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 (文/白涌泉)

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儿子参加抗美援朝不幸牺牲于异国他乡。怕母亲承受不住兄长已故的消息,弟弟代兄给母亲写信13年,直至母亲去世,她仍不知儿子已牺牲。她总是问孙子:“为什么已经打完仗了,你伯伯却不回来?”

“我有时时刻刻上前方的动力”

王泉去世后的13年间,王泉的弟弟王勤勉一直代兄给母亲写信,骗着母亲相信“王泉一直还活着”。记者听闻这个故事后很惊讶,13年间再也没见过儿子,母亲为何相信儿子还活着?一个由心而起的故事就此展开……

1951年1月,当王泉第三次请求参加志愿军获批准的消息传来,他立即从家中归队,随即奔赴朝鲜。

王泉平日喜欢写作,在朝鲜战场上,他经常写一些反映部队战斗生活和中朝友谊的稿件,在《战士生活》等刊物上刊登,还一度被抽调到《战士生活》任主编。王泉牺牲前,还撰写了一篇《郑老大娘的来信》,报道朝鲜战地军民团结抗击敌人的故事。

这名朝鲜战场上的“战地记者”的主要任务是把战斗英雄的故事和部队战斗故事挖掘出来,鼓舞官兵士气。他组织人员冒着敌人疯狂的炮火,奔波于各个战场,收集整理素材,编写教育材料和战场歌曲,用鲜活的事迹教育鼓舞部队。

这个爱动笔的小伙子,不仅在战场上搞创作,更喜欢给家人写信。近日,王泉陕西的侄子王立本,给记者发来了当年王泉写给家里的信。

1939年,王泉在信中对正在等待他回家的家人说:“接到母亲来信,我立即向上级请假回家……但事情变化得太快了,我未等你将钱寄来,就要到抗日的前方去了。我想你们正等待我回家,突然听到我要到抗日的前方去,一定很难受的,一定很悲痛的。祖父大人,我劝你,我也劝全家的人,请你们不要难受、悲痛了,很早时候我就说过,我有时时刻刻上前方的动力……”

在王立本看来,由于家庭的影响,王泉笔耕不辍。“爷爷兄弟6人,全部上学读书。爷爷不仅要求他的孩子也要上学读书,还要求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更要常怀忧国忧民之心。”王立本说,在爷爷的影响下,伯伯投身军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片:王泉生前照片。

“军长”儿子公务繁忙不能回家

“儿子当上军长了,因事务繁忙还是不能回来,再等等,有时间我就回去了……”时至今日,王立本已经不能准确回忆出父亲代伯伯写的这封信是什么内容了。他知道奶奶不认字,父亲就这样在奶奶面前念着“信”,告诉奶奶一个个好消息,欺骗着这个老人……直至老人去世,这个“军长”儿子始终没有出现。

采访中,王立本给记者讲述了这个让人听起来内心悲痛的故事。

他的叔父和父亲得知伯父牺牲后,忍不住放声大哭。看着年迈的老人,叔父和父亲怎么也不敢告诉她王泉已牺牲的消息,生怕老人经受不住丧子的打击。为了瞒着奶奶,叔父和父亲隔三差五就买些水果糖、水果、糕点回来,“骗”奶奶说伯父在云南当了军长,工作忙顾不上回家,这些东西都是伯父捎回来的。

王立本的父亲每年都替伯父给奶奶写信,奶奶不识字,父亲就读给奶奶听。就这样,一封封根本没有邮戳的“来信”,一直持续了13年。

“我们家门前挂着光荣烈士的牌子,是蓝牌白字。别人家都是红牌黑字,奶奶问父亲,为什么自己家的牌子颜色和别人家的不一样。父亲‘骗’奶奶说是因为王泉的官大,所以颜色不同。”王立本说,只要有部队从奶奶家前经过,她就要到部队里找他的伯伯。

资料图片:王泉(左后)和家人。

看着儿子成婚的愿望没实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那个年代里,王泉的母亲还是带着遗憾去了,书信频频报平安,却始终写不出老人期盼的婚姻、孙子……

