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 | 传承Legacy

文章已授权转载

本次美国大选,传承君观察到一个新的触目惊心的现象。

如果说上次2016年的美国大选,很多人是隐晦地、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微信群里常见的争吵也更多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比如,同在美国的华人,在法拉盛生活的群体大多支持民主党,而华尔街群体大多支持共和党。这无可厚非,而且大家还多数在讨论政见方面的差异。

而到了2020,毋庸置疑,这次选举更加具有争议性。经济角度,在疫情前美国经济形式一片大好,无可挑剔。共和党败笔就在于疫情。而民主党对于华人的败笔在于副总统哈里斯属于是民主党最极端的左派之一,她很有可能在4年后竞选连任,但民主党还没上台,没有实际政策可以被诟病。

于是,社交群里的争吵变得没有太多实质性,更容易变成个人偏好的谩骂。

让传承君觉得惊讶且触目惊心的是,在不少“高素质”群里(平均学历硕士以上),2020年的选举,也发现了大家的观点截然不同。比如,你会看到以下一些言论和观点。

投特朗普大多是教育程度低的白人,谁支持特朗普就是智商低下。 支持民主党,以后华人通通看着黑人低分上哈普耶斯麻、加州大学,成为医生律师,而我们的子女只能上二本公立沦为护士、律师助理。 选拜登,我们至少还有活路,懂王再来一届,华人都得进集中营,命都没啦。

等等极端言论。

美国言论自由,本来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有一点,传承君觉得危机渐显。就是,现在的极端言论并非来自不同社会圈层的人,即使是两个生活背景非常类似,从教育背景、工作性质、年龄、收入到生活地域、兴趣爱好等都非常类似的人,就是完全属于同一圈层的人,两人甚至还是很好的朋友,如果用婚姻速配算法来看,两人或许就是同一类人,如果是异性,可能还会被算法推荐,但两人的观点可能完全不同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算法把他们的偏好无限放大了。比如,类似的两个人,一个支持特朗普的减税和美国优先原则,他看到都是关于特朗普和共和党优势的文章、视频等等,而特朗普的弱智言论、疫情的灾害他就看不到了,渐渐也觉得不重要、甚至并不知道。

而另一位,对于特朗普脑残言论更加敏感,什么“中国病毒”、注射消毒水等,结果他看到都是特朗普这些无稽、霸道的言论,而其他内容也基本看不到,渐渐也觉得不重要了。

但两人在群里一交锋,就会发现,什么?特朗普那么弱智?还支持?有没有脑的?但其实,对面那位朋友可能完全都没有看到过任何特朗普无逻辑的言论,自然无感。反而觉得你有没有搞错,我们这样的收入,你还支持拜登?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啊?读到硕士博士还不会算自己家的帐吗?不可理喻。

两个人被社交媒体,硬生生地割裂成两个世界。现代人大多数时间都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久而久之,脑袋就会觉得“反对自己”的观点越来越无法接受,而被直接跳过。

今年,Netflix奈飞出了一部纪录片《社交困境》(The Social Dilemma)。纪录片导演采访了20多位谷歌、脸书等多位早期高管、哈佛斯坦福纽约大学教授、硅谷投资人等等,来讲述了社交媒体对于人类大脑的控制和危害。

正如上图所示,我们看似自己操控手中的电脑、手机,但实际所有人都被背后的算法控制着,算法比你还要更了解你自己,它会根据你的偏好给你推送你喜欢看的内容,改变你的思想,促使你购买商品,甚至决定你将会投票选哪位候选人。

正如纪录片中多位科技巨头早期高管所说,巨头们早期研究人们的偏好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但如今,因为社交媒体竞争激烈,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现在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抢占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让人们对社交媒体“上瘾”,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而注意力和时间就是金钱。

因此,你花在微信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久而久之,人们也不再习惯打电话、见面聊,而更习惯在微信上打字,见面、打电话反而会觉得很奇怪,冒犯,跨越了边界。

如今,使用谷歌搜索,不同的人搜索同样的内容,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排序,你偏好的内容排在前面,你不喜欢看的内容、不同的观点自然就看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学中,我们常说“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价格达到供需平衡。如今,算法才是真正的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可怕的是,你并没有感到不适,反而乐在其中。你心甘情愿被操控,还认为是自己做出的“英明”决定,而且大家也已经都回不到大家看同样内容、同样新闻的真实世界里了,因为大家已经适应了生活在跟自己类似的圈层、观点类似的人群里了。

