级酒店的建造标准,把香江酒家升级为香江大酒店,光包间就有四十多个。

别看苏志刚只有小学文化,只能认得七八个字,“就会写‘苏志刚’和‘同意’这几个字,”但是苏志刚却具有超人的记忆力,他可以清楚地记得每一位来过的客人的姓名和吃过的菜谱,就连客人的电话号码也是过目不忘!

凭借着地道的广东菜、贴心的服务模式,香江大酒店一炮而红,经营了五年后,香江酒店年营业额已高达6000多万,跻身广州餐饮行业30强。据说,当时几乎所有香港歌星和影视明星如成龙、刘德华等在广州开演唱会,都要到香江酒家开庆功宴。

(图:1994年开业的香江大酒店)

香江大酒店除了成为许多明星的庆功宴首选之外,还成为了政府招待的重要场所。而这也为苏志刚事业的进一步腾飞埋下了伏笔。

有一次,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接待一位非洲总统时,在香江大酒店吃饭,期间副部长说,深圳开了一家野生动物园挺不错的,你们香江大酒店做的这么好能不能也做一个野生动物园?

其实领导当时只是顺口一提,但是苏志刚真的开始认真考虑开动物园的可行性。但这遭到了家人的激烈反对。经过几年没日没夜的打拼,家人们才刚刚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你又想搞事情?!而且动物园一向是国有“专利”,你一个白手起家的猪肉佬有啥资本?

但苏志刚考虑到旅游业绝对是广州和深圳的大趋势,当地有钱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自然会想着去玩,但广东旅游资源匮乏,大家想去玩也没得玩。就动物园本身来说,一个城市动物园建设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有一定垄断性;而民营企业,也恰恰有民营企业的优势。

最终,他决定放手一搏,投资三亿建造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在这期间,可能也是因为苏志刚以往开饭店的经历,加上广州人向来喜欢吃野味,听说苏志刚开了野生动物园,不少熟人都跑来找他买野味。

但是无论关系多好,苏志刚一律拒绝,他绝不干贩卖野生动物的事,无论利润多高都不做。目光长远的人,绝不会局限于眼前的蝇头小利。如果他因此落人口实,绝不会有长隆的长远发展。

一个“吃动物”的酒楼大老板,就此变成了“保护动物”的动物园园长。

开创中国动物园先河

1997年12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原名: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开业,中国有了第一家民企投资管理的大型国家级野生动物园。

与传统的动物园不同的是,苏志刚引进了国外的模式,让动物在人工制造的场地里放养,游客乘坐观光车游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除了模式创新之外,做动物园,最要紧的还是动物。苏志刚很清楚,和北京、广州等老牌动物园相比,自己在动物种类上无优势,因此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他决定在单个珍稀动物的族群上下功夫,要做“大种群的动物展示” 。

为了办好动物园,他还挖来了北京动物园的原园长李扬文。给他的第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给我引进30只长颈鹿,而且要包架飞机一次运到!

要知道,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引进手续相当麻烦,30只长颈鹿,别说中国,就是世界上也没听说有如此大规模的空运野生动物,而且当时国内最好的动物园才有两三只长颈鹿。

但经过两人的努力,这事居然办成了,一个月后,南非航空公司的波音747货运包机不仅把30只长颈鹿运到,还运来了斑马、猎豹及各色羚羊总共15种、144只动物。

引进长颈鹿的成功让他信心倍增,趁热打铁,干出了许多让业内觉得是天方夜谭的“惊人之举”。1998年是虎年之时,他从瑞典引进了两头白虎。白虎当时在中国是十分稀缺,一下成为火爆焦点。

之后苏志刚又开始打考拉的主意。为了引进考拉,不仅斥资大规模兴建大片桉树林和十几种桉树,还专门派专家到澳洲学习饲养技术。三对可爱的考拉仔终于来到广州,成为风靡一时的全城喜事,苏志刚赚足了卖点。

2000年之后,全球野生动物贸易的壁垒提高,而长隆因为苏志刚独特犀利的眼光,早已建立了规模化的种群模式,反而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优势。重金引进的珍稀物种让长隆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规模化的族群模式,则让动物有了繁衍生息的能力,一次引进无需再进。

世纪之交,长隆的野生动物世界已经大获成功,日接待游客80,000多人,创下了主题公园入园游客数量的新纪录。苏志刚也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当他在新加坡看到成功的夜间动物园模式,决定也在国内引进,于是用8个月时间建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夜间动物世界。

接下来,在野生动物世界和夜间动物园中间,苏志刚又建了一座五星级酒店,在自助餐厅的中庭,游客可见白老虎和火烈鸟在游荡,而在阳台则能看得见雪虎和各种鸟类,“与白老虎一起共餐”。此外,苏志刚又建了一座全球最大的马戏表演场地,可以容纳1.2万人。

“白天看野生动物,晚上观看大马戏,住在长隆大酒店”成为了富人圈的最新时尚。当年皇马访问中国,也曾经住在这里。

向死而生,逼出来的“中国迪士尼”

然而,正当动物园生意蒸蒸日上时,2003年非典突然袭来,这场疫情始于广州人吃野生动物果子狸,一时间所有人都谈野生动物色变。

苏志刚的动物园、大马戏,全是与动物相关的产品,生意因此一落千丈。最惨淡时,动物园和马戏一天只有15个游客,而2个公园1万多动物的食物和2000多位员工一天的开支高达上百万。

雪上加霜的是,广州后来开始建设地铁,这会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睡眠,苏志刚不得不关掉夜间动物园。