王立本告诉记者,奶奶终没能看到伯伯成婚,是一辈子的遗憾。

1950年10月,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王泉再也坐不住了,多次申请赴朝作战。

实际上,王泉的婚期已近。1951年1月,王泉回家探望家人,这次回家,他把自己在革命队伍中谈了一个女朋友的消息告诉了家里。还带回去了一支印有“抗战胜利纪念”的派克钢笔,王泉非常喜欢这支钢笔,但他始终舍不得使用,就是为了送给弟弟王勤政。

在家中,他接到上级通知:立即奔赴朝鲜。就这样,还未来得及与未婚妻再见一面,他就匆匆入朝了。这一走,母亲想亲眼看见儿子成婚的愿望没有实现。

入朝后,王泉任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政治部副主任。此时,116师已经创造了一系列战场辉煌。1952年6月9日,116师政治部在朝鲜临津江附近召开会议,会议由王泉主持。却不料遭遇敌机轰炸,王泉和与会的大部分同志不幸牺牲。

从姻缘就在眼前,到无缘再见,在王立本眼中,没能见到儿子结婚可能是奶奶最大的遗憾。

1966年,王立本的奶奶去世,老人始终不知道儿子已牺牲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图片:王泉英烈证。

【人物简介】

王泉,陕西礼泉县人,1920年生,1937年来到延安,在抗大政治班学习,毕业后在延长、定边等县参加地方工作,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月,王泉出国作战,任志愿军第39军第116师政治部副主任。1952年6月9日,王泉在朝鲜牺牲。

【延伸阅读】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文/张建)

用一根扁担活捉了25名敌军——这个“奇功”是一支平民组成的担架队在抗美援朝战场创造的,领头人是辑安县(今集安市)第三担架大队队长曲洪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战火很快蔓延到鸭绿江畔。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决定派志愿军赴朝参战。当时的辑安作为前沿县城,迅速动员百姓成立担架队。

曲洪一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掌握一手好木匠活儿。参加革命后,他曾任村农会会长、村民兵队队长。当年已经54岁的曲洪一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报名处要求参加担架队,但因年龄偏大被拒收。第二天,他又早早来到报名处,还是没被批准。第三天,他在家好好地收拾了一下自己,剃光了头发和胡子,又匆匆赶到报名处。三次应征报名后,他终于跻身担架队,并担任第三担架大队队长。

当时,辑安县短时间内成立了由1108人组成的154副长期担架队和2840人组成的210副临时担架队。10月20日,曲洪一所在的担架队作为首批出征的队伍,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临近月末,曲洪一奉命去前线将伤员运到朝鲜楚山医院救治。可是到了楚山的时候,发现医院已经转移了。为了确保伤员生命安全,曲洪一决定连夜将伤员抬过鸭绿江,送到辑安县海关村进行救治。

当时,刺骨的寒风呼啸,队员们有的脚磨起了水泡,有的腿被划破了皮,没人吭声抱怨。就这样,他们轮班倒换,四天四夜没睡一个囫囵觉,步行了330里,终于将几名伤员安全抬送到目的地。

10月30日晚,曲洪一所在的担架队走到朝鲜楚山郡下水洞时,突然听到脚步声和谈话声。“注意,有敌情!”曲洪一小声示意大家停下脚步,就地隐藏起来。曲洪一有朝鲜语基础,他准确地判断出这是一伙敌人,嘱咐大家听他口令见机行事。部署完毕后,他便握着扁担埋伏在最前面。

敌人趋近时,曲洪一举起扁担用朝鲜语大声喊道:“缴枪不杀!”与此同时,四周埋伏的队员们也都举起手中的家伙,大声喝道:“缴枪不杀!”25名敌人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呆了,没来得及反抗就乖乖地束手就擒,当了俘虏。接着,队员们一拥而上,把敌人团团围住,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同时用绳子将他们捆绑起来,押下了山。

当这伙敌兵被押到山下时,天已经放亮。这时,敌人才发现将他们俘虏的是中国的担架队,领头的还是个老人。后来,经审讯得知,这些俘虏来自当时朝鲜半岛南部的王牌部队,素有“春川碧石”之称的第六师团第七连队。

集安市档案局原副局长佟德才说,后来,曲洪一被辑安县人民政府记一等功,他所带领的辑安担架队也被上级授予“模范担架队”称号。曲洪一使用的这根扁担,成了见证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件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曲洪一的孙子曲富伟介绍,爷爷退休后仍然默默地为社会奉献,常年风雨不误地义务看护集安莲花公园。

