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日报报道,尽管至今依然有对大选结果表示异议的声音,但结果基本已经注定,不过如果跳出选举结果回望过程就会发现,美国大选的真正输家已出现,那就是造成“二选一”多次出现总票少但却能获胜的离奇结果以及两党斗争不止的选举制度,这和拜登的所作所为没有太大关系,更不是特朗普“一厢情愿”造成的,而是在复杂的制度下,每个人都“身不由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美国的历年选举,2016年总得票数高但落败的希拉里与特朗普的选战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其实也不是第一次,2000年的小布什、1912年的威尔逊乃至1860年的林肯都是如此。今年特朗普颓势,却也同样在总得票数上做起了文章,称自己得票数高,按照一般人对“民主一人一票”理解,似乎确实应该如此,但为什么这些投票却没有遵循民主既定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呢?那自然就要归咎到美国的选举人制度上了,这才是美国大选的真正输家。

自从美国建国的第一次选举以来,几位“开国元勋”就对“多数人的暴政”极为堤防,因为他们大多是奴隶主、地主,鼓吹精英政治,知道一旦让所有人都拥有了一样的权力,那么他们的地位必然会不保,因此便设计了一套相当复杂的制度来框住所有人,那便是选举人团。这个制度给了人数较少的州更多的选举人团票数,等于每个人的一票都相当于其他州好多票,在制度上做到了平等,而各州被划分成一块一块的投票区中,多数的那一方其实也不是直接投票出总统,而是先投出一个代表选民意志的选举人来,一旦整个地区投票结束后,胜选的人就会把所有整个州所有的票全吃了,哪怕只剩一票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个地区如果投民主党的占绝大部分,那么其他人的票等于没什么效果,于是便逐渐放弃投票。慢慢的,稳赢的也不投,放弃的也不投,除了少数几个特意划分导致的结果不定的“摇摆州”外,其他州其实在投票前就基本定下来了。这样一来,参与投票的人就逐年变少,不关心政治的人更是越来越多。今年已经破纪录的投票人数也不过刚过1个亿,等于这不到一半的人中的少部分人代表了整个美国的“集体意志”,听起来就十分可笑。

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特朗普今年输掉以及2016年胜选的原因,2016年的特朗普“标新立异”,大量的“粉丝”为其踊跃投票,结果正常的选民就被这股生力军“以少胜多”给打败了。今年在特殊的大环境下,投票的正常选民出乎意料地多,支持民主党这样看起来“一团和气”不过只是“八面玲珑”政党的人便多了起来,拜登干了什么呢?选举与拜登其实没什么关系,只是特朗普做的太差了。

换句话说,围绕选举勾心斗角的本质就是在争如何能够靠那一两张票拿下整个选举人票,直接导致了精英操控变得容易,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这些年来尽管针对废除选举人团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大,但必须承认的是,在宗教负责社会教育、各集团掌握的宣传地盘已经固定的情况下,没人认为所有美国人都对“一人一票”有清楚的权责认识。

因此,起初这一套复杂的制度是为了防止“多数人的暴政”,但现在却成为了美国发展的枷锁,成了“精英的暴政”并根植于各个利益集团内部,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今年的混乱不堪的美国在未来某个时刻必然会再次出现,甚至会直接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