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末,天下由治世步入乱世。乱世称雄,豪杰并起,在争霸战中最重要的资本应当是人才,只有钱没有用,有地盘也会得而复失,唯有人才是“硬核”。

刘备出身于早已没落的皇族,经过300年的演变,刘备这一支已经完全平民化,由于父亲死得早,刘备一家过得还不如普通人。刘备比不了自出生后就带光环的袁绍,也比不了大财主、大官僚出身的曹操,刘备创业,完全是白手起家。

刘备最终取得了可比肩曹操的成就,刘备的成功,除个人奋斗外,也是团队力量的成功。刘备早年结识关羽、张飞,三人不离不弃,共同打拼,才走到了最后。关羽、张飞是当时公认的“虎臣”、“万人敌”,是令对手绝不敢小视的一流人物,刘备能当上皇帝,与关、张二人的辅佐密不可分。

刘备早年有幸与关羽、张飞二人相识,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人们早就认识了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编出了“桃园三结义”的历史故事。“结义”虽是虚构,但刘备与关羽、张飞确实亲如兄弟,《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张飞传》记载:“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三国志·刘晔传》则说:“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一般来说,武功高强的人除天生体格好、肯勤学苦练外,还要有高人指点,但谁是关羽、张飞的“师傅”,这一点似乎也没人能说得清。其实根本无法说清,尽管曹操手下的谋士刘晔曾夸赞“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但关羽、张飞之所以被称为汉末三国的一流猛将,是因为他们在军事训练和军事指挥方面表现突出,而不是个人“武艺”多么高强。

在史书里,关羽和张飞的出身较为模糊,至于说张飞是“屠夫”,这一点并没有史料作为依据。不过,按照史书记载来推测,关羽、张飞均应出身于社会底层,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更没有机会接受军校的培养,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出色将领的呢?如果放在刘备身上,这一点倒也好解释,刘备家里虽不富裕,但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用省吃俭用的钱供刘备到卢植老师开办的私学学习,卢植不仅是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军事家,是汉灵帝后来任命的3位对付黄巾军的统帅之一,刘备受到卢植老师军事方面的“真传”,是有可能的。

关羽、张飞认识刘备时,刘备已从卢老师的私学毕业了。那么,关羽、张飞有没有可能也遇到过类似的高人给予指点呢?不能说完全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但这样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在汉代,像卢老师那样文武兼修的人物是可遇不可求的,汉代文人主要学习的是经学,兵学不仅冷门,而且为朝廷法律所禁止,一个普通老百姓,不好好种地,不看四书五经,而是整天琢磨兵法,要造反吗?那么关羽、张飞又是通过什么能么成为一代名将的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在实践中不断摸爬滚打,哪怕总是遇到失败,只要没彻底被打爬下,总有修成正果的一天。

关羽、张飞追随刘备后,很快参加了卢老师率领的军队,开始了作战生涯。一开始,刘备只是一名司马,按汉代军制,司马手下有约1000人,相当于一名团长,关羽、张飞大约是营长、连长这个级别的基层军官。级别不高,打仗不用考虑战略这样的大问题,但在与士兵同甘共苦中也最能了解军队的真实情况,冲锋陷阵在最危险的地方,也最能锻炼胆商和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羽、张飞比较幸运,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牺牲在战场上。随着刘备事业一天天展露起色,二人的军职也逐渐上升,成为中郎将、偏将军这样的高级将领。这时,他们有了独立统兵的机会,刘备不在身边时,就需要他们自己做决策了。一开始,二人的角色转变不太成功,比如张飞,刘备当豫州刺史时南下与袁术作战,将留守后方的任务交给张飞,张飞还不太熟悉如何统领一支队伍,由于处置失当,造成部下大规模反叛,丢了下邳城,让刘备有家难回。

类似的挫折还有不少,刘备一生13次逃亡、4次“弃妻子”,关羽、张飞跟着没少打败仗,但他们三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有一种“不胜不休”的精神,他们从不承认失败,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新振起。“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无疑是最好的课堂,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无疑是最宝贵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地盘,这时关羽、张飞已经是将军一级的军官了,负责镇守一方,这时候他们已经成长为出色的军事将领,不再轻易犯错了。关羽独自镇守荆州的前半段,张飞独自率兵进军益州,任务完成得都较为出色。张飞后来还独自指挥了巴西郡之战,对阵的是名将张郃,张飞指挥得当,把张郃打得落荒而去,这一仗显示出张飞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