1981年3月17日,曲洪一因病去世,终年85岁。

佟德才说,曲洪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事迹,已经写进了书本,成为文史工作者向下一代传播红色文化和军民鱼水情的重要内容。

资料图片:1950年冬,曲洪一(左一)与担架队员们整队出发赴朝前线。

(2020-10-26 08:04:36)

【延伸阅读】志愿军老兵李润兰:冒着敌人炮火为战友送包子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文/孟含琪)

就在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现居吉林省通化市的老兵李润兰通过网络找到了战友。在鸭绿江畔见面时,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眼含热泪、紧握双手,徐徐忆起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

1950年春天,河南禹县,15岁的李润兰合上课本,告别中学课堂,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那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她所在的第39军奔赴前线。她屡次递报告想出征,但由于是女兵,被团里安排在国内留守。

1951年春天,她终于如愿奉命赴朝。在家乡很少看见汽车的李润兰,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见到了坦克。

“我想抓俘虏立战功,做梦都想。”这是李润兰那时心心念念的事情。

但她的岗位在后勤部门。当时部队在马良山阵地驻守,她负责统计数字、收发信件、装卸物资、上炊事班帮厨、战时为前方送补给。凡事她都抢着干,在她看来,后勤所在之处,就是她的战场。

李润兰在朝鲜并非没有惊险时刻。一次,她挑着两只水桶往战场上送包子,越过封锁线时,敌人的炮弹在她身前身后爆炸。年轻的小姑娘没有吓趴下,而是挑着担子冲过了敌人的炮火封锁。到了阵地,她把伙食送到战壕里,看到战友们大口吃包子,她很有成就感。“就跟在战场上打了敌人一样开心。”她回忆说。

平日里,她会教驻守的战士们识字、学文化。她拿着粉笔,一笔一画地认真写下“中国”“胜利”等汉字,念给战士们听。

李润兰居住的环境很艰苦:住在阴冷的山洞里,夜晚四处漆黑,连蜡烛都没有,最亮的是天上的星星,耳畔是敌机飞过的声音。由于长时间吃不到青菜,她的嘴里长满了泡,化脓后讲话都吃力。她回国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吃鸡蛋——在朝鲜时,部队的主要伙食之一是用水搅拌的鸡蛋粉,日复一日且难以下咽。

“虽然这样,但我不觉得苦。”李润兰回忆着在朝鲜的日子对记者说,“更何况与牺牲在战场上的将士们相比,这点苦又算什么!”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李润兰随部队回到了祖国,伴随她荣归祖国的,还有三等功的荣誉和一枚朝鲜国际勋章。

转业参加工作后,李润兰很少对儿女提及自己的经历,却经常讲述志愿军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

笔直的身躯,手抚着“最可爱的人”的奖杯,李润兰声音颤抖地说,她最喜欢的电影片段就是《英雄儿女》里王成高喊着“向我开炮”的场景,“那是真实还原了战场,战士们都是那样勇敢,不怕牺牲”。

时光易逝,但热血从未冷却。李润兰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代年轻人能够铭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珍惜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

资料图片:李润兰在向记者展示1953年和战友的合影(前排左为李润兰)。(新华社记者王昊飞摄)

(2020-10-26 07:56:24)

【延伸阅读】志愿军老兵徐良龙:“我永远记得在朝鲜的780天”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 (文/李宇佳)

白短袖,黑长裤,棉袜配着粗布鞋,头发剪得极短,仔细看去还有不少乌黑的发丝。在记者眼前,今年85岁的徐良龙老人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

“自愿参军去抗美援朝,这个决定我到现在都不后悔。”徐良龙说,“如果不是当年的保家卫国,哪有现在的和平日子?”

