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的一天,嘉王赵扩的府邸被洗劫一空,但奇怪的是赵扩并没有感到多悲伤,甚至这还是一件喜事,反而是吴兴郡王赵抦因为家中没有遭劫而悲伤不已。这是为什么?

这一天赵扩与赵抦同时进宫,赵扩被立为太子,并立刻即皇帝位。而坊间传闻立太子希望很大的赵抦落选了。按照惯例,皇太子当皇帝后,他以前的住所可以任人进去,把值钱的东西拿走,图个喜庆,而且不犯法,这叫“扫阁”。而赵扩自己认为希望不大,且最近要被派到福州去,所以没有提前把家里值钱的财物转移,吃了个大亏,赵抦一直以为皇位非他莫属,家里的财物早就转移了,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皇子即位于内,则市人排旧邸以入,争持所遗,谓之“扫阁”,故必先为之备。时吴兴为备,独嘉王已治任判福州,绝不为备,故市人席卷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扩是宋光宗唯一的儿子,按理说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之所以不被人看好,是因为他的父亲神经有点不正常,也就是有精神病倾向,他本人也受遗传的影响,据说是“不慧”,而且生了九子一女,全部幼年夭折,这就是在平常家庭,也不是好事,所以对他继承皇位,很多人持否定态度。比如太上皇宋孝宗就想光宗立赵抦,结果没成功。由于宋光宗干得实在差劲,居然连父亲孝宗的葬礼也不主持,不参加,这样搞得威望尽失,国事也是一团糟。大家实在看不下去了,后来由大臣赵汝愚和韩侂胄策划,宋高宗的皇后,也就是太皇太后吴氏下旨,立赵扩为皇帝,光宗做太上皇。就是开头发生的事情。赵扩就是宋宁宗,在位30年。

宋宁宗这个人很奇怪,别人都是想方设法的当皇帝,他是躲都躲不及。当太皇太后宣布由他继承帝位时,他一个劲地说“告大妈妈(高太后),臣做不得,做不得。”,还哭起来了。高氏叹道:“我见过你公公(宋高宗),又见你大爹爹(宋孝宗),见你爷(宋光宗),今又却见你。”接着取来黄袍,亲自给赵扩穿上。赵扩就这样黄袍加身了。

宋宁宗在位的时候,用了几个年号,在他用“开禧”年号的第二年(1206年),发动了“开禧北伐”,在讨金檄文中写到“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结果由于准备不足,以及用人失察,最后功败垂成,主战的宰相韩侂胄被杀,头颅被送给了金国,被迫议和。最终的条款为:两国境界仍如前;嗣后宋以侄事伯父礼事金;增岁币为银帛各三十万;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与金。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称谓由以前的侄叔改变为侄伯。至此,宋孝宗和宋宁宗的两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此后宋朝再无力北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宋宁宗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在位时,追封岳飞为鄂王,并在开禧二年,下令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的申王爵位和“忠献”谥号,改谥“谬丑”,下诏追究秦桧误国之罪,里面写道:“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

宋宁宗在位的30年,还是很注重民间疾苦的,几乎每年都有减免地方赋税的诏书。他自身也很节俭,有一年元宵夜,一个宦官见宁宗独自端坐在清冷的烛光下,便问:“上元之夜,官家为什么不大摆宴席庆祝一下?”宁宗答道:“你知道什么!外间百姓没有饭吃,朕怎么能有心思饮酒呢?”。同样是“不慧”,宋宁宗可比晋朝的晋惠帝强多了,前者对老百姓的疾苦只是说“何不食肉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管宋宁宗如何努力,南宋还是一步步走下坡路了。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就发生在宋宁宗时期,第一回《风雪惊变》就说:“光宗传到当今天子庆元皇帝(指宁宗)手里,他在临安已坐了五年龙廷,用的是这位韩侂胄韩宰相,今后的日子怎样?嘿嘿,难说,难说!”。小说中郭靖和黄蓉就出生在庆元五年(1200年)以后,南宋自光宗宁宗起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参考资料:

《四朝闻见录·宪圣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