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怕冷的人,都不会拒绝暖和的砂锅。用它煨出来的美食,是冬日最暖心的礼物。

原型是夹砂陶的砂锅,是用砂和陶土高温烧制出来的。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用夹砂陶了,它的出现让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从“生食”改为“熟食”。

砂锅为什么这么受宠,一是因为它不耐温差变化,适合小火慢熬,食物也因此更加入味。二是它有传热均匀和散热慢的特点,所以常被拿来用作做菜煲汤的载体,而且和什么食材都能凑上一对。

在中国砂锅地图上,无论是南方和北方,砂锅都有很高的话语权。台台精心整理了全国最好吃的15个砂锅,寒冬时节,没有什么比得上一份热气腾腾的砂锅来得暖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南北方人还在为主食吃米、面、粉这个问题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砂锅已经实行了大统一,实行“万物皆可煨”的原则。

潮汕砂锅粥

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潮汕人民绝对排得上号。看似普通的潮汕砂锅粥,内里却藏着很多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潮汕砂锅粥分为两类,一种是白糜,另一种是香糜。白糜即是白粥,需要挑选上等的珍珠米;砂锅的余温会将米中的米油析出,这样煮出来的米滑溜香润,比普通的白粥讲究得多。

怕白粥过于清淡,潮汕人会配上五花八门的杂咸(小菜),常见的有炸花生米、菜脯煎蛋、豆干、炒麻叶。没有配菜的潮汕砂锅粥,是没有灵魂的。

咸口的香糜种类选择更多,食材也更丰富:鲜虾干贝砂锅粥、土鸡粥、基围虾粥......每次点单都会纠结许久。

虾蟹粥是香糜里人气最高的。在米煮到快要开花时,把虾和蟹放进去,不停搅拌后,虾和蟹的精华全都浓缩在这乳白的粥水中。吸收了海鲜所有鲜味的虾蟹粥,喝起来没有腥气,米香和海鲜的鲜味相辅相成,唇齿间尽是清甜。

潮汕人还有“食夜粥”的习惯,滚烫的砂锅粥用它特有的细腻温柔,治愈着每个深夜下班打工人的内心。

广州煲仔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砂锅在广东还有个名字:煲。遵循了老广们“趁热食”的饮食习惯,比起焗饭、炒饭,用有保温功能的瓦煲为容器的煲仔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广州的城市美食名片。

在懂吃爱吃的广州人的搭配下,已经发展到了“万物皆可煲”的程度:腊味、黄鳝、牛肉滑蛋......但其中最经典的还是腊味,牢牢地占据着C位。

在砂锅的加热下,腊味的香味和油脂渗透到每一粒米饭里,先吃腊味,再吃米饭和灵魂锅巴,甘香味浓。

四川砂锅饭

做法和广式煲仔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四川砂锅饭,是四川达州宣汉家族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中的配菜换成了当地喜欢的凉拌折耳根和牛肉干等小菜。

烹饪的时候也有诀窍,要时不时转动一下砂锅,这样才能保证米饭煨焖得均匀而又不糊底。

云南砂锅米线

到了云贵地区,砂锅里的主角就变成了粉。在小吃界拥有一席之地的云南砂锅米线,把自己的美味开遍了五湖四海。

一排灶炉同时煮好几个砂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豆芽、木耳、平菇这些蔬菜先打底吊汤,瘦肉片和其他肉类依次放入,最后放一把洁白的米线,这样煨出来的汤底香气清幽,味道淡而不寡,一碗下肚,舒坦得很。

贵州砂锅酸汤粉

图源《早餐中国》

贵州人嗜酸,有句俗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图源《早餐中国》

在砂锅中倒入调配好的红酸汤汤底,依次加入爽口的莲花白、新鲜的猪肝、手工肉丸子、鹌鹑蛋等丰富配菜。用大火煮上5-8分钟,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图源《早餐中国》

和老陈醋的重口相比,红酸汤是微辣微酸,并不呛口,小朋友也能吃。除了酸汤外,店家的秘制番茄酱蘸水也是美味法宝。

砂锅面

在北方,砂锅面是冬天的必备。浇头是什么并不重要,重点是选的手工面一定要劲道有嚼劲。

最常见的搭配就是手工面上加一勺麻酱和白糖,再来一勺灵魂之醋和辣子。将手工面不断翻滚,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酱料,一嗦一个爽。

上海砂锅小馄饨

上海的砂锅小馄饨是已经快要“销声匿迹”的老上海小吃,一锅沸腾的砂锅小馄饨里,藏着多少上海囡囡小辰光的回忆。

台台记得小时候上学前,总要先跑到学校旁边的馄饨店里来上一碗小馄饨,冲淡冬日里难消的起床气。

灶台上的搪瓷锅呼哧呼哧地冒着热气,调味很简单,清汤里加一勺猪油,再配上金黄的蛋皮和乌黑的紫菜,最后把包好的小馄饨丢进去,色面诱人至极。如果爱吃辣的话,再来一勺辣油,味道更绝。

小馄饨拖着好看的金鱼尾,薄如蝉翼的皮子下能看到粉嫩的肉馅,透着股可爱劲。一口热汤下肚,每个毛孔都得到了舒展。

再来一份被甜面酱裹满的老上海炸串,更加满足。

可惜的是,目前在上海真正好吃又正宗的砂锅馄饨少之又少,很多网红店只是用小砂锅代替碗当作容器罢了,老底子的味道实在难寻!

