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打着大IP《亮剑》续作招牌的《雷霆战将》,再次用奇幻、空想和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把国内观众雷的外焦里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主流媒体批判的那样,这部后抗日神剧时代的作品,不过是拿抗日战争题材作为幌子,核心还是那套流量偶像剧的路数。

或许是被停播后深感憋屈,《雷霆战将》导演及宣发队伍接连发声,试图扭转无法挽回的舆论局面。

只是,他们自己也知道这剧拍得烂透了,也只能避实就虚敲边角的招呼两声,稍有头脑的吃瓜群众都懒得理他。

回想起前些年,像类似《雷霆战将》这类“借壳上市”的片子,用数不胜数来形容并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是看到了《亮剑》、《潜伏》、《雪暴》等剧的大获成功,大家一窝蜂的奔向横店,一窝蜂的拍起了抗战题材。

横店创造了一系列奇迹,其中就包括在此地被杀的日伪军数量,远远超过了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

于是,各种奇思妙想、脱离现实、奇葩雷人的抗日神剧,就一窝蜂的往卫视、视频平台上使劲,一次次的考验观众的常识、智力和耐心。

那时候,抗日神剧开始和颜值主打的爱情偶像剧争夺黄金时段,闹得鸡飞狗跳、闹剧频出。

将抗战过分娱乐化、奇幻化的结果,就是翻来覆去把战争当成无脑游戏、把抗战军民扮作大侠、把日伪军当成二百五。

什么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打飞机、包子藏雷的雷人剧情,以及“同志们,八年抗战开始了“、”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的脑洞台词,看着都让人哭笑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再想找一部从人设到故事都娱乐至死的抗日神剧看,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那些被网友点了名、挂了号的“经典神剧”,几乎销声匿迹了。

那么,像《抗日奇侠》、《箭在弦上》、《黑狐》这类抗日神剧,究竟在学谁呢?

时间回到1989年,一部名为《人奶魔巢》的抗战影片悄然上映,极为诱人的封面和“少儿不宜”的字样,不由得让人想入非非。

虽然这部片子尺度不小、口味很重、情节魔幻,但并没有所谓的露点镜头,顶多算是一部借着抗战的壳子、仿制港台武侠枪战影片的国产小成本B级电影。

不过,这部片子的来头并不小,投资和主创主要来自大名鼎鼎的峨影,录制方是峨影音像发行部。

导演郑永明是一名资深电影剪辑师,是主旋律影片《红星照耀中国》、《邓稼先》、《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剪辑,编剧陈道远参与过《来不及道歉》、《熊猫的故事》、《国际大营救》、《峨眉飞盗》等影片的编剧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名字不太正经的电影最大的噱头,其实是女主角东方闻樱。

这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女明星,因1987年版《红楼梦》中饰演了探春而一战成名,后在《江湖恩仇录》、《都市恋情》等影视剧中领衔主演,多次荣获飞天、金鹰等奖项,是一批主旋律影视剧的制片人。

说回来,这部小成本CULT片的故事,其实并不符合当时国产战争片的主流创作思路。

不管是《战争子午线》、《晚钟》、《北洋水师》,还是《红樱桃》、《紫日》、《红河谷》,当时的战争题材国产影视剧,均带有浓浓的反战色彩。

这固然是受到了自越战兴起的好莱坞反战电影的极大影响,但也体现出当时的中国影视人,更偏向于反思和伤痕的创作思路,根子上还是综合国力不济背景之下的文化不自信。

于是,东方闻樱主演的这部影片,风格上更贴近《黑太阳731》、1996年版《南京大屠杀》的路数,在具体情节上偏向于“揭露战争罪恶”的写实风格。

但在整个故事构架和主要人物设计的浮夸、魔幻程度,与如今的抗日神剧几乎如出一辙。

在风格上,这部片子充斥着港产枪战片、好莱坞西部片、英吉利007谍战片、欧洲佐罗动作喜剧、日韩时装偶像剧的各类元素。

特别是女主角东方闻樱时尚又混搭的装扮,以及四人组东西方兼顾的衣着,完全颠覆了观众对抗战时期敌后游击队的质朴印象。

除了混搭到极致的风格与服饰,本片的故事也足够夺人眼球:

与日军狭路相逢中,女主带领的游击队虽损失惨重、仅剩四人,但成功的全歼了一大堆敌人。

因遭遇埋伏,女主意识到队伍中有内鬼,并知道其代号B3?

一次伏击任务中,女主他们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他竟然抱着一大玻璃杯乳白色液体。女主闻了闻,瞬间认出了这竟是人奶?

手下铁妹怒了,一枪把玻璃杯打碎,引来日军增援。女主带领队伍全身而退,拷问间歇,被五花大绑的敌人差点逃脱。

有人竟把绑军官的绳子弄断了,我军中出了内鬼。

经过明察暗访,躲过明枪暗箭,女主终于发现日军秘密基地的玄机:

原来,日军抓来不少处于哺乳期的中国妇女,挤出人奶用于提取强力生长素,日本孩子喝了掺有生长素的就长得强壮?

日本打手残酷的虐待中国妇女,女主派人装成护士潜入,却不幸被抓。

于是,影片顺坡下驴的为观众展示了烙铁、捆绑、毒打等各类刑罚,伴随着刺耳尖叫,不断插播日本浪人、挤奶肥婆不同角度的奸笑嘴脸。

女主与代号“袋鼠”的地下党里应外合,成功抓住了主脑铃木博士,还大费周章的识别出铁妹就是日本女特工扮的内鬼。

那段“我出生在舞鹤东北的成生海峡”,估计能让写《金阁寺》的三岛由纪夫直呼内行,切腹自尽的女特务与胸口贴着膏药旗的日本浪人有一拼。

在各种翻着跟头跳楼死的日军面前,一人一把子弹无限长枪强攻基地的游击队,犹如无敌光环加身的死神,嗷嗷乱叫的任意收割人头,日军头头也只有被突突成刺猬的命运。

面对着荒诞、奇幻、东拼西凑、毫无逻辑的剧情,估计如今的观众大多会看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这些并不是这部抗日神剧鼻祖的全部。

客观的说,其实这部粗制滥造的片子,确实还保有几分艺术感。

片中的一些静态镜头,看起来构图精准、很有讲究,动作戏的镜头设计虽带有很强的年代感,却也不是跟如今那些抗日神剧般夸张、无趣。

片中特意为女特务与男配配了一段文艺范儿十足的对话:大海的外面是什么?是山;山的外面是什么?是海。

仔细想想,说得有理,这台词,很哲学。

片中不时闪出的销魂台词,要么百思不得其解,要么总让人往歪了想,个中滋味,还需自行体会。

至于片中敌我争夺的所谓人奶,本片鸣谢,一看便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