这苏志刚备受打击,但对于摸爬滚打数十载的他来说,重要的不是抱怨问题,而是解决问题。他充分认识到了原本经营品类单一的问题,痛定思痛开始全面转型,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是建一个游乐园。瞄准了动物世界的客源中,最重要的儿童群体。

苏志刚一口气从美国引入“十环过山车”、、“大摆锤”等16套设备,以及特技表演、伐木表演等8个项目,尤其是90度垂直过山车、东半球唯一的U型大滑板、亚洲最大的四维影院等特色项目,吸引了无数孩子和家长慕名而来。

第二步是建一个水上乐园。“南方天气热,水上乐园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敏锐的苏志刚说干就干,派出几路考察小组到全国各地调查水上乐园市场,作风仍是高举高打,按“全球最大、项目最多、设备最先进的水上乐园”标准,全部十几套设备都从国外进口,一下拉高了水上乐园行业的门槛。因为长隆水上乐园的成功,中国和亚洲掀起了新一轮水上乐园建设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步是打造以海洋为主题的乐园。2008年,苏志刚选定紧邻澳门的珠海横琴岛,在当地除了养蚝的和几家大排档,没有任何投资项目落地的情况下,开始做一篇以海洋为主题的大文章。

更何况,当时正赶上2008年亚洲金融风暴,很多人,包括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都不看好主题乐园。

不过苏志刚毕竟是苏志刚,没有他做不成的事,“一定要搞一个世界最好的海洋主题公园”。

此后1年多,他选择了全世界最好的设计公司、最好的建设公司,最好的项目经理;跑了13个国家的40多座主题公园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他经常是凌晨4点多起床便开始工作。

苦心人、天不负。2014年3月,长隆海洋王国和横琴湾大酒店开业,一举刷新了多项行业之最 ,比如世界最大的亚克力板、最大的水底观景穹顶、最大的水族馆展示窗、最大的水族箱和水族馆,等等。

游客也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他们的喜爱,仅仅2014年五一,到长隆欢海洋王国的游客就超过15万人。开业到年底,珠海的GDP增速从前一年全省倒数第二跃进到全省第一。

经过近20年的努力,苏志刚打造了一个年收入达30亿元的娱乐帝国。在2015的全球主题公园排名中,长隆集团名列第七,共接待2358万人次,“大马戏”更是成为很多游客到长隆的保留节目。

但这并不是苏志刚的结束,他的未来是星辰大海。下一步他的发力点不仅仅是旅游,还要围绕旅游打造大型集乐园、酒店、美食、居住、购物于一体的文旅城市综合体。

他意气风发地表示:“在我看来,在中国市场上,可以与迪斯尼竞争的,一定不是另外一个迪斯尼。”

结语

即使中国富豪多如牛毛,但苏志刚也显得尤其特殊。其他首富们的起家,有的是靠掏空“六个钱包”的房地产,有的是靠一本万利的互联网,但苏志刚却是靠做动物园暴富。

他的每一次转型创新,基本都是无人看好,面临着种种不可能。做动物园时,当时没有民营动物园;做游乐园,当时行业普遍亏钱、盈利前景堪忧,尤其是做海洋主题公园时,“横琴连一只蚊子都没有”。但他硬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他商业版图不断扩大,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休闲旅游品牌之后,却既没有想着借此转型开发房地产,也没有想着上市圈钱。

而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猪肉佬,连字都不认识,他所干成的事情,无论是动物引进、检疫还是征地,都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于是坊间纷纷猜测,苏志刚到底有啥后台?

这些疑问的背后,都有同一个解释——专注。

不做则已、一做惊人。苏志刚说过“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一定会有市场。”

他绝对是一位偏执狂式的“产品经理”,开饭店时,苏志刚就从广州有名的大酒店挖了好几个名厨,又亲自跑到偏远山区挑选地道的食材,因此吸引了不少客户。

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作为首家民营企业想要突围而出,他只能在产品上下功夫。于是他一口气就买了30只长颈鹿,后来也费大工夫引进了白虎、考拉和熊猫,开创了中国动物园中的诸多第一。

到了后来,苏志刚想要打造长隆水上世界,身边没一个人赞同的,但他还是坚信用好产品能打动人,他按“全球最大、项目最多、设备最先进的水上乐园”标准,聘请世界上最好的水上乐园设计团队,全部十几套设备都从国外进口,同时还想出了温水游乐和“桑拿”等出奇不意的招数,所以一经推出便引爆了市场。

正如乔布斯一样,最好的产品经理不仅是“满足顾客的需求”,而是“创造顾客的需求”。

知名媒体人秦朔也如此评价,“苏志刚从1989年开第一个大排档开始就秉持,最重要的是争取最好的出品和口碑,而赚钱似乎只是附带结果。”

也正是因为他的专注及由此扎实积累下的实力,这构成了苏志刚政商关系最强有力的筹码。

一个跟随他20多年的老员工如此评价“他最拿手的一是拿地;二是搞贷款。他不求人,也不给当官的塞东西,他就是给人展示他的为人,给人看他做的东西。别人拿钱是搞房地产,苏志刚是想做旅游、娱乐带动当地消费,政府和银行当然就信任他。”

也有政府官员透露,之所以如此信任长隆,是因为别人虽然也签了大项目,但最后可能都落实不了;苏志刚则是一签字,就真干起来、一定要把这事做成。他们支持长隆,就是相信苏志刚这个人。

总而言之,在这个浮躁成风、以逐利而非以产品为先的社会,这位实业大佬的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借鉴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