除了主食外,鸡鸭鱼肉等不同的食材置于砂锅,也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每到冬天,餐桌上不乏推陈出新的砂锅菜。

东北羊肉砂锅

肉是北方砂锅永恒的主题,砂锅里翻腾着肉欲,正如北方人的万丈豪情,爽快极了!

冬令进补,羊肉成了最好的“锅中物”。膘肥肉美的绵羊斩件后,配以土豆、豆腐等简单配菜,香气四溢。炖得酥烂的羊肉一咬就脱骨,大口吃肉的爽快呼之欲出。再配上特色油饼和一口美酒,天寒地冻间的幸福大抵如此。

东北坛肉砂锅

东北坛肉和本帮红烧肉的做法有些相似,但不似本帮红烧肉的浓油赤酱,东北坛肉是咸香口味的。

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斩件后,用油煸香,再下冰糖炒出糖色,再加入老抽、料酒、生抽和甜面酱,点睛之笔是最后加入的腐乳汁。

炖出来的坛肉酱香浓郁、酥烂入味,配上豆腐同煮,香气四溢。就着一碗米饭、几个蒜瓣,肉香在舌尖绽放,非常入味。

哈尔滨酸菜骨架砂锅

图源《早餐中国》

在东北,一入冬,蔬菜就变得紧俏起来,家家户户都会囤上几百上千斤的大白菜,里面的一半都会用来做酸菜。又为了抵抗严寒的侵袭,酸菜和大骨便成了最好的搭档。

图源《早餐中国》

大骨熬出的汤打底,酸菜切丝,一锅比巴掌还大的大骨,对于胃口小的人,两三块大骨就能吃饱。剩下的汤汁再加些韭菜和辣椒粉,依然鲜美十足!

建议再配份血肠,新鲜的血肠蘸上蒜泥后,热乎乎的一大碗,嘎嘎香!

广式鲍鱼花螺鸡煲

比起北方人的粗犷做法,广东人更精细一些,擅长用砂锅做成各种煲。广东人最爱的鲍鱼花螺鸡煲,一整锅鲍鱼、鸡肉、花螺,让人看得垂涎欲滴。

鸡肉斩块腌制、鲍鱼和花螺洗净过水备用。整鸡大火爆炒入味,先煸炒后焖,才有锅气。

鸡肉焖煮20分钟后,加入鲍鱼和花螺,文火慢炖,经过汤汁的渗透,就像小元宝一样胀鼓鼓,每一只的肉都超厚。鸡肉嫩滑有嚼劲,花螺鲜甜入味,鲍鱼汁鲜味香、口感弹牙,吃完满嘴留香,意犹未尽!

闽南姜母鸭

把眼光投向闽南地区,一煲姜母鸭是冬天最好的驱寒食物,有上百年历史的它是传统的闽南味道。

鸭子要选闽南正番鸭,肉质细嫩低脂肪。普通的姜片入不了眼,只有三年以上的姜母才能入锅。

闽南人钟爱用砂锅整只烹煮,用麻油煸香,再倒高粱酒和料酒,浓郁的姜味渗入鸭肉中,演变成金黄的色泽。

姜母的辛辣和鸭子的肉香融合在一起,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香气直勾味蕾,特别的下饭!

湖北藕汤

同样适合冬令进补的湖北藕汤,是几乎所有湖北人乡愁一般的美食。每年初冬时期隆重时期登场的莲藕,越新鲜越好吃。

当地叫做吊子的砂锅,是炖汤的不二之选,细长的粉藕切滚刀块,文火慢炖,既可溶解表层淀粉,又能保持形状。肉香藕香融入汤中,鲜美醇厚。

上海三鲜砂锅

上海本帮菜里少不了一份全家福什锦砂锅。肉圆、蛋饺、白菜、肉皮、粉丝、河虾......荤素搭配,凝聚了多种鲜味。

逢年过节时饭桌上它总是压轴菜,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全家福什锦砂锅里,台台最喜欢的还是蛋饺。不同于那些僵硬的速冻蛋饺,自己包的蛋饺肉质紧实,还没有肉腥气。

肉皮要选三林塘的,即使炖煮了很久都不会酥烂。金黄透亮的肉皮,像海绵般吸满了高汤,又鲜又香。

大理砂锅鱼

被称为“大理国国菜”的砂锅鱼,是大理地区的传统佳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云南地区享有盛名。

砂锅鱼的选料很讲究,必须要是当地人称“黄壳鱼”的新鲜鲤鱼或鳞细肉厚的弓鱼,两者都为鱼中珍品。

用家养的土鸡熬制成鸡汤打底,把鱼放入锅中,配以蹄筋、海参、酥肉、排骨、肉丸、里脊肉、火腿、香菇、莴笋、笋、胡萝卜、蛋饺和虾米,囊括山珍、海味与湖鲜。无需过多的调味,用文火慢慢烹制,鲜香无比,营养丰富。

同样的配料,把鱼换成豆腐也色香味俱佳,大写的好吃。

南方人爱砂锅的文火慢煲,北方人爱砂锅过硬的持热保温能力。一份冒着热烟的砂锅,是寒冬里最好的慰藉,抚去你身上所有的寒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最爱的砂锅美食是什么?

文 | 猪弟

图 | 思宇、部分来自网络及《早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