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中央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了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这是最高决策层时隔14年第二次集体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2006年5月26日,中央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内容进行了集体学习。比较两次学习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很多变化和新的提法。本文重点从专利的角度进行论述。

2006年的集体学习重点强调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形成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这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主要是强调“创造”。当年,中国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大幅增加,共受理专利申请57.3万件,比上年增长20.3%;共授予专利26.8万件,比上年增长25.2%。2006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三位。

相比较而言,2020年集体学习聚焦的关键词是“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等提法,从各个角度强调知识产权保护。

从强调知识产权创造到聚焦知识产权保护,这也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两个阶段。在入世之初,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外企在中国的专利申请质量和数量明显占据较大优势。这时候国内科技界最时髦的词是“自主知识产权”。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知识产权数量为基础。此后十几年时间,中国专利申请量直线增长,连续多年专利申请量排名世界第一,直至总申请量超过几大发达国家的申请量总和。

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专利申请量的过度膨胀,产生了大量的低质量申请,同时知识产权保护也存在很多难题,取证难、赔偿低、维权难度高。一方面专利数量急剧上升,专利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专利的保护力度不够。专利的质量低,在实践中很难发挥作用,例如保护范围不当无法行权,稳定性差被无效概率高。即使是凤毛麟角的高质量的专利申请,也会经常遇到维权难的问题。长此以往,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所以这次集体学习强调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来提高社会对专利以及专利质量的重视。明确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论断。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知识产权领域已经有相当的积累,在数量膨胀的过程中,行业也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存量已经足够,但质量不高,这时候强调保护,能够存量发挥作用,同时引导社会追求高质量的专利,通过严格的保护促进科技创新。

所以说,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二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提高知识产权质量是加强保护的基础,加强保护才能促使社会真正提高专利质量。

此外,从这次集体学习的新闻稿来看,笔者感受比较深的是“自信”。比如讲话提到“知识产权保护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了”,表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历史和延续,提出“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展示大国形象,倡导知识共享。讲话还提到“要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规定域外适用”。这些都表明中国要对世界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有一定贡献,参与制定知识产权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