在80年代,美国蓝领工人和白领工人的孩子可以一起玩耍,上同一所学校,如今,这几乎看不到。以前,医生通常会选择跟护士结婚。如今,医生大多跟医生结婚,这种教育圈层、婚姻圈层效应又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和圈层效应。

更可怕的是,科技的进步是不可逆的。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对抗算法,更何况算法背后还要无数的资本在推动。

为什么要用算法,而算法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简单,算法比人工成本低且精准,而算法的目的就是要更比你更了解你,以达到精准预测你的行为的目的,所以它希望你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上面,对它上瘾,你花的时间越多,它越了解你,越能准确预测你做出的行为决策,这样它给你推荐的商品你更有可能购买,给你推荐的课程你更有可能复购,给你推荐的视频你更有可能观看(更长广告时间),你更习惯用它们之后就不会用其他媒体

算法会给你推跟你偏好不同的吗?不可能,因为你看了不喜欢就走了,换台了。久而久之,你对人也一样,跟你不同观点还聊吗?不聊了,浪费时间,心烦,在社交媒体上多轻松、多爽,不用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不用听到自己不喜欢的言论。

因此,很多微信群,也禁止聊政治大选话题,因为大家的观点都不可调和,也听不进去不同的观点,聊除了争吵没有意义,而大多看到群里还有与自己观点截然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还会直接选择退群,大家对于跟自己观点不同的容忍度因为社交媒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变得很低

这些“便利”对于未来的教育是最大的挑战。如今,即使是最最刚需的K-12教育,以往最不可能替代的中小学教育,也已经充斥着各种网课app,变得越来越线上,成本低,时间自由灵活,方便,但同时,也加剧了大家对于这类软件的依赖。

不难想象,我们的下一代会更加习惯于网上上课、交流,更加不习惯于见面交流,更加沉迷于滤镜和美颜,换言之,就是一种社交媒体制造出来的虚拟假象,更加恐惧和难以接受真实的自己

而这种算法推动的社交媒体的危害也已经显现出来。美国的分裂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写照。不管选举人票结果如何,每个摇摆州的差距其实都非常小,两党候选人都接近于50%。所以,不管哪个总统上台,大约都有一半人是反对的。而这些分裂的人群的观点,可调和性越来越低,中间派的人越来越觉得没法选,被迫选边站,因为大多数的人偏好被算法放大后,中间派人数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不重要了。

而且危害也不仅仅限于美国。法国最近的穆斯林当街砍头巴黎中学历史老师事件也因为一名中学女生听完课后,在社交媒体上煽动情绪,而导致一名18岁的车臣裔穆斯林分子当街砍头杀害了这位历史老师。穆斯林在法国有大约470万,约8%,然而生活多年无法融入,反而越来越分裂和极端。美国有经济原因,在欧洲,贫富差距要小得多,社会福利要好得多,穆斯林无法融入反而越发极端除了宗教的原因,当今社会的社交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不同群体即使生活在同一国度同一小区,俨然生活在不同世界。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科技给人带来无限便利。现在,无论你生活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网络,你打开电脑,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办公,在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等任何地方生活,你如果不去看当地新闻、不去融入,而是看自己熟悉的节目,你跟在中国生活没有任何区别。你只是假装在外国,思想还在中国。

另一个巨大危害就是假大空新闻因为算法导致传播速度和程度远远大于真实、理性、中立的新闻,因为假大空的新闻煽动情绪,比无聊枯燥的真实新闻有趣多了,人们往往由于恐惧、自豪等各种情绪,更加容易点赞、转发,所以不要问为什么上了年纪的父母总在看一些转一些一看就明显是假的新闻,因为在他们的圈层,真新闻传播不起来。更加不用说关于美国的新闻,在国内传播最快的大多都是假新闻。看那些新闻,总感觉美国已经快要亡国了。

