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纽约时报上海分社记者嘲笑中国在芯片上大把撒钱,企图实现进口替代和自给自足,他认为芯片需要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中国的努力会是徒劳的。气愤之余,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中国高科技企业遭受了来自美国政府的疯狂打压,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断供,让企业的正常运营陷入了困境。美国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技术霸权摧毁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进步。这位美国记者这番话的潜台词就是,中国不要试图抵抗,抵抗是徒劳的,老老实实听美国话,跟美国走,美国不让你搞的技术,不让你发展的领域就乖乖不要碰。

他的这番话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特别是这番话出自一个美国人的嘴里,让我们更是感觉受到了侮辱。不过,仔细想一想他的这番话在狂妄蔑视中国实力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恰恰说中了国内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担忧。

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诞生于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之下,无论是技术还是零部件,都依托于整个世界的分工合作体系。正常的商业逻辑下,大家都可以在各自具有优势的细分领域内搞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asml整合了西方多国的先进技术,搞出了自己世界领先的光刻机,台积电在芯片代工生产领域建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华为在5G技术开发上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在一个正常的国际分工中,大家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用合作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不过,现在是美国在用自己的行政力量,用非市场的手段硬生生切断了中国企业的供应链,让技术、资金和产品无法自由流动,无法实现市场的最优配置。

当然,美国的这种行为伤害的不止是中国企业,同时也会伤害西方企业。如果中国是个小国,中国企业被这么一整,只有死路一条。然而,中国是个大国,而且是个拥有完整齐全工业体系,拥有14亿庞大市场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面对制裁,中国一定不会坐以待毙,这既是中国的客观实力决定的,也是中国的大国地位决定的。这位美国记者也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在大笔地投入资金,去实现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国产化,摆脱美国人的封锁讹诈。说这位记者狂妄蔑视,就是因为他小看了中国的实力和决心。

中国人的记忆里,美国的封锁是新中国的常态,当年中国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同时封锁,我们仍然搞出了两弹一星,搞出了众多奠定大国地位的尖端技术和大国重器。要知道,这些都是在美国彻底的技术封锁下独立完成的。所以用封锁逼迫中国就范,这一点在中国人看来从感情上决不接受,从实力上我们根本不相信。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这番话也有着一定的道理。就像咱们前面讲的,目前的世界高科技产业都是建立在高度的国际分工体系内的,任何一款高科技产品都涉及到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凝结着成千上万项技术专利,是全球范围内成百上千家企业几十年技术积累和分工合作的产物。

作为世界科学技术实力霸主的美国,如果他利用自己的科技霸权,用行政手段强硬地把中国企业从这个体系中切割出来,毫无疑问,任何一家中国企业也无法单独抵御这种打击。

华为这家企业再强,它也不可能独自对抗超级大国。所以面对美国的芯片封杀,华为只有寻找不依赖美国技术和设备的替代产品,这就意味着技术水平的下降和生产成本的提升,必须放弃市场化下的最优选择,在一些无法找到替代产品的领域,华为不得不暂时放弃,断臂求生。

这种悲惨遭遇提醒了我们必须搞出自己独立于美国技术设备的供应链体系,在关键技术上独立自主,在这一点上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拿出两弹一星精神和决心,没有什么人类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做不到。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背后是中国强大的科研实力,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没有这个实力,美国人也没必要花巨大代价去扼杀中国科技企业。

但是,这个记者的话也提醒了我们,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能盲目乐观,科技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仅仅砸钱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投入,科学的决策管理和全社会的团结协作。有时候,听几句难听的话,未必是什么坏事,即便讲话的人再恶毒再充满敌意,我们都应冷静去思考这些话中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