从16岁入朝到18岁回国,徐良龙把自己780天的青春岁月留在了朝鲜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头还没有枪高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的一栋老居民楼里,沿着又旧又窄的楼梯向上走三层,就到了徐良龙老人的家里。在铺着镂空花纹桌布的四方餐桌边,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在朝鲜的故事。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时年15岁的放牛娃徐良龙自愿报名参军,加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队伍。“当时共产党刚刚解放了我的家乡江西乐平,我们这些翻身青年都想为国家出一份力,我就是那时候参的军。”徐良龙回忆说。

1951年5月,徐良龙作为一名新兵,跟随部队走过鸭绿江桥,跨过清川江,跑步穿过平壤中央大街,向着朝鲜三八线一步一步行进。

连续走了近半个月,徐良龙跟着部队终于到达了120师的驻地。“当时我们年龄小,个头还没有枪高,又没有战斗力,上前线哪个连队都不要。”徐良龙说。不久,转机到来,徐良龙被分配到警卫连二排六班当战士,除了要为机关、首长站岗放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看队。看堆就是看物资。在朝鲜,因为后勤保障不是很及时,部队要储备3个月左右的粮食,大多是黄豆、海带这些方便储存的食物。到半年换防的时候,这些军粮就留在那里,由警卫连看守,直到下一批前来的部队接手。

脑袋差点被砸中

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强大的制空权让志愿军时常处于被动。就连在别人眼中身处战场后方警卫连的徐良龙,也多次遇到敌机轰炸。

“我在警卫连负责看守大桥,分到的站岗时段是下午两三点钟,而那个时候常常有美军飞机来轰炸,我们就提前到桥边不远处的防空洞里躲着。”徐良龙说,“那个防空洞有一张单人床那么大,能躲五六个人。再晚点天黑了,飞机就不来了。”

“有一天下午敌机又来了,一顿轰炸后把一枚定时炸弹扔到桥头边的公路上。”徐良龙一边回忆一边比划着说,“定时炸弹有液化气瓶那么大,当时我还在站岗,等到炸弹爆炸的时候,我就只能躲在一个坟头后边。”

那些被炸弹激起的冻土、石块满天飞,像冰雹一样砸向徐良龙。“有一块直接砸到我的右肩膀,当时一阵剧痛。”徐良龙唏嘘着说,“到今天我还在想,肩膀脑袋离得这么近,要是砸到头,我肯定就光荣了。幸亏我命大、福大,在革命道路上又走到了今天。”

有时候,敌机还会对当地的村庄进行轰炸。“那些百姓可受苦了,在朝鲜哪有什么前方后方,被飞机炸着就是前方,没被炸着就算是后方了。”

砍伐圆木修工事

在朝鲜战场上打仗,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修筑坚固且多功能的工事,成为前沿战士们除了打仗以外最重要的事情。为了跟上工事的修筑进度,大量的木料需要有人砍伐并运送到前线。

1953年初,随着部队在三八线的换防,徐良龙所在的警卫连也奉命上山砍树。

“3月份的时候,从祖国各地调来许多大炮、坦克支援前线,我们就得砍修炮阵地和坦克阵地的木料。”徐良龙说,“这种木料要求树又粗又高又直,符合条件的林子距离三八线很远,坐汽车要一夜。”

一把马锯、一把大斧、一个皮尺,就是一个班用来伐木的工具。为了将砍好的木料运下山,徐良龙和战友们把树藤当绳子,绑在圆木的一端向山下拖去。

“藤得选大拇指粗细的,能在圆木上打个结,大概再留出3米长,正适合我们在前面拽。”徐良龙说。

“我们当时都是年轻小伙子,有使不完的力气,把圆木运到山下再返回半山腰也就不到半个小时。”徐良龙骄傲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多拖一根圆木下山,就是多打断美国兵的一条腿!”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场宣布停战。当天下午,徐良龙所在部队就接到立刻启程回国的命令,并把武器上交到仓库,一个班只留下一支冲锋枪和缴获的美国卡宾枪。

“我永远记得在朝鲜的780天。这780天锻炼了我这个当年还没有枪高的小鬼,让我的体力增强了,也让我更加坚定跟共产党走的信念。”坐在圆板凳上,接受采访近两个小时的徐良龙老人,腰板依旧挺得笔直。

人物简介:徐良龙,生于1935年1月,籍贯江西乐平市。1950年11月入伍,1985年5月退休。1951年5月随部队入朝作战,1953年7月回国,其间历任第40军卫生部卫训队学员、第40军120师警卫连战士。在朝作战期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020-10-02 17:32:00)