而真实情况是,美国疫情期间给每个失业人口平均都发放了超过2万美元的福利,而今年美国股票大盘标普500指数已经创新高,从年初的3200多点到今天的3600多点,光是把政府送的2万美元丢进股市买个大盘,都能变出22500美元,更别说今年是散户碾压对冲基金的奇葩年,大多数散户会买的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轮番上涨,随便赌中一个就是翻几倍的节奏。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中产阶级以上的美国人因为疫情反倒不用工作,还净赚了一大笔,与国内渲染的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相径庭。

这种算法驱动的社交媒体对于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影响更是致命的。美国从2013到2017年,12-17岁青少年抑郁比例大幅增长,47%的男孩和65%的女孩都抑郁。同时,美国青少年的自杀率也越来越高。其中,不乏含着金钥匙出生、一生无忧的富二代们,包括纽约上东区精英私校Dalton道尔顿去年有位10年级学生自杀,加州硅谷富豪区Palo Alto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自杀,2009-2010年甚至爆出当地著名中学(学区房300万美元起价),孩子集体卧轨Caltrain自杀。

这些孩子们都是住在美国最贵的豪宅,一出生就有着花不完的财富,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都有着可以像特朗普一样当上美国总统的无限可能性的大好前程,然而,他们仍然选择了自杀。详情见下文。

同时,青少年整容的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因为带滤镜的美颜相机让大家越来越不习惯看真实的自己了。当大家都在使用滤镜,你不用自然就没人看了。而当你的同龄人都做医美、整容之后,颜值也开始内卷化,颜值低却真实并不会得到赞美,却因为不够注重容貌而遭到唾弃。

大家都关注的内容你不知道?大家都在用的社交软件你不用?青少年最在意同龄人的看法了,因社交压力、容貌、学业等都会带来青少年抑郁。而社交媒体更会放大这种抑郁,因为算法除了利用你的喜好,还会利用你的恐惧,促使你做出消费、关注、上瘾的行为。

而社交媒体最喜欢的就是12岁-30岁的年轻用户,因为他们自制力差、容易上瘾,且在意同龄人的评价。在社交媒体时代,单个粉丝质量是很难衡量,大多都是得先有粉丝数量,才会看粉丝质量,扩散增长最快、资本最喜欢的增长故事的无非就是12-30岁的这类群体了,他们是算法、资本追逐的宠儿。同时,也是社交媒体最忠实的用户,购买、打赏都需要冲动,而他们也早已习惯被资本捧着、追着。

而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作为家长,在新时代教育面对的最大挑战。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除了资本压榨的996工作形态,孩子的叛逆、学业、同龄人压力本来就是巨大挑战,如今,还有算法,你能打得赢算法吗?你能战胜社交媒体构建的美好的虚拟社会吗?就算可以,你还要面对一群被社交媒体“控制”的你的孩子的同龄人,他们在孩子青春期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你。

传承君碰到不少来美国读高中、本科的学生,离开了父母的约束,学习一落千丈,从资优生到不及格,甚至被退学。仔细追问,倒没有吸大麻、谈恋爱等问题,甚至连打游戏都没有,无非时间都花在看综艺节目、追星去了。好消息是,父母大概不必担心孩子早恋了,因为社交媒体比真实的男女朋友更有吸引力,比早恋更可怕的社交媒体才是未来的终极大“boss”。

面对无形又无比强大的算法和社交媒体,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用它的时间。不用就不会上瘾,不用算法就无法精准预测你的行为和偏好,越不用,就越喜欢真实世界。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科技大鳄都严禁自己的子女使用电子设备,他们要求14岁以上才能拥有自己的ipad。

不要贪图便利,不要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就上钩。算法的套路无非就是打折、拼团、量贩、送钱,利用人性中的“贪”让你先上钩,再慢慢榨你的价值。好的东西如苹果产品几乎都不打折,好的老师、好的服务也都不降价。不贪就不会成为算法的奴隶。能让孩子看书就不要让他们看电子设备,能让他们上真人课就不要上网课,当孩子更习惯于真人老师的互动,就不会沉迷于设备里的动画。

培养孩子体育、乐器等真实生活中的爱好。花在现实生活中的时间越多,流连于虚拟世界的时间就越少。

同时,对于不同的观点,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中立,竖起耳朵聆听,世界大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当你知道的东西很少的时候,你以为你不知道的东西也很少而当你不断扩宽自己的边界,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你才会觉得你不知道的东西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